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大安法师  202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随缘」与「攀缘」本质上的不同

问:随缘与攀缘如何解释?

大安法师答:这两个概念有本质上的不同。“随缘”是具有着佛法智慧的一个名相,就随顺时节因缘去做事。“攀缘”就是有心意识去勉强地、有策划地去攀比,攀上某种机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随缘,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件善事,或者要建一个寺院,或者要去做一个弘法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讲随缘去做?就时节因缘成熟了,就去做,绝对没有任何勉强的东西。

其实古人比如要到一个寺院做住持,这个不像世间要搞竞选,我有资格做,我来竞选,我去自告奋勇。这都是不可以了。一个寺院的方丈和尚是要十方选贤制的,福德因缘到了那个能够住持佛法、教化一方的时候,自然就有人来请了,叫龙天推出。而且自己还要推辞几次,辞不获已,才去应这个岗位。这就叫随缘。

建寺院也是时节因缘成熟,众生有这种需求,而且也有功德主来发心,随顺这个因缘来做。如果没有这个因缘,我要策划在这里建一个寺院。那钱从哪儿来?又搞了很多策划,又要搞宣传,又要去攀缘某些有点钱的人,或者跟人家去合作。这些都属于攀缘。攀缘就很累了,你就有求于人了。有求于人,你的人格就比较低下了,就不自在了。

随缘的人就是少欲知足。随缘的人,他的立足点是放在自己这个地方,自己就是活得很自在,活得很充实。没有缘分,就完善自己;有缘分,还要观察时节因缘是不是可以去做点事。

孟子也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就是我们福德智慧还没有到那个分上,不圆满的时候,这叫穷。穷的时候就独善其身,料理好自己,你就自己诵经、念佛、拜佛,自己修行。达则,就是通达了,福德智慧深厚了,这时有兼济天下的能力了。还要看因缘成不成熟。因缘成熟,可以随分随力地做一点;因缘不成熟,不要去动念头。

在佛门当中,不能有事业心,不是在搞企业。搞企业,就是有目标,有策划,有手段,有冲力。世间法可以这样做,出世间法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们都是凡夫,虽然是在做一件慈善,或者一个什么推动佛教的事情,但是用事业心去做,里面是免不了有名利心。名利心一来,就会跟谁去合作。人就会结党结派,结党就营私,以后就把自己的私心的烦恼都夹杂进去了。

所以这个时代做事绝对不能有事业心。不能说我要把它做大做强,做得走向世界。这都是自寻烦恼。还是随缘!

随缘就是低调。随缘绝对不是消极。随缘是有智慧。世间的一切,我们有多少可以值得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事,值得做的,是自己好好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要成办这件大事!这是你的本分事业,是一件最大的事情。有因缘,随分随力地帮助其他人来完成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事情。这就叫深报佛恩。在这个原点上去弄,就比较自在。

如果非得要攀缘:我要干多少事业,我要办多少分店,我要建多少寺院,我要有一个多大的僧团,都是想得很大。要把佛法推向全球,要这样那样,口号都很响亮,也值得赞叹。但是这里面可能是微细地来说,可能会有攀缘。有攀缘就是世间法的范围,随缘就是佛法的智慧在里面。

希望大家随分随力地随缘地度过这一生。随缘是随顺时节因缘,不要去勉强,去攀缘。如果是出家人,保持出家人的僧格的形象。如果是居士,也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居士。守本分,低调一点做人,更多的心力放在自己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件大事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 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堂

这是常常被人问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家学佛需要设置佛...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一切的仪规、念诵,都是为摄心而设

问: 老和尚慈悲!禅宗寺院做早课和晚课的时候,拿出相...

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问: 师父,为什么现在选择自杀的人特别多呢? 慧广法...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四所被阶品,分二:初料简,二总收。初料简。已知此经...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

【佛教词典】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

【佛教词典】加持成佛

即依修行之功,由佛力加持,而现成佛之相。为密教所说...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今既披缁,岂敢再随身转

参禅人,顿修戒、定、慧,即灭贪、嗔、痴,并不离参,...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问: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请讲解一下。...

只偷一次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

圣严法师:哪怕任怨任劳

任又可称为忍,就是负责、担任、忍辱负重。 对待别人...

临终处理的注意事项

人生苦短,人命无常,一息不来,即成隔世,超升堕落与...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有什么差别

兜率天跟西方净土还是有差别。诸位你去读读《阿弥陀经...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