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界诠法师  2017/08/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经典的三藏十二部分类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类。

第一个是叫契经。契经,本来经的解释也就叫契经,那么这个地方又叫契经,也就是总称而已。那这个地方所谓“总”叫契经,“别”的可以叫作长行,就是经文一种类别,就是专门是没有颂的,就是一句话几个字没有定,这种情形叫作长行。

第二种叫作应颂。应颂也叫重颂,长行说完了以后,重复长行的意思,所以又有颂文那一类,就叫作应颂或者叫重颂。比如说《法华经》里面有长行,长行里面有偈颂;比如说大家读过《普贤行愿品》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长行、有重颂。

第三种叫记莂。记是决义,莂是分别记事,分成三种:一个是记弟子生死因果,就是佛有一类经典专门讲弟子的一些因果的事情,你过去世做什么什么啦,有这样的一类;第二种是明记分别甚深之意,就是把这个道理抉择、说明,道理讲得比较深奥;第三种是对弟子授未来成佛之记,就是说某人将来什么什么时间成佛啊,有一类经典是这样的,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叫讽颂,讽颂也叫孤起颂,孤起颂就是单独专门只是颂,而没有长行的这叫孤起颂。比如说有一部经叫《法句经》,它专门只是颂词的。

第五种是自说。佛讲法通常有请而说的,只有《阿弥陀经》是没有请而说,这叫自说,佛自己说,因为这样的事情,讲极乐世界的事情比较深奥,弟子们也没办法了解,故此佛不请而说,这一类叫自说。

第六种叫缘起。就是有因缘佛才讲法,佛说法要有待因缘的,要有请而说。你比如说它分成三种:一个是因请而说。佛弟子请的,比如讲《法华经》,佛弟子一再请,舍利弗再三请佛说法,那佛才说;第二种因犯制戒。这也是因缘。比丘戒跟菩萨戒不一样,比丘戒是因为佛弟子有违犯,在某种因缘环境之下违犯了,这样的情形对僧团发展不利,然后佛就制戒;第三种因事说法。就是因什么事情,特别针对某一个事情而说法的,这是因事而说。

第七种叫譬喻。弟子们听不懂,说的什么意思呢? 佛要种种譬喻,打个比方说这样的,叫作譬喻。经典里面有这样一类譬喻经。

第八种是本事。本事是说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佛曾经有一个弟子,佛讲法他总是爱打瞌睡,他一说就打瞌睡,就睡着了,然后讲完了以后,他又醒起来了。佛有一次讲法他又打瞌睡了,佛就呵斥他,他说你已经睡了五百世,你现在还睡!那怎么办呢?他就很惭愧。后来,他说睡觉都是因为眼睛,我们一睡觉眼睛就闭上了,然后他把他两个眼珠用竹棍子全部把它弹掉,两个眼珠全部弹掉,弹掉眼睛看不见呐。后来他专门修天眼,怎么修呢?他就坐在一个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的地方,叫人家引他去坐在那里,他说实在想睡,这样要摔下去呀,就让他摔死就算了。这佛告诉他说你已经五百世睡觉——这怎么五百世睡觉呢?当蜗牛。蜗牛知道吧,什么叫蜗牛?头上有两个角的那样子,一个螺在那壳壳里面,它爬行很慢的,我们种菜,有些菜它会爬到菜心里面去,现在人专门养这个东西来吃,说那里面含蛋白质很高,你们有没有吃过?现在的中国人无所不吃,吃昆虫、 吃蚂蚁……是吧?那么他讲这个事情,他很惭愧啊,就去修天眼,后来果然修得天眼通。这是讲佛弟子过去世的一些因果的事。

第九种本生。是佛自己叙述过去行菩萨道的种种情形,在因地还没成佛的时候,发心利益众生的种种事情,就讲佛本生的事,叫作本生经。有一部叫本生经的。

第十种是方广。方广是讲大乘甚深之意,叫作方广,也叫无比法,讲的道理比较深奥。

第十一种叫未曾有。未曾有,也是说佛弟子最殊胜的种种事情,非常特殊的异常的事,叫作未曾有。

第十二种叫论议。论议就是辨明种种道理的,是十二种。那么这是十二类,无非是从三藏十二部当中,它经的一个讲法上、文字上的莂上不同而已,进行分成十二类。

那么十二类怎么去记住呢?下面有一个颂子,把这个颂子记住了,就记住十二部了,一个一个记比较很难记。“长行重颂与莂,孤起无问而自说,比喻本生及本事,方广论议未曾有”,给它次第调整一下,把这四句记住,就记住三藏十二部的名称。这是经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

怎样随喜才能真正获得功德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著...

星云大师《感应的原理》

有个信佛的老太太早晚课都按时做的,也回向给众生,自...

念佛修行会使人消极吗

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是太了解,看到净业行人,念...

因家庭不如意而想出家可以吗

家,其实就是道场;家,也是真正好用功的地方。可是很...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的九大象征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

大悲咒的由来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

【佛教词典】仁王经

(经名)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

【佛教词典】四有边等论

【四有边等论】 p044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六页云...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问: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 道坚法师答: 负债的人是...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启示篇》

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 人能谦虚,其实正表...

【推荐】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

每部经因缘不同,没缘的就听不到

说到个缘字,这个缘因,就是因缘的缘,缘得有缘。佛对...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世间的一切,都是借我们用的

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有点...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