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三十六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三十六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第三分佛国品第三十之二

「复次,善现!此诸菩萨摩诃萨众应修如是严净佛土,谓彼土中恒不闻有三种恶趣,亦不闻有诸恶见趣,亦不闻有贪、瞋、痴毒,亦不闻有男女形相,亦不闻有声闻、独觉,亦不闻有无常、苦等不如意事,亦不闻有摄受资具,亦不闻有我、我所执,亦不闻有随眠、缠、结,亦不闻有颠倒执着,亦不闻有施设有情果位差别。唯闻说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性等声。谓随有情意乐差别,于树林等内外物中,常有微风更相冲击,发起种种微妙音声。诸音声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性故空,空故无相,无相故无愿,无愿故无生,无生故无灭。由此诸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尔常住。』谓一切法无性、空等,彼佛土中诸有情类若昼、若夜、若立、若行、若卧、若坐,常闻如是妙法音声。

「善现当知!此诸菩萨摩诃萨众各住所居严净佛土,证得无上正等觉时,十方如来、应、正等觉,皆共称赞彼彼佛名,若诸有情得闻如是诸佛名者,必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各住所居严净佛土,证得无上正等觉时,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有情闻已定不生疑,谓为是法、为非法等。所以者何?彼有情类达一切法皆即真如、法界、法性,一切是法无非法等。如是,善现!此诸菩萨摩诃萨众皆能严净如是佛土。

「复次,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众有所化生具不善根,未于诸佛、菩萨、独觉及声闻等种诸善根,为恶知识所摄受故,离善友故,不闻正法,常为种种我、有情见及诸见趣之所摄藏,堕在断、常二边偏执。彼有情类,自起邪执,亦常教他令起邪执,于非三宝起三宝想,于三宝中谓非三宝,毁谤正法赞叹邪法。由是因缘,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受种种苦。是诸菩萨摩诃萨众各住自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见彼有情轮回生死受无量苦,以神通力方便化导,令舍恶见住正见中,从恶趣出生于人趣。复以种种神通方便,化导令住正定聚中,毕竟不复堕诸恶趣。复令修习殊胜善根,命终得生严净佛土,受用净土大乘法乐。

「如是,善现!此诸菩萨摩诃萨众皆能如是严净佛土。由所居土极清净故,生彼有情于一切法不起虚妄分别犹豫,谓此是善法、此是非善法,此是有记法、此是无记法,此是世间法、此是出世间法,此是有漏法、此是无漏法,此是有为法、此是无为法。诸如是等分别犹豫毕竟不生。由是因缘,彼有情类,定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善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严净佛土功德之相,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第三分宣化品第三十一之一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为住定聚、不定聚耶?」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皆住定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住何定聚?声闻乘耶?独觉乘耶?无上乘耶?」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无上乘。」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为于何时名住定聚?初发心耶?不退位耶?最后有耶?」

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若初发心、若不退位、若最后有,皆住定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此住定聚诸菩萨摩诃萨堕恶趣不?」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若住定聚,决定不堕诸恶趣中。」

复告善现:「于意云何?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堕恶趣不?」

善现对曰:「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从初发心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伏断一切恶不善法。由此因缘,堕诸恶趣必无是处。生长寿天亦无是处,谓于彼处诸胜善法不得现行。是菩萨摩诃萨若生边鄙,或生达絮、蔑戾车中,亦无是处,谓于彼处,不能修行殊胜善法,多起恶见不信因果,常乐习行诸秽恶业,不闻三宝亦无四众。是菩萨摩诃萨生邪见家,亦无是处,谓生彼家执着种种诸恶见趣,拨无妙行、恶行及果,不修诸善乐作众恶故,诸菩萨不生彼家。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正等觉心,以胜意乐受行十种不善业道,亦无是处。」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成就如是善根功德不生恶处。何故世尊每为众说自本生事多百千种,于中亦有生诸恶处,尔时善根为何所在?」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不由秽业受恶处身,但为利乐诸有情类,由故思愿而受彼身,是故不应引之为难。」

复告善现:「于意云何?有诸独觉或阿罗汉,方便善巧如诸菩萨摩诃萨众,成就殊胜方便善巧,受傍生身,有猎者来欲为损害,便起无上安忍慈悲,欲令彼人得利乐故,自舍身命不害彼不?」

善现对曰:「诸独觉等无如是事。」

佛告善现:「由此因缘,当知菩萨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为大慈悲速圆满故,为疾证得大菩提故,虽受种种傍生之身,而非傍生过失所染。」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住何善根,为欲利乐诸有情故受恶处身?」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有何善根不应圆满?然诸菩萨摩诃萨众为得无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根皆应圆满,谓诸菩萨摩诃萨众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无有善根不应圆满。要具圆满一切善法,乃得无上正等菩提,若一善法未能圆满,而得无上正等菩提,定无是处。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间常学圆满一切善法,学已当得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乃能证得一切智智。」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云何成就种种白净圣无漏法,而生恶趣受傍生身?」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成就一切白净圣无漏不?」

善现对曰:「如来成就一切白净圣无漏法。」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化作傍生趣身,利乐有情作佛事不?」

善现对曰:「如来化作傍生趣身,利乐有情作诸佛事。」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如来化作傍生身时,是实傍生受彼苦不?」

善现对曰:「如来化作傍生身时,非实傍生不受彼苦。」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具成就种种白净圣无漏法,而为成熟诸有情类,以故思愿受傍生身,如应成熟诸有情类。

「复次,善现!于意云何?有阿罗汉诸漏永尽,能化作身起诸事业,由彼事业生他喜不?」

善现对曰:「有阿罗汉诸漏永尽,能化作身起诸事业,由彼事业令他生喜。」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具成就种种白净圣无漏法,而为利乐诸有情类,以故思愿受傍生身作诸佛事。虽受彼身而不同彼受诸苦恼,亦不为彼过失所污。

「复次,善现!于意云何?有巧幻师或彼弟子,幻作种种象、马等事,令众人见欢喜踊跃,于彼有实象、马等不?」

善现对曰:「于彼无实象、马等事。」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具成就种种白净圣无漏法,而为利乐诸有情类,以故思愿受傍生身。虽受彼身而实非彼,亦不为彼过失所污。」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广大方便善巧,虽具成就种种白净圣无漏法而为有情,以故思愿方便善巧受种种身,随其所宜现作饶益。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住何等法,能作如是方便善巧,虽受种种傍生等身,而不为彼过失所污?」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由此方便善巧力故,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现种种身利益安乐诸有情类,而于其中不起染着。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都无所得,谓都不得能染、所染及染因缘。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现当知!空性不能染着空性,空亦不能染着余法,亦无余法能染着空。所以者何?空中空性尚不可得,况有余法而可得者!如是名为不可得空,诸菩萨摩诃萨安住此中,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为但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为亦安住诸余法耶?」

佛告善现:「岂有余法,非深般若波罗蜜多之所摄受,而汝今者复为此问?」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既空,云何可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一切法?非空法中可说有法摄、与不摄。」

佛告善现:「岂不诸法自性皆空。」

善现对曰:「如是!如是!」

佛告善现:「若一切法自性皆空,岂不空中摄一切法?」

善现对曰:「如是!如是!」

佛告善现:「由此因缘,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摄一切法,当知菩萨摩诃萨众住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作如是方便善巧利益有情。」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住一切法自性空中,引发神通波罗蜜多,住此神通波罗蜜多,能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供养恭敬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听受正法种诸善根?」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及诸佛众并所说法自性皆空,但有世俗施设名字说为世界、佛众及法,如是世俗施设名字自性亦空。

「善现当知!若十方界及诸佛众并所说法施设名字自性不空,则所说空应成少分,以所说空非成少分故,一切法自性皆空,其理周圆无二、无别。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遍观空方便善巧,便能引发殊胜神通波罗蜜多。住此神通波罗蜜多,复能引发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宿住随念及知漏尽微妙通慧。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非离神通波罗蜜多,有能自在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神通波罗蜜多是菩提道,诸菩萨摩诃萨皆依此道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于求趣时,能自圆满一切善法,亦能劝他修诸善法,虽作是事而于其中无所执着。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知诸善法自性皆空,非自性空有所执着,若有执着则有爱味,由无执着亦无爱味。自性空中无爱味故,能味、所味及味因缘,于空法中皆不可得。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安住神通波罗蜜多,引发天眼清净过人,用此天眼观一切法自性皆空。见一切法自性空故,不依法相造作诸业,虽为有情说如是法,而亦不得诸有情相及彼施设。是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引发菩萨殊胜神通,用此神通作所应作一切事业。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极清净过人天眼,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见已引发神境智通往彼饶益诸有情类,或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作饶益,或以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而作饶益,或以静虑、无量、无色而作饶益,或以解脱、等持、等至而作饶益,或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作饶益,或以诸余殊胜善法而作饶益,或以声闻、独觉、菩萨及诸佛法而作饶益。

「是菩萨摩诃萨游十方界,若见有情悭贪多者,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行布施。诸悭贪者受贫穷苦,由贫穷故无有威德,不能自益,况能益他!是故汝等当勤布施,既自安乐亦安乐他,莫以贫穷更相食噉,俱不解脱诸恶趣苦。』

「若见有情毁净戒者,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持净戒,诸破戒者受恶趣苦,破戒之人无有威德,不能自益,况能益他!破戒因缘堕诸恶趣,受苦异熟楚毒难忍,不能自济,况能济他!是故汝等当持净戒,不应容纳犯戒之心经一念顷,况经多时!莫纵自心后生忧悔。』

「若见有情更相瞋忿,展转结恨互相损恼,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安忍,莫相瞋忿结恨相害。诸忿恨心不顺善法,增长恶法招现衰损。汝等由此忿恨心故,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受诸剧苦难有出期,是故汝等不应容纳忿恨之心经一念顷,何况令其多时相续!汝等今者展转相缘,应起慈悲作饶益事。』

「若见有情懈怠懒惰,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勤精进,莫于善法懈怠懒惰,诸懒惰者于诸善法及诸胜事皆不能成。汝等由斯堕诸恶趣受无边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懒惰之心经一念顷,何况令其多时相续!』

「若见有情失念散乱心不寂静,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静虑,莫起失念散乱之心,如是之心不顺善法,增长恶法招现衰损。汝等由此身坏命终,当堕恶趣受无边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失念散乱相应之心经一念顷,何况令其多时相续!』

「若见有情愚痴恶慧,深生怜愍说如是法:『汝等有情当修胜慧莫起恶慧,起恶慧者于诸善趣尚不能往,况得解脱!汝等由此恶慧因缘,当堕恶趣受无边苦,是故汝等不应容纳愚痴恶慧相应之心经一念顷,何况令其多时相续!』

「若见有情贪欲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不净观。若见有情瞋恚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慈悲观。若见有情愚痴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缘起观。若见有情憍慢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诸界观。若见有情寻伺多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持息念。若见有情失正道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趣入正道,谓声闻道、或独觉道、或菩萨道、或如来道,方便为彼说如是法:『汝等所执自性皆空,非空法中可有所执,以无所执为空相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要住神通波罗蜜多,方能自在宣说正法,利益安乐诸有情类。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远离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利乐事。善现当知!如鸟无翼,不能自在飞翔虚空远有所至,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无神通波罗蜜多,不能自在宣说正法,与诸有情作利乐事。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引发神通波罗蜜多,若引发神通波罗蜜多,即能自在宣说正法,随意利乐诸有情类。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以最清净过人天眼,遍观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及观生彼诸有情类,见已引发神境智通,经须臾间往至彼界,以他心智如实了知彼诸有情心、心所法,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谓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或说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或说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或说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或说八解脱乃至十遍处,或说陀罗尼门、三摩地门,或说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或说真如乃至不思议界,或说苦、集、灭、道圣谛,或说因缘乃至增上缘,或说从缘所生诸法,或说无明乃至老死,或说种种蕴、处、界门,或说声闻道,或说独觉道,或说菩萨道,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最清净过人天耳,能闻一切人非人声。由此天耳,遍闻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闻已受持思惟义趣,随所闻法能为有情如实宣说,或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最清净他心智通,如实了知诸有情类心、心所法,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谓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净宿住随念智通,如实念知过去诸佛及弟子众名等差别,若诸有情乐闻过去诸宿住事而获益者,便为宣说诸宿住事,因斯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极迅疾神境智通,往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亲近供养诸佛世尊,于诸佛所种诸善根,还归本土为有情说诸佛土事,因斯方便为说正法,谓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以随所得漏尽智通,如实了知诸有情类漏尽未尽,亦如实知漏尽方便,为未尽者宣说法要,谓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或说菩提,或说涅槃,令彼有情闻此法已皆获殊胜利益安乐。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引发神通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修习神通波罗蜜多得圆满故,随意所乐受种种身,不为苦乐过失所染,如佛化身虽能施作种种事业,而不为彼苦乐过失之所杂染。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应游戏神通波罗蜜多,若游戏神通波罗蜜多,则能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疾能证得一切智智。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不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终不能得一切智智。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菩提资粮若未圆满,必不能得一切智智。」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何等名为诸菩萨摩诃萨菩提资粮;诸菩萨摩诃萨圆满如是菩提资粮,方能证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现:「一切善法皆是菩萨菩提资粮,诸菩萨摩诃萨圆满如是菩提资粮,方能证得一切智智。」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一切善法?」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于中都无分别执着,谓作是念:『此是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由此、为此而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是三分别执着都无,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令出生死得涅槃故,说为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众行此道故,已得今得当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令有情已、当、今度生死大海证涅槃乐。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修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修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修诸菩萨摩诃萨地,修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于中都无分别执着,谓作是念:『此是四静虑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由此、为此而修四静虑广说乃至一切相智。』是三分别执着都无,知一切法自性空故。由此所修四静虑等,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一切有情令出生死得涅槃故,说为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众行此道故,已得当得今得无上正等菩提,亦令有情已、今、当度生死大海证涅槃乐。

「善现当知!复有无量诸菩萨众所修功德,皆名善法,亦名菩萨菩提资粮,亦名菩萨摩诃萨道。诸菩萨摩诃萨要修如是诸胜善法令极圆满,方能证得一切智智,要已证得一切智智,乃能无倒转正法轮,令诸有情脱生死苦证得究竟常乐涅槃。」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若此诸法是菩萨法,复有何等名佛法耶?」

佛告善现:「即菩萨法亦名佛法。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觉一切相,由此当得一切相智,永断一切习气相续。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于一切法以一刹那相应般若现等觉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与佛有异。如二圣者虽俱是圣,而有行向、住果差别,所成就法非不有异。如是,善现!若无间道中行于一切法,未离闇障,未到彼岸,未得自在,未得果时,名为菩萨。若解脱道中行于一切法,已离闇障、已到彼岸,已得自在,已得果时,乃名为佛。是为菩萨与佛有异,由位有异法非无别,而不可说法性有异。」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若一切法自相皆空,自相空中云何得有种种差别,谓此是地狱乃至此是天,此是种性广说乃至此是如来?如是所说补特伽罗既不可得,彼所造业亦不可得,如所造业既不可得,彼异熟果亦不可得。云何得有种种差别?」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法自相空,自相空中补特伽罗既无所有,业果异熟亦无所有,无所有中无差别相。然诸有情于一切法自相空理不能尽知,造作诸业或善、或恶、或复无漏,由于善业造作增长,生天、人中,由于恶业造作增长,堕三恶趣。于善业中,由于定业造作增长,得生色界或无色界,由无漏业加行根本,有种性等贤圣差别。由此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修行一切相智及余无量无边佛法。

「是菩萨摩诃萨于此所说菩提分法,无间无缺修令圆满。既圆满已,便能引发近助菩提金刚喻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常无失坏,无失坏故,令诸有情解脱生死证得常乐清凉涅槃。」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证无上正等觉已,为得诸趣生死法耶?」

佛言:「不尔!」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证无上正等觉已,为得黑业、白业、黑白业、非黑白业耶?」

佛言:「不尔!」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佛不得诸趣生死及业差别,云何施设此是地狱乃至人、天,此是种性乃至如来分位差别?」

佛告善现:「诸有情类自知诸法自相空不?」

善现对曰:「不也!世尊!」

佛告善现:「若诸有情自知诸法自相空者,诸菩萨摩诃萨便于无上正等菩提,不应求证方便善巧,拔诸有情恶趣生死。以诸有情不知诸法自相空故,轮回诸趣受无边苦。是故菩萨从诸佛所闻一切法自相空已,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求证无上正等菩提,方便善巧拔诸有情恶趣生死。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常作是念:『非一切法实有自相,如诸愚夫异生所执。然彼分别颠倒力故,非实有中起实有想,于无我中起于我想,广说乃至无见者中起见者想。又无色中起于色想,无受、想、行、识中起受、想、行、识想,广说乃至无无为中起无为想。如是分别颠倒力故,非实有中起实有想,虚妄执着倒乱其心,造身、语、意善、不善业,不能解脱恶趣生死,我当拔济令得解脱。』是菩萨摩诃萨作此念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以诸善法摄在其中,无倒修行诸菩萨行,渐次圆满菩提资粮。菩提资粮得圆满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分别建立四圣谛义,谓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趣苦灭道圣谛。复以一切菩提分法,摄在如是四圣谛中。复依一切菩提分法,施设建立佛、法、僧宝,由此三宝出现世间,诸有情类解脱生死。若诸有情不能归信佛、法、僧宝,造作诸业轮回诸趣受苦无穷故,应归依佛、法、僧宝,勤求自他利益安乐。」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为由苦、集、灭、道圣谛,诸有情类证般涅槃?为由苦、集、灭、道圣智,诸有情类证般涅槃?」

佛告善现:「非由苦、集、灭、道圣谛,诸有情类证般涅槃;非由苦、集、灭、道圣智,诸有情类证般涅槃。善现!我说四圣谛平等性即是涅槃,如是涅槃非由苦、集、灭、道谛证,非由苦、集、灭、道智证,但由般若波罗蜜多证平等性名证涅槃。」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等名为四圣谛平等性?」

佛告善现:「若于是处,无苦、集、灭、道谛,无苦、集、灭、道智,名四圣谛平等之性,此平等性即四圣谛。所有真如广说乃至不思议界,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住无失坏、无变易,如是名为四圣谛平等性。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欲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能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时,名真随觉一切圣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欲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能随觉此四圣谛平等性时,名真随觉一切圣谛,不堕声闻、独觉等地,趣入菩萨正性离生?」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无有少法不如实见。于一切法如实见时,于一切法都无所得。于一切法无所得时,则如实见一切法空,谓如实见四谛所摄及所不摄诸法皆空。如是见时,能入菩萨正性离生。由能入菩萨正性离生故,便住菩萨种性地中。既住菩萨种性地中,则能决定不从顶堕,若从顶堕应堕声闻或独觉地。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菩萨种性地中,起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奢摩他地,便能决择一切法性,及能随悟四圣谛理。尔时,菩萨虽遍知苦而能不起缘执苦心,虽永断集,而能不起缘执集心,虽能证灭而能不起缘执灭心,虽能修道而能不起缘执道心。但起随顺、趣向、临入菩提之心,如实觉知诸法实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三十六

 

上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下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

佛说分别布施经

佛说分别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佛说浴像功德经

佛说浴像功德经...

慈悲水忏法

御製水忏序 夫三昧水忏者。因唐悟达国师知玄。遇迦诺...

佛说十吉祥经

佛说十吉祥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五无返复经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尔时佛在祇树精舍,...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

腊八节

2012年一月一日,元旦,又是传统的腊八节,佛家的佛成...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

持戒的方法次第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

中医如何看素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怎样才能把善根启发起来

流转门、还灭门。 丙二、转化生命 丁一、总说 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