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2019/0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在古代是太子的老师,属于极高的官职。他的先祖,世世代代“以济渡为生”,就是从事摆渡船这个行业,生活也过得十分艰苦。我们先看他的祖先如何积德。

有一年,福建建宁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河水暴涨,这条河是闽江的上游,一直流到福州直到出海。横流冲毁了两岸的民居,淹死的人都顺着洪水往下漂流。这时候,看人为义还是为利,那些摆渡的人家大多数趁机捞取货物,只有杨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对于水里面漂浮的那些货物、财物丝毫也没有捞取。

乡里人看到他们的作为,都说他们愚痴,救人有什么用?许许多多财物漂流在水上,谁捞到就是谁的。他们不要财物,完全救人,这是积德。

为什么行为上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人会怎么做,就看他的心以什么为重,以名利为重,就唯恐捞得不够多;以利他为重,一心就想着救人。当人被贪欲蒙蔽时,根本不会体会别人的痛苦,整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态。

所以,贪欲很坏,执着、贪执自身的利益,就不知道也不会去利他了。当时摆渡的人家每天都有很多进账,今天捞到木材,明天捞到家具,后天又捞到什么财宝,确实是发了一大笔横财。人有利可图的时候就兴奋,但这只是愚痴的兴奋罢了。

杨荣家天天救人,不仅得不到利益,还要为别人付出。乡里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傻,摆在眼前的财物不要,反而付出!其实谁愚痴呢?以因果律来衡量,趁着灾难发横财,绝对会堕恶道,子孙后代也不会好,这样毁灭自己,一点智慧都没有。

所以,对因果愚痴的人,心态和行为整个都是颠倒的。在他们眼里,损害成了利益,利益成了损害。笑善人愚痴,实则自己才是天大的愚痴。

杨荣一家,暂时看只是付出,没得到什么利益,可是因果律不会错乱,因果建立在心上,心善救人,绝无损失,必定会在将来现前丰厚的福报。

杨荣家这样做才是有大智慧,为什么呢这真正是自、他二利,救人的同时大大增上了自己的福报,还能给子孙以余庆。如果人们能相信行善一本万利,一定都会抢着去救人,谁不求自己好呢?一本万利的事,谁不愿意做?遗憾的是,人们被业果愚障碍,希求的是安乐,做的却是痛苦的因。

不信三世因果的人,持的是一种断见。比如,杨荣的祖先救了人,当时并没有立即显现福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曾祖父、祖父都去世了,也没见到他们的后世和子孙的情况。这样见不到长远的结果、细微的变化,又不相信圣贤之言,当然无法了知缘起的规律。

一般人就认为,行善也没得到什么利益,恶人照样日子过得很好。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愚痴—业果愚,对人们的损害最大,被它障碍,一切通达缘起的智慧都不会产生,所有实现安乐的正道都无法趋入。

众生最可怜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下至成办增上生的一分安乐,也需要具有因果正见,懂得这分安乐的因是什么,再去修积才能获得。像这样,无论想获得财富、地位、名声、相貌、眷属、长寿、事业、智慧,不论是自利,还是利益子孙、利益众生,无一不是从深信因果、修积正因而来。进而希求解脱,一定要了解并相信更深细的轮回,就是轮涅两重因果。

由此无误取舍,才可能进入解脱道。不懂因果,根本无门可入。如果求证无上菩提,更要了知大乘的因果,知道怎么发心、怎么修持是成佛之因,知道之后精进修集才会现前。所以,无论是十善业道、四谛十二缘起之道,还是六度之道,都要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建立。

不相信因果,所有向上的路都会封死,剩下只有下恶道了。教化众生,首先要从因果入手,帮助世人解脱执着没有三世因果的邪见束缚,否则是没有办法的。学好了因果,就会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不疑,业有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这样三种,哪怕十年没报,二十年、下一世或者多生之后绝对会报的。佛陀在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等到杨荣的父亲出生时,家里就逐渐富裕起来了。原先是普通人家,每天摆渡,赚钱也不多,生活十分辛苦。到了杨荣父亲这一代,越来越富裕了。这是以杨荣的事情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当时有神仙化为道人,告诉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父有阴功,曾经救过很多人的性命,有阴功,子孙将来一定会贵显的,有一块风水很好的地,应该把祖坟葬在那里。他按神仙的指示埋葬(祖先),就是著名的白兔坟。

“阴功”是有高利润的,潜藏得深,报得就厚。如果当时送旌旗,送奖状,大面积宣传,以这种名誉就会让福德损耗。他当时默默无闻,所以后面很发达。

后来生下杨荣,“弱冠登第”。“弱冠”是20岁。20 岁就考取进士,官一直做到三公中的少师。皇帝对他非常感恩,追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为少师。杨少师的后代子孙都很贵显。到了袁了凡居士的那个时代,也就是明朝的时候,杨荣家里还有很多的贤人,代代都有贤人,这是祖宗之积德。

世上有人贵显、有人贫贱,有人顺利、有人坎坷,如果不懂缘起,怎么想得通呢?懂缘起,就知道这样显现才合理,祖先福德深厚,决定后代显贵。肥沃的土地才能长好庄稼。缘起不虚,势所必然!

把杨少师家的子孙和那些不义之家的子孙比较一下,就会知道因果真实不虚。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发家不是以违反因果、造恶取巧能发达的。一个人的眼光短浅,做事的方式也会很下劣。现在有些人的想法就很不好,管什么子孙后代,自己能享受就好,反正几十年就死了,至于子孙后代,管他有没有好的空气,有没有好的水,管它什么沙漠化。只要眼前能有钱、能享受,什么都不管、不顾。这是非常不好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拥有了一亿元,你就能得到幸福吗

2005年,英国男子凯什.高夫和妻子喜中900万英镑,约...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我个人学《法华经》有一段因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

人欠你的,天会还你

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讲到学佛要先学吃亏,世间绝对没...

【推荐】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古往今来,人类不论富贵贫贱,上至达官贵人,富甲天下...

三宝门中好求福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这会儿呢,我们上到法雨寺的这个...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财富的应用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渡河

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

苦命女念佛往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陆丰市甲子镇的一个贫寒小家庭,苦命女孩名...

变成富人又能怎样呢

每天,渔人都要驾着自己的小船,到湖里捕鱼。他的经验...

恶语之害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

【佛教词典】密印

(术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帜此本誓,以两手十指...

【佛教词典】极微假实

【极微假实】 胜论师言极微为圆常,更无生灭,虽空劫之...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捐献血小板的德超法师:有什么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有五种心态,决定五种果报

同样的修行者,有五种的心态,决定你五种的果报: 第一...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