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四愿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四愿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与五百比丘僧,坐于尼延树下,为数千万人说法。于是城中有豪长者,财富无数,名曰纯陀。纯陀有子,厥年十四,时得重病,不免所疾,遂便丧亡。父母、兄弟、宗亲中外莫不爱重,啼哭忧愁,安可言乎!

尔时纯陀闻佛来化,心大欢喜,便告其妻言:「今佛在此,宜当往见。闻佛说经法者,莫不解悦,忘忧除患!」即与其妻、亲族、僕使俱到佛所,为佛作礼,却坐一面。长者纯陀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人在世间,积聚钱财,思虑勤苦,不敢衣食,不知布施、奉持经戒,无尊无卑。获得如愿者,或时命尽。父母、兄弟、妻子、亲属啼哭愁毒,为其棺殓,遣送财宝、衣被、饮食,宁有益于死者不?」

佛告纯陀及诸会弟子:「听我所说,善思念之!」纯陀眷属、诸会弟子皆各叉手,一心受教而听。

佛言:「人有四愿,不可常保。何等为四?

「第一愿者,是人身。沐浴、庄饰、饭食、五乐常先与之,疾病卒至,不能止之。命尽,躯强在地,不随人魂神去。空爱重之,复何益也!

「第二愿者,谓有财产、官爵、俸禄。得之者喜,不得愁忧。疾病,死至命尽,所有财物、官爵、俸禄,故在世间,不随人魂神去,空为愁苦。

「第三愿者,谓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属、朋友、知识、恩爱荣乐。疾病,至死命尽,复不能救我命,亦不能随我魂神去。空啼哭,送我到城外深塚间,以弃我去,各疾还归。虽追念我,愁苦忧思,不过十日,诸家宗族、男女聚会,相向歌舞,快共饮食,相对谈笑,捐忘死人。虽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亲属、朋友、知识,不能共追我命,空悲之,复何益也!

「第四愿者,是人意。天下人少有能守护其意者,皆放心恣意,淫于五乐,贪利疾妬,忿怒斗诤,不信道德。至于身死寿尽,魂神去矣,三者相追逐,不得相离。譬如雀飞,意随其两翅,意为身神,两翅为魂魄,人不能守护其意,皆从恶念所为,杀、盗、贪、淫,以生时所为罪,死入太山地狱中,为饥饿鬼。罪竟,乃出为畜生,当为人所屠割。作人放心快意故,入三恶道。」

佛告纯陀及诸弟子:「当端汝心,守护汝意!谛自思惟:知身非我身,所有财物,亦非我许。当谛计校所有,父母、兄弟、妻子、五种亲属、朋友、知识,官爵、俸禄,念欲得之,无有厌足,谓有益于我身,老、病、死来,皆不能益于我身,亦不能为我却之。人不能自拔为道,如鹦鹉鸟爱其毛尾,为射猎者所得。贤者谛知,是四愿不随人魂神去,空为之困苦。因拔恩爱之根,绝三恶之道,得三善道:一者、不复老;二者、不复病;三者、不复死。坚守护其意,乃可得度!」

诸弟子闻经欢喜,为佛作礼。◎

佛说四愿经

◎佛念天地八方之外,万物受性皆怀忧苦,常伤人民,含血蠕动,不得自在。与天争命,皆当归死。骸骨销烂,下入于土;精神飞翔,展转五道,为善上天,为恶入渊。凡人生时,所为善恶,精神魂魄,随其殃福。生时为人,孝顺父母、忠信事君,死得上天。如世间人,积德为善,仕宦求官位,至公侯豪贵。富乐贫贱困厄,皆由宿命。行伐杀酷虐,生为恶人,死受重酬。自为心侯主招百凶,快心之欢必有后患。帝王人民,俱惑于道,寄託父母。作善福寿,为恶贫苦。盗窃欺人、负债不偿、借贷不归,死后当为奴婢牛马,或作大猪,屠割剥其躯,称卖偿人。作人悭贪,不肯布施,死为饿鬼,不得衣食。如乞匃人,以刀截肉,叩头求食。此皆先时,为人贪残悖逆,不信为善。伤杀盗窃、受人妇女、谗言两舌、饮酒斗乱,死入地狱,掠笞烧煮,身更虿毒,苦痛无极。人有六忧、三苦、四痛,佛戢转化,生死不绝。弃国捐王,求自然道,积德累岁,乃得道真。神明彻照,悉见天地绝洞之外,知人鸟兽虫豸所言、心所趣向。佛念人死,如大风卒至无期。人死至无时,当与心争诤,为善勿疑。佛以经道劝励,贤者目所不见、耳所不闻。崛奇珍宝,何益于己?诸为道者,当信经戒守善以死,不犯恶生,道不可失,德不可离。远道失德,如儿生无母、鱼脱于渊。人死复生,如蚕浑沌茧中、穿丝出飞。其神故一,变形易壳。道成于微,五戒得根。弟子闻经欢喜,前受教,是为痛痒要识如谛知也。何等为思想识?为身六思想。眼裁思想,耳鼻口身意裁思想。如是六思想。何等为思想习识?裁习为思想习,如是为思想习识。何等为思想尽识?裁尽为思想尽识,如是为思想尽识。何等为思想尽受行识?是为八行识识。识识谛见到谛定意为八,如是尽思想受行识。何等为思想味识?所为思想因缘生乐得意喜,如是为思想味识。何等为思想脑识?所为思想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思想脑识。何等为思想要识?所思想欲贪能解、欲贪能断、欲贪能自度,如是为思想要识。何等为生死识?为六身生死识,眼裁生死识、耳鼻口身意裁行,如是为生死识。何等为生死习、裁习、生死习识?何等为生死尽识?裁尽为生死尽识。何等为生死欲尽受行识?为是八行识,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生死欲灭受行识。何等为生死味识?所为生死因缘生乐喜意,如是为生死味识。何等为生死脑识?所有生死不常尽苦转法,如是为生死脑识。何等生死要识?所为生死欲贪、随欲贪,能断、欲能度,如是为生死要识。何等为识身六衰识?眼裁识、耳鼻口身意裁识,如是为识识。何等为识习?命字习为识习,如是习为识。何等为识尽为识?命字尽为尽识,如是为尽识。何等为识尽受行为识?八行,谛见至谛定为八,如是为识尽欲受行如谛识。何等为识味知所识?因缘故生乐生喜意,如是为味生为味识知。何等为识脑识所识?为尽为苦为转,如是为识脑识。何等为要识所识?欲贪能活、欲贪能断能度,如是为要识。

如是,比丘!七处为觉知。何等为七?色、习、尽、道、味、苦、要。是五阴各有七事。何等为三观识?亦有七事,得五阴成六衰。观身为色一,观五阴为二,观六衰为三,故言三观。比丘能晓七处,亦能三观,不久行堕道断结,无有结,意脱黠活,见道见要,一证受止,已断生死,意行所作意,不复来还生死,得道。

佛说如是。比丘欢欣受行。


上篇:佛说鬼问目连经

下篇:佛说四自侵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大方广师子吼经

大方广师子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

佛说时非时经

佛说时非时经 天竺三藏若罗严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稻芉经

佛说稻芉经 阙译附东普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佛说坚意经

佛说坚意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愚挺志于净业。誓欲...

佛说耶祇经

佛说耶祇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迦...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佛说四泥犁经

佛说四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大净法门经

佛说大净法门经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太子和休经

佛说太子和休经一卷 僧祐录云失译今附西晋录 佛在罗阅...

修行道地经

偷迦遮复弥经晋名修行道地卷第一(并序) 造立《修行道...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不应当追念过去

《胜妙独处偈》的开头一句是慎莫念过去。 念过去的意...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美女放荡患宫颈癌,临死前现身说法警醒世人(图)

一名美艳的女子,有着扭曲而不幸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因...

亲身经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加持之力

《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种种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南方世界的五尊佛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曾发五百大愿。誓言言...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