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大安法师  2016/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是一个方便之喻、一个化城,甚至是一种精神现象;有的甚至说净土法门就是佛教衰亡时期,向那些愚夫愚妇兜售的一张进入天国的廉价门票……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

如果话说到这个份上,会让一切众生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产生不了信心,而心存怀疑,这就在谤法啊!

而且谤的不是一般的法,谤的是让凡夫众生当生了生脱死、一生成佛的法,这是谤法的重罪。十方诸佛都伸出广长舌相赞叹净土法门,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在当生了生脱死,圆成佛果。这是佛出世的本怀。现在如果诽谤掉了这个让众生得度的法,那一切众生就没得救了。所以这样做的罪业是很深重的。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句话,用来诽谤一万尊佛,诽谤的时间积满一千年,其谤佛的罪业大不大?当然很大,大到无量无边。但如果有人只说一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存在,阻止人们念佛,那么这个人的罪业与前一个人相比,要超过百千万倍,乃至无法计算!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像微尘一般众多的诸佛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一心只想要人人都成佛,而你却生起诽谤。你诽谤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诽谤像微尘一样多的诸佛如来,害得众生永劫沉沦于苦海之中而不能成佛,所以罪业大到如此地步!因此,写这些文章、说这些话的人只图口滑,不知道他谤法的罪业多么深重——谤法是要到阿鼻地狱去报到的!

我们要知道,有很多人下阿鼻地狱是因为犯五逆十恶重罪,还有很多人则是因为谤法。这里面有受罪轻重的差异。如果是五逆十恶之人,等到一个大千世界成、住、坏、空之“坏劫”——整个世界粉碎的时候,他才能从阿鼻地狱里面出来。也就是等遇到不可抗拒的“坏劫”这种自然现象时,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就能从阿鼻地狱里出来了。

但如果是诽谤大乘佛法,尤其是诽谤净土法门的众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当这个世界要坏的时候,他随业力被转移到他方世界——还成立着的世界去,继续在阿鼻地狱里受罪;如果他方世界到坏劫要粉碎的时候,他又被转移到另外一个世界的阿鼻地狱去受罪。正如《地藏经》所言:“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展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这种人在阿鼻地狱所受的苦,那是无量无边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千万不要去做谤法的罪业,这种罪业是很难忏悔掉的。乃至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慈悲之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都能往生,但是唯有谤法的众生没有办法摄受,他的障碍就很大。

当然,这也是顺理成章的,谤净土法门,当然就不会有信愿,没有信愿就感通不了弥陀愿力,靠他自己的功夫决定往生不了。作为振兴佛教的弟子,我们一定要护持净土法门,“自信教人信,真为报佛恩”。劝进行者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对那些诽谤净土法门的说法要予以严正的驳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吗

有人说,受了菩萨戒,造罪时罪加一等。这个观念是错误...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念《阿弥陀经》,等于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

昙鸾大师与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的独特的地位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阿弥陀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就是能够带业往生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二、即...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佛教词典】生死渊

(譬喻)以生死使人沉没,故比之于深渊也。增一阿含经...

【佛教词典】苏陀

梵语 sudhā。又作酥酡、修陀、须陀。意译作甘露。由树...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

佛教徒如何对待所谓的「瑞相」

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自誓受戒的时候,一个先决条件就...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五戒表解

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

慈航普渡救水灾,慈航普渡救风灾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

一念的差迟,变成失明的乞丐

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