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二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初分愿喻品第五十六之二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毕竟离,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毕竟离。

「善现!内空毕竟离,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毕竟离。

「善现!真如毕竟离,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毕竟离。

「善现!苦圣谛毕竟离,集、灭、道圣谛亦毕竟离。

「善现!四静虑毕竟离,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毕竟离。

「善现!八解脱毕竟离,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毕竟离。

「善现!四念住毕竟离,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毕竟离。

「善现!空解脱门毕竟离,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毕竟离。

「善现!极喜地毕竟离,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毕竟离。

「善现!五眼毕竟离,六神通亦毕竟离。

「善现!佛十力毕竟离,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毕竟离。

「善现!无忘失法毕竟离,恒住舍性亦毕竟离。

「善现!一切智毕竟离,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毕竟离。

「善现!一切陀罗尼门毕竟离,一切三摩地门亦毕竟离。

「善现!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毕竟离。

「善现!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毕竟离。

「善现!一切智智亦毕竟离。

「善现!以般若波罗蜜多毕竟离,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内空毕竟离,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真如毕竟离,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苦圣谛毕竟离,集、灭、道圣谛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四静虑毕竟离,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八解脱毕竟离,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四念住毕竟离,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空解脱门毕竟离,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极喜地毕竟离,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五眼毕竟离,六神通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佛十力毕竟离,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无忘失法毕竟离,恒住舍性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一切智毕竟离,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一切陀罗尼门毕竟离,一切三摩地门亦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一切智智毕竟离故,菩萨摩诃萨可得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若般若波罗蜜多非毕竟离,应非般若波罗蜜多;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非毕竟离,应非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若内空非毕竟离,应非内空;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毕竟离,应非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善现!若真如非毕竟离,应非真如;若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非毕竟离,应非法界乃至不思议界。

「善现!若苦圣谛非毕竟离,应非苦圣谛;若集、灭、道圣谛非毕竟离,应非集、灭、道圣谛。

「善现!若四静虑非毕竟离,应非四静虑;若四无量、四无色定非毕竟离,应非四无量、四无色定。

「善现!若八解脱非毕竟离,应非八解脱;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非毕竟离,应非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善现!若四念住非毕竟离,应非四念住;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毕竟离,应非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善现!若空解脱门非毕竟离,应非空解脱门;若无相、无愿解脱门非毕竟离,应非无相、无愿解脱门。

「善现!若极喜地非毕竟离,应非极喜地;若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非毕竟离,应非离垢地乃至法云地。

「善现!若五眼非毕竟离,应非五眼;若六神通非毕竟离,应非六神通。

「善现!若佛十力非毕竟离,应非佛十力;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毕竟离,应非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若无忘失法非毕竟离,应非无忘失法;若恒住舍性非毕竟离,应非恒住舍性。

「善现!若一切智非毕竟离,应非一切智;若道相智、一切相智非毕竟离,应非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若一切陀罗尼门非毕竟离,应非一切陀罗尼门;若一切三摩地门非毕竟离,应非一切三摩地门。

「善现!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非毕竟离,应非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善现!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非毕竟离,应非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若一切智智非毕竟离,应非一切智智。

「善现!以般若波罗蜜多毕竟离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毕竟离故,名为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以内空毕竟离故,名为内空;以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毕竟离故,名为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善现!以真如毕竟离故,名为真如;以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毕竟离故,名为法界乃至不思议界。

「善现!以苦圣谛毕竟离故,名为苦圣谛;以集、灭、道圣谛毕竟离故,名为集、灭、道圣谛。

「善现!以四静虑毕竟离故,名为四静虑;以四无量、四无色定毕竟离故,名为四无量、四无色定。

「善现!以八解脱毕竟离故,名为八解脱;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毕竟离故,名为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

「善现!以四念住毕竟离故,名为四念住;以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毕竟离故,名为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

「善现!以空解脱门毕竟离故,名为空解脱门;以无相、无愿解脱门毕竟离故,名为无相、无愿解脱门。

「善现!以极喜地毕竟离故,名为极喜地;以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毕竟离故,名为离垢地乃至法云地。

「善现!以五眼毕竟离故,名为五眼;以六神通毕竟离故,名为六神通。

「善现!以佛十力毕竟离故,名为佛十力;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毕竟离故,名为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善现!以无忘失法毕竟离故,名为无忘失法;以恒住舍性毕竟离故,名为恒住舍性。

「善现!以一切智毕竟离故,名为一切智;以道相智、一切相智毕竟离故,名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现!以一切陀罗尼门毕竟离故,名为一切陀罗尼门;以一切三摩地门毕竟离故,名为一切三摩地门。

「善现!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毕竟离故,名为一切菩萨摩诃萨行。

「善现!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毕竟离故,名为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以一切智智毕竟离故,名为一切智智。

「是故,善现!菩萨摩诃萨非不依般若波罗蜜多,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虽非离法能证离法,而证无上正等菩提,非不依止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应勤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行法义极为甚深。」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所行法义极为甚深。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虽行如是甚深法义,而于声闻、独觉地法能不作证。」

尔时,善现白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菩萨摩诃萨所作不难。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所证法义都不可得,能证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可得,证法、证者、证处、证时亦不可得。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既不可得,有何法义可为所证?有何般若波罗蜜多可为能证?复有何等而可施设证法、证者、证处、证时?既尔,云何可执由此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上菩提尚不可证,况证声闻、独觉地法!世尊!是名菩萨无所得行,若菩萨摩诃萨能行如是无所得行,于一切法得无闇障。

「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语,心不沉没,不惊、不怖,亦不忧悔,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世尊!是菩萨摩诃萨如是行时,不见众相,不见我行,不见不行,不见般若波罗蜜多是我所行,不见无上正等菩提是我所证,亦复不见证处、时等。

「世尊!是菩萨摩诃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虚空,不作是念:『我去此法若远若近。』所以者何?虚空无动亦无差别,无分别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

「世尊!譬如幻士,不作是念:『幻所似法去我为远,幻具、幻师去我为近,聚集徒众亦近亦远。』所以者何?所幻作士无分别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

「世尊!譬如影像,不作是念:『我因彼现去我为近,所不因法去我为远。』所以者何?所现影像无分别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

「世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无爱无憎。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及一切法,爱憎自性不可得故。

「世尊!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无爱无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无爱无憎。所以者何?诸佛菩萨爱憎断故。

「世尊!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永断一切妄想分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伏断一切妄想分别。所以者何?诸佛菩萨于一切法无分别故。

「世尊!如诸如来、应、正等觉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诸佛菩萨无分别故。

「世尊!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变化者,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所变化者无分别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远声闻及独觉地,我近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

「世尊!如如来等欲有所作,化作化者令作彼事,而所化者不作是念:『我能造作如是事业。』所以者何?诸所化者无分别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有所为故而勤修习,既修习已虽能成办所作事业,而于所作都无分别。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故。

「世尊!譬如工匠或彼弟子,有所为故造诸机关,或女、或男、若象马等,此诸机关虽有所作,而于彼事都无分别。所以者何?诸机关事无分别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有所为故而成立之,既成立已,虽能成办种种事业,而于所作都无分别。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分别故。」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善现!为但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分别耶?」

善现答言:「舍利子!非但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分别。」

时,舍利子复问善现言:「善现!为色亦无分别,受、想、行、识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眼处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处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色处亦无分别,声、香、味、触、法处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眼界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色界亦无分别,声、香、味、触、法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眼识界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识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眼触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触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地界亦无分别,水、火、风、空、识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无明亦无分别,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内空亦无分别,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真如亦无分别,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苦圣谛亦无分别,集、灭、道圣谛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四静虑亦无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八解脱亦无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四念住亦无分别,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空解脱门亦无分别,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极喜地亦无分别,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五眼亦无分别,六神通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佛十力亦无分别,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无忘失法亦无分别,恒住舍性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一切智亦无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一切陀罗尼门亦无分别,一切三摩地门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预流果亦无分别,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无分别,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分别耶?

「善现!为有为界亦无分别,无为界亦无分别耶?」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亦无分别,受、想、行、识亦无分别。

「舍利子!眼处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处亦无分别。

「舍利子!色处亦无分别,声、香、味、触、法处亦无分别。

「舍利子!眼界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色界亦无分别,声、香、味、触、法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眼识界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识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眼触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触亦无分别。

「舍利子!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分别,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亦无分别。

「舍利子!地界亦无分别,水、火、风、空、识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无明亦无分别,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亦无分别。

「舍利子!内空亦无分别,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无分别。

「舍利子!真如亦无分别,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苦圣谛亦无分别,集、灭、道圣谛亦无分别。

「舍利子!四静虑亦无分别,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无分别。

「舍利子!八解脱亦无分别,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无分别。

「舍利子!四念住亦无分别,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无分别。

「舍利子!空解脱门亦无分别,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无分别。

「舍利子!极喜地亦无分别,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无分别。

「舍利子!五眼亦无分别,六神通亦无分别。

「舍利子!佛十力亦无分别,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无分别。

「舍利子!无忘失法亦无分别,恒住舍性亦无分别。

「舍利子!一切智亦无分别,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无分别。

「舍利子!一切陀罗尼门亦无分别,一切三摩地门亦无分别。

「舍利子!预流果亦无分别,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亦无分别。

「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亦无分别,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分别。

「舍利子!有为界亦无分别,无为界亦无分别。」

舍利子言:「善现!若一切法皆无分别,云何而有地狱、傍生、鬼界、人、天五趣差别?云何复有修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诸佛位异?」

善现言:「舍利子!有情颠倒烦恼因缘,造作种种身、语、意业,由此感得欲为根本业异熟果,依此施设地狱、傍生、鬼界、人、天五趣差别。言云何有修预流等诸位异者,舍利子!无分别故,有修预流及预流果;无分别故,有修一来及一来果;无分别故,有修不还及不还果;无分别故,有修阿罗汉及阿罗汉果;无分别故,有修独觉及独觉菩提;无分别故,有修菩萨摩诃萨及菩萨摩诃萨道;无分别故,有修如来、应、正等觉及佛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过去如来、应、正等觉由无分别,分别断故,可施设有;未来如来、应、正等觉亦无分别,分别断故,可施设有;现在十方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现说法者亦无分别,分别断故,可施设有。舍利子!由此因缘,知一切法皆无分别,以无分别真如、法界、法性、实际为定量故。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行如是无分别相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行如是无分别相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便能证得无分别相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初分坚等赞品第五十七之一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行坚实法?为行无坚实法耶?」

善现答言:「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行无坚实法,不为行坚实法。何以故?

「舍利子!般若波罗蜜多无坚实故,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内空无坚实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真如无坚实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苦圣谛无坚实故,集、灭、道圣谛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四静虑无坚实故,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八解脱无坚实故,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四念住无坚实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空解脱门无坚实故,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极喜地无坚实故,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五眼无坚实故,六神通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佛十力无坚实故,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无忘失法无坚实故,恒住舍性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一切智无坚实故,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一切陀罗尼门无坚实故,一切三摩地门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坚实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坚实故。

「舍利子!一切智智无坚实故。所以者何?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内空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真如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苦圣谛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集、灭、道圣谛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四静虑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四无量、四无色定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八解脱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四念住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空解脱门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无相、无愿解脱门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极喜地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五眼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六神通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佛十力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无忘失法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恒住舍性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智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道相智、一切相智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陀罗尼门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一切三摩地门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于佛无上正等菩提亦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智智尚不见无坚实可得,况见有坚实可得!」

尔时,有无量欲、色界天子,咸作是念:「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发无上正等觉心,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义行,不证实际平等法性,不堕声闻及独觉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甚为希有能为难事,应当敬礼。」

具寿善现知诸天子心之所念,便告之言:「是菩萨摩诃萨不证实际平等法性,不堕声闻及独觉地,未甚希有,不足为难。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及诸有情皆不可得,而发无上正等觉心,擐功德铠,为度无量无数无边百千有情,令得究竟无余涅槃,是菩萨摩诃萨乃甚希有,能为难事。

「天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虽知有情都无所有,而发无上正等觉心,擐功德铠,为欲调伏诸有情类,如有为欲调伏虚空。所以者何?诸天子!虚空离故,当知一切有情亦离;虚空空故,当知一切有情亦空;虚空不坚实故,当知一切有情亦不坚实;虚空无所有故,当知一切有情亦无所有。以是故,诸天子!是菩萨摩诃萨甚为希有,能为难事。

「天子当知!诸菩萨摩诃萨擐大悲铠,为欲调伏一切有情,而诸有情都无所有,如有擐铠与虚空战。

「天子当知!诸菩萨摩诃萨擐大悲铠,为欲利乐一切有情,而诸有情及大悲铠俱不可得。所以者何?诸天子!有情离故,此大悲铠当知亦离;有情空故,此大悲铠当知亦空;有情不坚实故,此大悲铠当知亦不坚实;有情无所有故,此大悲铠当知亦无所有。

「天子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调伏利乐诸有情事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有情离故,此调伏利乐事当知亦离;有情空故,此调伏利乐事当知亦空;有情不坚实故,此调伏利乐事当知亦不坚实;有情无所有故,此调伏利乐事当知亦无所有。

「天子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所以者何?诸天子!有情离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离;有情空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空;有情不坚实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不坚实;有情无所有故,当知菩萨摩诃萨亦无所有。

「诸天子!若菩萨摩诃萨闻如是事,心不沉没,不惊、不怖,亦不忧悔,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二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

佛说頞多和多耆经

佛说頞多和多耆经 失译人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维耶...

诸法最上王经

诸法最上王经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说此法时,...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 晋代译失三藏名 闻如...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楞严经文殊师利菩萨拣择圆通章

楞严经文殊师利菩萨拣择圆通章...

【注音版】四祖道信方寸论

四祖道信方寸论...

大般泥洹经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序品第一...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后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

【推荐】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 菩萨曰:汝但息想定...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学佛之简明标准

然于佛法,各人当有理解与行为之简明标准,庶可无所歧...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