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言:「诸比丘!若能弹指间,惟行自身身止观,外身身止观,内外身身止观,分别念解世间痴恼,是为精进,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能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止观痛,若止观意及止观法,内外分别念,解世间痴恼,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止。」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未生恶法不令生,劝意治行,精进摄意,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摄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已生恶法即得断,若惟行未生善法便发生,及已生善法立不忘,增行得满,劝意治行,精进摄意,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断。」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欲定断生死,惟神足,是为最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摄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精进定,若惟行意定及戒定断生死,惟神足,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神足。」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信根,以见四喜之事,不离佛亦法与众及戒,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精进根,以见四意断;若惟行念根,以见四意止;若惟行定根,以见四禅;若惟行慧根,以见四谛,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根。」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信力,从得四喜之事,令无能坏,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若弹指间,惟行精进力,若念力,若定力,若慧力,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力。」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念觉意,以念所当念,以爱念,以正念,为善法念,得志不忘,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法解觉意,其意经经分别解、随顺解;若惟行精进觉意,其身精进,意亦精进;若惟行爱觉意,知所当爱,令意得喜;若惟行止觉意,令身休止,意亦休止;若惟行定觉意,令意住念亦住,志不乱,不邪念;若惟行护觉意,为护行知所念,知安身,令见道护恶念,安隐行事,事皆如上说,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七觉意。」

佛言:「诸比丘!若弹指间,惟行正见,以知古知始知终,知内知外,知苦知习知尽知道,知佛知法知比丘众,知学行事如六合,所习所取,欢喜变失,及其归趣,知不贪之德,是为正见,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人施,何况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弹指间,惟行正思,为思出家、思不诤、思不杀;若惟行正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形笑;若惟行正命,不以贪生活,不恚生活,不以痴生活;若惟行正业,不杀、不盗窃、不邪淫;若惟行正治,以修治四意断之事;若惟行正念,以受行四意止,亦惟行正定,以思念四禅事,事皆同如上说,其弹指间功德如是,何况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八正道。」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


上篇:阴持入经

下篇:禅行法想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海龙王经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行品第一...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卷上 宋明教辩才法师充译经三...

大乘密严经

大唐新翻密严经序 朕闻西方有圣人焉,演不言之言、垂...

无所有菩萨经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如是我闻...

佛说海龙王经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行品第一...

【注音版】玉耶经

玉耶经...

【注音版】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卷上 宋明教辩才法师充译经三...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 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如是我...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

大乘密严经

大唐新翻密严经序 朕闻西方有圣人焉,演不言之言、垂...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有八种原因会导致持咒不灵

1-3、【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

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原文】 《净住子》 说出家有十八法,难行能行: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