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违约的代价

2011/05/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荒野里,一只狮子王正跟象王斗得不可开交。

狮子好不容易才把大象杀死,怖息了片刻,开始吃它的肉。不料,象的大腿骨突然卡住狮子的咽喉,它立刻呼吸困难,晕死了过去。好一会功夫,狮王才苏醒过来。它无力地抬起头四处张望,见树上有一只麻雀正在抓虫充饥。

狮王开口向麻雀求救:“小麻雀,请你把我喉咙里卡着的骨头取出来吧!我以后找到食物,—定会与你分享。”

麻雀听到狮子的许诺,非常高兴,迅速从树上飞下来,跳进狮子嘴里。它使出全身力气终于用嘴啄出了骨头,狮王得救。

过了几天,狮王追击一群野兽,收获颇丰。麻雀得矢口狮王有了食物,匆匆飞来,找狮王要些食物充饥。不料,狮王好像把以前的约定和救命之恩全忘记了。

它责备麻雀说:“我是狮王,什么动物都能捕杀来吃,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你这个小麻雀也太傲慢了,以为进入我的嘴里,救我一命,就要我来感激你。”

麻雀反唇相讥:“我虽然是只小鸟,但也不怕被你杀死。如果你不忘恩情,重视前约,多少也给我些食物的话,我死也不会恨你,也不说你的坏话。”

然而,狮王始终不分给麻雀一块肉,只顾自己饱食,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去。

麻雀心想:“我救过它一命,反而受到它的轻蔑和嘲笑。如果不出了这口怨气,我死不罢休。”

麻雀下定决心,常常跟随在狮王的后面飞。

有一次,狮王又去袭击群兽来吃,吃饱后,就在树荫下舒服地睡着了。一直在阀上等候机会的麻雀,扑到狮王额上,用全身之力啄去了它的一只眼珠。

狮王惊醒之后,奋然起立,周围什么也没有,只听到一只麻雀在树枝上鸣叫。

狮王向麻雀怒吼起来:“混蛋!你怎敢啄坏我的眼睛。”

麻雀在树上叫道:“你不报答救命之恩,反而一直仇视我。为出这口恶气,我啄瞎你一只眼睛。你自视为森林之王,却一点也不懂得知恩图报,我不会跟你再打交道的了!”

麻雀说完就扑楞着翅膀飞走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

去除无明的习气

人从无始以来,常因无明和习气而使得自己意乱情迷、颠...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

慧律法师《说僧尼是非过恶犯无量重罪》

时常会听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会人士,喜欢...

幸灾乐祸近于祸

国人中某些人的特点是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虚云老和尚睡觉打呼噜,但外边的境界都瞒不过他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

【佛教词典】女人二十种

亦名:二十种女人 子题:十种良女、母护、父护、自护、...

【佛教词典】弟子位

(术语)于真言行称五种三昧耶中第三之三昧耶受明灌顶...

婚外恋的十大典型心态

一、 补偿心理 有的人因为夫妻分居,寂寞难耐,或者因...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县人。其品德、操守、文章、...

拜佛姿势图解

第一.站立姿势.轻轻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

佛前十不求

火线军中一小卒,菩萨了脱不还俗。 菩提种子勤撒播,...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