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2014/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万象有另一种觉察和体悟。他脸上的微笑,如轻风拂面,带一种详和,带一种端庄,自有一番空灵净透,梦幻宁静。

惊蛰那天,心明禅师一人在寺庙后院参禅,春日午后的太阳温暖地洒下来,他一脸笑意。

一位愁颜不展的信徒刚好路经此处,一眼看到,心中颇为诧异。平日里,他只见过“开怀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事”的弥勒佛雕像,一成不变笑脸盈盈地端坐在大堂里,从来没有见过坐在蒲团上的禅师也有笑容,他们大多都是默默地念经诵佛,对着木鱼青灯孤苦度日。而信徒他自己,也是整天难得一个笑脸,觉得削发为僧来做和尚倒蛮合适。

他好奇地走上前,问心明禅师:“大师,敢问您为何物笑?”

“施主,我在笑这明媚温暖的阳光啊。”心明禅师认真地回答说。

不多久,转眼到了清明,斜风细雨,路上行人寸断肝肠,庙里香客游人零零落落。心明禅师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参禅,望着窗外的雨无声地洒下来,滋润着万物,心明禅师又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

这刚好又被那位总是满怀愁绪的信徒看到。他去山上拜祭亲人,来此避雨,想起仙逝的父母祖辈,悲伤不能自已,觉得禅师依旧一脸的明媚,和此情此景似乎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便又问道:“大师,敢问您又为何物笑?”

“施主,我是在笑这清风细雨润物无声,滋养大地生灵百态,待明日,依旧是高山流水、鸟语花香啊。”心明禅师再一次认真地说。

信徒似乎有所悟,便常来向心明禅师求经问道,开悟心中千千结。

夏日的一天,这位信徒又来拜见心明禅师。禅房屋门大开,心明禅师正坐着打盹,身体不时地要歪倒,他下意识地再端坐以保持平衡。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心明禅师的脸上仍然挂着若隐若现的温和笑意。

信徒轻手轻脚地找了一张蒲团,悄悄地坐在禅师对面,看着禅师滑稽的打盹状,最终不由得笑出了声。心明禅师一下子惊醒,被信徒告知来龙去脉后,阳光般的笑意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信徒心想,禅师的修养果然非比寻常,不会恼羞成怒,但是他笑什么呢,始终不解其意,便问道:“大师,您又笑何物?”

“施主,我笑你观察我时怪怪的表情,想你明天,将有一个美丽的梦境。”心明禅师仍然是一如往常的认真。

如果说,人的眼睛是视觉窗口的话,那么,人的心灵就是感应的X光线,它比眼睛更真切,更有穿透力,能捕捉、能发现,更能体察到容易被常人忽略的深层次的美好事物。最关键的,带着禅心去领略万水千山,烦恼自会在云淡风轻中烟消云散。因为,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对治烦恼的好方法——信愿念佛

烦恼浊,称为五钝使,就是它比知见上要迟钝一点,但也...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

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吗

问: 请问爱钻牛角尖是属于业力的一种? 净界法师答:...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经里的空城计

从前有个小国家,资源丰富,人口也不多,人民的生活很...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父子寻金

过去,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儿子入山砍柴时,看见泉水...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佛教词典】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p0289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

【佛教词典】咒愿

(术语)又唱法语愿求施主或先亡福利,名为咒愿。此有...

明心法师的出家学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畔的一个古镇,这里风景如...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

哪些病是属于业障病

问: 请问师父哪些属于业障病?业障病是现代医学(中...

什么是「普贤行」

壬二、普贤观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

何为傲慢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

从极乐回到娑婆世界后还会堕落吗

只要往生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不被生死业缘所拘系。由...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