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大安法师  2023/04/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首先是赞叹这个菩提心——“诸善中王”。这句话大家要把握,对菩提心的殷重感一定要上来。为什么我们要发这个菩提心?我们修行要修一切善法,这个善法当中有世间的善法,比如五戒十善,五戒是人道的善法,十善业道是天道的善法。进一步修声闻的四圣谛,就是三十七道品,这是声闻道的善法。缘觉道的善法就是十二缘起。权教菩萨的,就是事相上的六度。

这些世间和出世间的善法当中,发大乘菩提心是一切善法当中之王,“之王”就是最胜第一,无与伦比。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真的有这个认知吗?在十法界里面唯有佛法界是王,最尊第一。我们现在发的心就是要成佛的心,度众生的心,这一念成佛度众生的心在所有九法界众生当中,它是无比的尊贵,最胜第一。

但是菩萨有初发心的菩萨,有久行菩萨道,功德甚深的菩萨,这里谈的还是针对初发心的菩萨来说。那么初发一念成佛度众生的心会不会也是“诸善中王”呢?仍然是。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七十八卷里面有一个公案故事,有时候我们也会讲,但是在这里我们会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六种神通的阿罗汉,徒弟就是一个小沙弥。有一天,这师徒俩要出外行脚。行脚,那当然这个沙弥是徒弟嘛,就背着衣钵囊走在后面,这个师父走在前面。

在走的过程当中,这个小沙弥就在后面思惟,我修行最后达到什么目标?最后他忽然发了一念,我要由大乘法来求证佛果。这一念发起来之后,他的师父是阿罗汉,有他心通,就马上知道他发了这一念。马上很恭敬地站着,把沙弥肩上的衣钵囊拿下来自己背着,请沙弥走在前面。这个沙弥开始也没注意,他以为是师父关心他,怕他背累了,他就走在前面。

走了一段路,他又在思惟:成佛的道路太遥远,很辛苦,我还是以声闻乘早一点得寂静涅槃吧,他又生起这一念,这就是退转。这一念出来,他的师父知道了,叫他“等等,等等”。就把这个衣钵囊又放在他肩上,让他走在后面去。

这个沙弥就说:师父,您今天怎么啦?您怎么一下让我走前,一下让我走后?他的师父就跟他说:为什么让你走前面?是由于你发了一念要修大乘法成佛的念头,这一念发起来那了不得,连辟支佛都要恭敬这样的大乘发心者。此心尊贵已经在师位了,连辟支佛都要恭敬,更何况我还是阿罗汉,所以要恭敬你,让你走在前面,我来给你背行李。忽然你又退心了,要以声闻道取偏真涅槃了,那你还没有上路呢,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你还得给我走在后面去,你得背行李。这个沙弥一听,发现就这一念的发心竟然这么重要,所以当下他下了很大的决心,安住在大乘法的发心上,不动摇。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虽然这个沙弥他还没有什么功德,烦恼也没有断,他能走在他师父的前面——种性不一样。这就类似一个人投胎到国王家作太子了,他是太子的种性,那就是宰相、百官都要对这个太子恭恭敬敬,虽然他还是个小孩子。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那个音声超过一切鸟,虽然它还没有出来。这一念的发心决定了他的种性。

这一念成佛度众生的心,这个念头惊心动魄。你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私自利的,都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损人利己的,忽然有一个人,一个菩萨发心要贡献自己,要无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那你说说这是什么心哪?这个心真的发起来那是惊天动地的,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是口头上发的。

所以谈这个“此菩提心”,就是前面经过你的选取,不是小心、不是伪心、不是偏心、不是邪心,是正、大、圆、真的心,那这个菩提心就是一切善法当中无与伦比的。那这样的菩提心不是小可因缘,必定有大的因缘才能发得起来。我们一定要认知,凡夫众生都是有俱生我执的,有身见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自私贪婪是他的人性里面的常态。那发菩提心恰好完全是超越这些,那是大的因缘。

这里谈因和缘,因主要是在自己这面来说,叫内因,就是我们生命里面有这个正因的菩提心;但还要有宿世的善根辅助,再加上有一个外缘,你能遇到善知识,遇到佛法,遇到能够把你汩没在烦恼分别里面的菩提种子能够撬动起来,能够唤醒的这种力量,你才能够发得起来,否则它是永远在那里冬眠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把「空」认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

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 安住一...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破除法执的相状

我们看看,讲到出世的圣人,佛陀也给他一些建议: 非明...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临终正念是往生的决定因素吗

问: 印祖多次提临终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尤其强...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百行孝为先...

不经中阴身,顷刻做菩萨

如果我们都没有接引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都是很昏迷...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

【佛教词典】等智

(术语)十智之一。知世俗事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五曰:...

【佛教词典】尼波罗国

【尼波罗国】 p0534 西域记七卷十九页云:尼波罗国,周...

做善事不忘念佛

有些人抱着一些疑惑,有的要求子,求健康的,也做了许...

二十三条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心

问: 至诚心是何标准?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至诚...

这一念清净心是何等的宝贵,何等的重要

第二个七明天过一天,后天晚上就圆满了。因为七打得顺...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证严法师:清静心创造清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

夫妻之间如何相处(佛经节录)

节录《善生经》(中阿含) 丈夫对待妻子的五个要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