佛弟子文库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婆私吒,因为第六个孩子刚刚丧命的缘故,悲伤过度而神志昏乱,在路上无法自主地裸形狂奔。她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佛陀正在说法的庵婆罗园,因为佛的功德力,所以当她远远地看到世尊时,立刻回复了心智,察觉到自己身无寸缕而惭愧蹲地。

佛陀慈悲吩咐阿难等人拿衣服给婆私吒,并带她前来听法。婆私吒在穿戴整齐后,恭敬地来到佛的面前,虔敬一心顶礼合掌,愿闻法要。于是佛示导种种正法,说布施、持戒,论十善生天,讲欲爱为一切世间苦恼根本,应当出离等道理。

在开示之中,佛陀知道婆私吒善根已经成熟,升起想要出离五欲缠浊的心,便为她说四圣谛。向来聪明过人、领悟力高的婆私吒,在闻法的当下就能受教修行,与四谛的道理相应而契证正法。她从座中起身合掌顶礼,禀告佛陀说:‘我从今日起皈依三宝、净持五戒,永不退转。’礼佛后便欢喜地回家。

过了一阵子,婆私吒第七个孩子也不幸身亡,不过这一次婆私吒不但没有忧愁苦恼,更没有丧失心智而裸形狂走。她的丈夫觉得很奇怪,问她:‘你之前失去孩子时,心里都被愁忧忆念缠绕着,不吃不喝悲痛欲绝,而现在你又再一次失去了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你却一点都不哀伤呢?’

婆私吒对丈夫说:‘你要知道,我们从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受身,没有停止过,在每一世的恩爱情缘中,所生的子孙更是不可计数,因此所丧失的孩子也不只一个,更何况在漫长的生死旷路上,已经受了无穷无尽的苦恼,我现在已经看清生死的虚妄,所以不会再悲伤爱恋。’

丈夫惊讶地问她:‘我以前从来没听你说过这样的道理,是谁让你有这样的体悟,不再忧苦了呢?’婆私吒就告诉丈夫之前闻佛开示的因缘,丈夫便说:‘那我也要去向世尊请法,以解除我失去爱子的痛苦。’

婆私吒看到丈夫如此有善根,不仅鼓励他赶紧前去,还叙述佛陀种种庄严的相好、殊胜的功德智慧,丈夫听了之后更加欢喜,迫不及待地前往庵婆罗园。他还没到达园中,就远远地看到威光显赫的佛陀,果真如婆私吒所说的殊胜无比,心中更加地恭敬喜悦。于是他立刻进入园中礼拜佛陀、入座听法,这时世尊以神通观察他的心智根机,知道这个人已发起殷重求法的敬慎心,便为其说四圣谛与八正道。婆私吒的丈夫听闻之后,即与法相应而请求出家,佛便应允为其剃度。由于他出家之后精进用功,所以在三天中就证得阿罗汉果,并得到佛陀的印证,名为善生。

此时,善生唤遣与他同来的随从,驾着宝车回去见婆私吒,代为转告求法得度的因缘,并愿将一切家产托付婆私吒。当婆私吒看到随从驾车回家时,便关心地询问,随从一五一十地将善生的话转达给她。婆私吒很高兴随从能带回这样的好消息,要赏赐骏马及财宝给他,没想到他却回答:‘我不要骏马和财物,我也要到佛那里去听受妙法。’

婆私吒听了之后赞叹他说:‘你如果出家,一定能很快证到阿罗汉果。’此时婆私吒也生起出家离欲之心,于是告诉女儿孙陀利自己出家的愿心,并将家产转付孙陀利,没想到孙陀利也说:‘父亲都能舍离世间的五欲而出家求道了,我也要随同你们一起出家修行,就好像大象一走,小象也随着离开一样,我现在也要舍离世间眷恋家人的执着心,从此托钵乞食,如法离欲修行!’

婆私吒欢喜地说:‘你有这样的愿心真是非常好,将来必能所愿成就,不久后解脱一切烦恼,有所契悟。’于是婆私吒与她的丈夫、女儿及随从,竟一时间同时出家,在佛法中用功修行而契入正法,终于永离无量劫以来的苦恼束缚。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慈悲水忏法》云:‘众生为是五欲因缘。从昔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历劫生中所积身骨,如王舍城毗富罗山,所饮母乳如四海水,身所出血复过于此。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如四海水。是故说言,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我们投生在此娑婆世界,只因情爱执着太重,所以许多事情看不开、放不下,因缘暂离时就会产生种种痛苦,这都是因为执着种种人事物为‘我’的一部份,如果能放下我执与偏爱,就能以客观全面的角度,看到人生中从未发现的光明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那么我们讲到这个,我们凡夫的造业呀,从浅到深有两种...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救度恶人的药师七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最可怜的人,这种人就是恶人...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贪欲之心永远也装不满

佛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遇到各种烦恼和痛苦,是因为...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佛教词典】五住地惑

五种住地之惑。又作五住地烦恼。即见、思、无明之烦恼...

【佛教词典】娑毗迦罗

梵名 Kapila。又作劫毗罗。译为黄发、金头或龟种。印度...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思惟略要法--不净观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

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法师

当阿难向佛陀请问乐法善男子善女人应当如何敬法及恭敬...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积极而不紧张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就是乐观、开朗、进取...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日月如梭,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这个打警策是考验你,警告你要好好地用功:今天又过了...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

五台山唐代诚慧大师化毒龙传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学佛是为了修心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