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难得当精勤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难得当精勤

有一个小孩听到佛经上说:‘盲龟值浮木孔,其事甚难。’他想试试到底有多难,便将木板穿了一个孔洞,而洞的大小正好可以让自己的头穿出。

为了进行这个试验,小孩来到了水池旁。他先将木板丢到水池中,自己再跳入池中,试着将头穿过孔洞。但是木板随着波浪不断地飘浮,怎么努力都无法把头穿过去。在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小孩心中想着:‘真是令人气馁啊!大海这么宽广,浮木的孔洞小,盲龟又无法看见木板,百年才出水一次,要遇到浮木都很难了,更何况还要从浮木的孔洞中探出头来,更是难上加难。我在小小的水池中,木板的孔洞又大,虽然我的眼明可见,可是经过上百次的尝试,头仍然无法从孔洞穿出,更何况是盲龟呢?’

他接着又想:‘佛陀以大海为譬喻,恶道众生想要得到人身,机会也是这么渺茫啊!我这一生能得到人身,应当要珍惜、把握,不可懈怠、放逸,更何况虽有恒河沙数般的佛出世,我却不曾遇到过呢!’

‘今生得闻具足十力的世尊所说的微妙正法,我应当把握因缘依法修行。如果能遵循佛陀的教法勤加修习,就能够从生死轮回中度脱。想要断烦恼、得解脱,无法由他人来代劳,只能靠自己精勤修行才能成就。如果堕到八难之处,不知何时才能够脱离啊!世间的业力如影随形,不时追逐着自己,造了恶业就会堕入恶道受苦。我应当引以为戒,一定要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牢狱中出离。若不出离烦恼炽盛的三界,如何能了脱生死呢?’

‘若堕入畜生道,必须无量劫遭受鞭打、负重、宰杀,或弱肉强食、相互残害等痛苦;若堕入地狱、饿鬼道,如入长夜黑暗的深渊中,饱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刀杖驱逼或常在饥饿等苦。如果我不精勤修行,也一样是在黑暗苦恼中,不得出离三界。如今我虽然已得人身,但还没有灭尽诸烦恼,无法出离三界牢狱,唯有遵循佛所教示的种种法门精进用功,才能出离三界。现在,我发愿出家修行,依教奉行,必定要得到解脱!’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六(三八)》

省思:

佛曾以手中的沙与大地之土为喻,比喻人身难得如佛手中之沙,而三途恶业的众生则多如大地之土。故《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光是细观水、陆、空行的畜生道众生,其数量之多难可计算,更何况我们看不到的地狱、饿鬼道众生。故知人身难得,绝非虚诳。

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既得人身,当善自珍惜,保握修行学佛的因缘,依止大善知识,亲道正法道场,听经闻法,依法修行,朝着了脱生死、契悟菩提涅槃的目标前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圣严法师:随时要有面对无常的心里准备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面对无常的心理准备,走完第一...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一切事物终将离散败坏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庵罗树林中,...

生死轮回的根源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五根为善聚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

破地狱的偈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

三车祖师--窥基法师

● 一坐坐了几千年 前边提到坐禅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

【佛教词典】五部色

(名数)佛部为白,金刚部为青,宝部为黄,莲华部为赤...

【佛教词典】忧婆唎驮夜

(杂语)译曰小心法。见陀罗尼集经二。...

穷人也会过得很快乐吗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中国是一个讲究修身养性、崇尚人伦道德的民族,五千年...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