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度于君民,与除馑众、菩萨大士、天、龙、鬼神、世间人民无央数,众会听经。

是时,摩诃迦叶独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众生,舍诸豪富而从贫乞。摩诃迦叶时欲分卫:「若其未行先三昧正受,何所贫人吾当福之?」即入王舍大城之中,见一孤母,最甚贫困,在于街巷大粪聚中,傍凿粪聚以为岩窟,羸劣疾病常卧其中,孤单零丁无有衣食,便于岩窟施小篱以障五形。迦叶三昧知此人宿不植福是以今贫,知母寿命终日在近:「若吾不度,永失福堂。」

母时饥困,长者青衣而弃米汁,臭恶难言,母从乞之,即以破瓦盛着左右。摩诃迦叶到其所,咒愿言:「且多少施我,可得大福。」

尔时老母,即说偈言:

「举身得疾病,  孤穷安可言,
 一国之最贫,  衣食不盖形。
 世有不慈人,  尚见矜愍怜,
 云何名慈哀,  而不知此厄?
 普世之寒苦,  无过我之身,
 愿见哀矜恕,  实不为仁惜。」

摩诃迦叶即答偈言:

「佛为三界尊,  吾备在其中,
 欲除汝饥贫,  是故从贫乞。
 若能减身口,  分铢以为施,
 长夜得解脱,  后生得豪富。」

尔时,老母重说偈言:

「实如仁所言,  生世无功德,
 今在粪窟中,  不净涂其身。
 饮食无分米,  羸形而不覆,
 如今之极贫,  施意与愿违。」

摩诃迦叶重说偈言:

「母说处不悦,  饥穷无以施,
 若其有施意,  此则不为贫。
 若复知惭羞,  此则着法衣,
 如母此二事,  衣食为备足。
 世有颛愚人,  俗衣宝穀多,
 无惭不念施,  计后此大贫。
 惶荒设福德,  可谓为希有,
 信哉罪福众,  至诚不虚说。」

尔时,老母闻偈欢喜,心念前日有臭米汁,欲以施之则不可饮,遥启迦叶:「哀我受不?」

摩诃迦叶答言:「大善!」

母即在窟匍匐取之,形体裸露不得持出,侧身偻体,篱上授与。迦叶受之,尊口咒愿:「使蒙福安。」

迦叶心念:「若吾齎去着余处饮之者,母则不信,谓吾弃之。」即于母前,饮讫盪钵,还着布囊中。

于是老母特复真信。迦叶自念:「当现神足,令此母人必获大安。」即没入地更在虚空,身出水火,半身以上现其水出,半身以下复现火出;又复变化改易,飞腾虚空,从其东出没于西方,南北亦尔。

时,母人见此踊跃,一心长跪遥视迦叶。迦叶告曰:「母今意中所愿何等,世间豪富、转轮圣王,及四天王、释梵诸天?若复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若复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惟三佛者,悉可得果其愿。」

尔时,母人厌于世苦,闻天堂上审为快乐,即启迦叶:「愿以微福得生天上。」于是,迦叶忽然不现。老母数日寿终,即生第二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动天地,光明挺特,譬如七日一时俱出照曜天宫。

释提桓因即自惊悸:「何所人者,福德感动,将无此间有胜吾者?」即以天眼观此天女福德使然。释提桓因即偈问言:

「此女从何来?  大光明照曜,
 譬如七大日,  一时俱出现;
 震动吾宫殿,  威德难可当,
 本修何福德,  得来昇此天?」

是时,天女答帝释偈言:

「本在阎浮提,  粪窟不净中,
 羸老兼疾病,  衣食不充备。
 三千大千土,  释迦文佛尊,
 次有大弟子,  名摩诃迦叶。
 哀矜从母乞,  说法我心欢,
 贡其臭米汁,  施少获愿多。
 一心供福地,  愿欲生天上,
 弃身粪窟中,  来生忉利天。」

尔时,天女即自念言:「此之福报,缘其前世供养迦叶所致,假令当以天上珍宝种种百千施上迦叶,犹尚未报须臾之恩。」即将侍女持天香华忽然来下,于虚空中散迦叶上,然后来下五体投地。礼毕却住,叉手叹曰:

「大千国土,  佛为特尊,  次有迦叶,
 能闭罪门。  昔在阎浮,  粪窟之前,
 为其贫母,  开说真言。  时母欢喜,
 贡上米潘,  施如芥子,  获报如山。
 自致天女,  封受自然,  是故来下,
 归命福田。」

天女说已,即与侍从俱还天上。然后帝释心念:「此女于阎浮提臭恶之中,以其米汁供养迦叶乃致此福,迦叶大哀,但福劣家不及大姓,当作良策,于阎浮提诣迦叶所,兴设福祐。」

释提洹因即与天后,持百味食盛小瓶中,下诣王舍大城巷边作小陋屋,变其形状似于老人,身体痟瘦偻行而步,公妻二人而共织席,自现贫穷乞人之状,不储饮食穀帛之具。

摩诃迦叶后行分卫,见此贫人而往乞食,公言:「至贫无有,如何?」迦叶咒愿:「良久不去。」

公言:「我等夫妻甚老,织席不暇,向乞少饭,适欲食之。闻仁慈德,但从贫乞欲以福之。今虽穷困,意自割捐以施贤者,审如所云令吾得福,天食之香非世所闻,若豫开瓶苾芬之香。」迦叶觉之,全不肯取。即言:「道人!弊食不多,钵来取之。」

迦叶钵取受咒愿:「施家其香普熏王舍大城及其国界。」迦叶即嫌其香无量,即便三昧思惟其本,方坐三昧,公及母还复释身,迳疾飞去,空中弹指欢喜无量。迦叶思惟即知帝释化作老公,而为此变,欲增福祚。「吾今已受,不宜复还。」迦叶赞言:「善哉!帝释!种福无厌,忍此丑类,来下殖福,必获影报。」帝释及后倍复欣踊。是时,天上伎乐来迎,帝释到宫倍益欢喜。

佛告阿难:「此贫母人,一切世间无能及者,惠虽微少,福报甚多,以其苦厄兴至心故,致无量福,福应之报。释提桓因天上自恣,而舍豪尊来下殖福,获报难量,是以如来说檀第一。阎浮提人愚痴可矜,其如此比有少少耳,汝当广宣如来真言。」

佛说是时,天、龙、鬼神、四辈弟子、比丘僧,兴设大福而至达嚫,愿及众生,随其志愿,皆得果报。

佛说经已,一切众会莫不欣乐,稽首作礼。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


上篇:佛说大迦叶本经

下篇:佛说初分说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如是我闻...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佛说摩达国王经

佛说摩达国王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佛在舍卫祇洹...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佛说佛地经

佛说佛地经...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

宝女所问经

宝女所问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问慧品第一...

净业痛策

净业痛策附刻序 净业痛策者。乃涔阳空灵大师。讳照莹...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一函遍复讲记

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

持名念佛的四大要领

一、极乐弥陀皆系的的实有 极乐世界,为依报国土之名,...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

念佛必须要明理,千万不可忽视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盲修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