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为傲慢

2011/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时,又配合回纥兵收复了长安、洛阳,因而升为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然而,这位功盖天下,权倾朝野的郭子仪,却又以一个平凡、卑微的佛教徒自居,常去佛寺拜望禅师,聆听禅师说法。

有一天,郭子仪像往常一样探访禅师,问了如下一个问题:

“请问师父,佛教是如何解释‘慢’(傲慢)的?”

禅师听了这句话,忽然变了面孔,眼一瞪,嘴一撇,以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态度对这位宰相喝问:“你这个呆头在说什么胡话?”

一霎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郭大人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这和尚怎能用这种口气说话?显然,郭子仪也无法忍受这种蛮不讲理而突乎其来的“侮辱”,他的脸上开始出现一种虽颇轻微但却严肃的愤怒表情。就在这时候,禅师又恢复了往昔那慈祥的面容,微笑着说道:

“大人,这就是‘傲慢’。”

这位禅师知道,像郭子仪这样位高权重的大官,早已习惯于发号施令了,其左右部下无不俯首听命,没有一个敢顶撞违拗的。要让他懂得什么叫傲慢,最好的办法,不是字面上去解释傲慢的概念,而是让他亲身被人家“傲慢”一次,实实在在地尝尝“傲慢”的滋味。这种“幽默”常常胜过一大套空洞的说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学佛久了,最怕就是起傲慢心

以前广钦长老在建承天寺时,就常以建寺来教育弟子。他...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个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

倚老卖老的人容易栽跟头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厉成裁衣

明朝时有一位著名裁缝师名叫厉成,刀法如风,名官大臣...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截断世人生死路,别开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们讲讲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订西方公据》后面,收...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修善如爱己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不仅...

【佛教词典】成就四十法堕险恶趣

【成就四十法堕险恶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六页云...

【佛教词典】一念

一念者,阴妄刹那之心,名为一念。本觉灵知自性,亦即...

小军比丘出家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

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

佛最后一次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对业力生死凡夫,不能谈玄说妙

若据平等法门,非垢非净,则欣厌无地,折摄何施。但今...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为何恶习未改?只因心未勇猛

一、三岁孩童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据说,晚年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