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库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2018/09/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出家人的锡杖具有哪些含义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锡杖经》

锡杖是佛门僧侣的用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称有声杖、禅杖、金锡等。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属所造,或为牙、角造。

锡杖的形状

锡杖依不同的形状,象征着不同的意义。迦叶曾白佛:何为锡杖?佛言:“锡者轻也,依倚是仗,除烦恼,出三界。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杖头有二股六环者(也有说是四环者),是迦叶佛所制。有四股十二环者,是释迦佛所制。装造二股,为令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装造四股,用断四生、念四谛、修四等、入四禅。十二环者:用念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修行十二门禅。又三重四股者: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鋽鑽八,则是用念“八正道” 法。

锡杖的功用

一 、用于驱遣蛇、毒虫等物。《四分律》云:“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

二、 行乞分卫时,用来警觉施主或预防牛犬。《有部毗奈耶杂事》谓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时,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

三、 病弱者扶身之用。《四分律》云:“络囊时,老病比丘道行倒地。佛言,老病听捉杖。”

持用“锡杖”的方法,也有一些规定。《优婆塞五戒威仪经》述受锡杖之法,云:“不得不净手捉。入僧房应当脱楼鐏,不得近地。若入白衣舍,应鐏在后。若中前须诣白衣舍,或受中食,种种因缘当三摇。三若不来者乃至五,五若不来者乃至七,七若不来,更至余家。”《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下亦列举︰持锡杖有见佛像时不得使杖头有声、不得以杖指人或在地上画字等二十五种限制。由此可见其用法之严。

我国古代僧人亦有持锡杖之习惯。《续高僧传》载北齐·僧稠至怀州西王屋山修禅时,闻二虎斗争,其咆哮声响震岩穴,遂以锡杖中止彼等之争。另外,僧侣持锡杖巡游诸方,称为飞锡或巡锡;止住一处称为留锡、驻锡,或挂锡。《景德传灯录》卷八所载有关隐峰禅师于唐·元和年中(公元806~820年)登五台山,路经淮西时,见官贼交锋,胜负难决,师欲解其患,乃掷锡于空中,乃使交战者止戈。此为自古有名的飞锡故事。

三坛大戒正受菩萨戒后,大师父传授锡杖仪,众新戒右手持印触锡杖,寓意获得加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学佛的基础》

(一)宗教常识 在世界上,属于全球性而且历史悠久的宗...

出家需要的条件与方法

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问: 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济群法师答:...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从行者身分而成为沙弥,有落发剃度的仪式,但落发并不...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

我是信佛的人,怎么会这样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

三法印

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

【佛教词典】诃利

(动物)Hari,又作呵梨, 里。译曰狮子。孔雀王咒经上...

【佛教词典】加力

(术语)佛菩萨加被之力。...

圣严法师《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自我成长固然重要,也是无止尽的,但自我成长是否就是...

大安法师:六道轮回就是一个大梦

庄子有一天做梦,梦到了蝴蝶栩栩如生。所以醒过来之后...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一念佛名,能净身口意三业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

一生定要美丽一次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宣化上人:修行要先能忍辱

我们学佛法的人,应该向大德高僧学习,知道过去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