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护命放生轨仪法

唐三藏法师义净撰

夫以怀生者。皆爱其生。上通贤智。有死者。咸畏其死。下洎蜫虫。由是善逝随事而修慈。不损含识。量内身而准物。刀杖不加唯以大悲。宣扬法化。于护生处。极致殷勤。是佛弟子。理应随作。观虫滤水。是出家之要仪。见危存护。乃悲中之拯急。既知有虫。律文令作放生器者。但为西国久行。人皆共解东夏先来未识。故亦须委其仪。若不具陈。无由晓悟。其器任用铁铜瓦木。瓦即安鼻铁木准成。若拟随身将去。可用铜作。唯受二升三升。即是旧来小铜罐子。还施铜系。令穿手得过。底傍一边。须安铜钮。可受小梅指头。若乞食去时。穿在左臂。以衣掩盖。右手携钵。乞食得已。随至一家。安置饭钵。自将净绳一条。如麁箸许。随井深浅。系罐取水。滤以小罗。斟酌得足。即以绳一头穿钮。急系抬系等。系小铁钩。钩系起时。务令平稳。此并预先作了。不得临时求觅。即以小罗。覆虫罐内。徐徐放下。至水纵钩。拔绳令覆。再三下濯。方牵出井。此是乞食之仪也。或用铜椀漆椀。穿孔着系。权用亦得。若在寺者。即以常用铁罐覆之。如前安置。少有别处。底傍着铁鐶。可容三指。以罐钩内中。抬起系等同前着钩。覆虫在中。放使至水。假令深井亦得为之。若别畜绳。恐成劳扰。若井深处。或可别为盆贮。或可送往河池。泻水竟时。还须涤器。斯其法也。滤罗样式。如别处言之。岂容井口之上翻罗。元无放生之器。欲似护戒。宁顾虫亡。但以如来圣教。慈悲为本。所制戒律。罪有性遮。遮则准事合经。性乃理应从重。性罪之内。杀生最初。是故智人特宜存护。若将此为轻者。更复何有重哉。若能依教作者。现在得长命果报。来世当生净土。且神州之地。四百余城。出家之人动有万计。于滤水事。存心者寡。习俗生常。见轻佛教。不可一一门到口传。冀诸行人递相教习。设使学通三藏。坐证四禅。镇想无生。澄心空理。若不护命。依教奉持。终亦不免佛所诃责。十恶初罪。谁代受之。且如见有屠儿牵羊入寺。不过数口。放作长生。众共聚看。弹指称善。宁知房内用水。日杀千生万生。既知理教不轻。宜应细罗细察。自利利物。善护善思。复有令人耕田种植。规求小利。不见大尤。水陆俱伤。杀生无数。斯之罪咎。欲如之何。直如束手泉门。任他处分。故经云。杀生之人。当堕地狱饿鬼畜生。设得为人。短命多病。呜呼此苦。谁当受之。脱有能为。善哉甚善。可谓释迦末法。共结慈念之因。弥勒初成。俱证无生之果。广如别传。此不烦云。

护命放生轨仪法


上篇:佛制比丘六物图

下篇:受用三水要行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佛说善夜经

佛说善夜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 三藏法...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

乐邦遗稿

乐邦遗稿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愚挺志于净业。誓欲...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天童遗落录序 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

真心直说

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

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序 参禅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禅主见性。...

无明罗刹集

无明罗刹集卷上(或为一卷、或为二卷,今此三卷) 失译...

【注音版】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

皇明名僧辑略

明云栖寺比丘袾宏辑 △楚石琦禅师 行 实 师讳梵琦,楚...

佛说文殊悔过经

佛说文殊悔过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

佛说大意经

佛说大意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佛说释摩男本四子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见忍法师谈慈善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

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