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大安法师  2023/05/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你去忆这个。那这里讲这个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这个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

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道,曾经跟我们有过直接和间接的法缘关系,曾经跟我们结过缘。但结的这个缘,我们忘了。忘了,又透过一个信息,再启发你这种已经遗忘的跟阿弥陀佛结过缘的这么一个善根。

虽然忘了,它已经在我们的内心的原型里面它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一旦激活之后,就会忆。忆,就是我曾经熟悉的东西只是忘记了,那更深切地来说,我们的自性含藏着无量的性德,大涅槃的常乐我净都有,乃至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我们的心性当中完整具足,只是佛把这个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给它彰显出来了,给它表达出来了。所以透过忆佛——忆这个果地上已经成就的佛的功德,是要把我们正因佛性具有佛的功德给它激活,这才具有一种忆的内涵。忆就是我们本身具有的那种印象、图像、原型。

这个念,念佛。念佛就是作用在我们现前这一念心,上面是一个“今”字,今就是当下的心。当下的心,要系缘这个佛号或者佛所建构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你且去念。那这个念佛,一般它不是口字旁的唸,而是用你的心去念。你如果只是口念心不念,那不叫念佛。所以这个佛号一定要从心里出来,口里念出声音,再耳根把这声音又听到心里去,这才叫念佛,形成一种内循环。你的生命,全部的生命通过这个念贯注在这个佛号上,这就是全心即佛,全佛即心,心佛一如。所以下手处,不管众生的心多染污、多散乱,给它系缘之境就是忆佛念佛,把佛的境界作为我们所系缘之境。

那这样就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换。如果佛是一个真如自性的话,我们在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众生心是无明的心,修行就是长期熏习的过程,熏习的过程就是转依的过程,要转我们众生心为佛心。转烦恼依菩提,转生死依涅槃,转愚痴依智慧,要实现这样的转依。这都是在忆佛念佛的过程当中实现这样的一个熏习。这熏习,这就是功夫上说由熟变生,由生变熟,熟处变生,生处变熟。

熟处,就是我们现在众生心很熟的都是五欲六尘境界,举心动念都是想五欲六尘,不需要去作意就会想这些东西。但是众生心要去想佛的功德,要你去念佛,那开始要非常勉强的,一定要给自己定功课的,一定要去完成的,像小学生一样地监督自己的,因为佛号对我们很生疏。那要通过一个忆佛念佛的长期的熏习,慢慢地我们对五欲六尘、家亲眷属、恩恩怨怨、人我是非这些很熟的东西把它变生疏。然后把生疏的佛号、极乐世界庄严、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些生疏的变成熟。要有一个生和熟的一种置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国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

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师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西归直指》中有一个精妙深远的...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推荐】勤则不病,不勤则病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

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问: 请问法师,如何对佛法生起胜解心而不退转呢? 大...

吃素后身体消瘦,是否能吃点荤的

问: 弟子吃全素已经好几年了,但还是喜欢肉的味道,...

【推荐】往生净土不能存侥幸心理

大家要注意,不能看到《观经》中的下三品往生说,反正...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佛教词典】预修

又作逆修。欲于死后往生净土,趣入菩提之道,故在生前...

【佛教词典】无为相由九种相观

【无为相由九种相观】 p1089 瑜伽八十卷十页云:此由九...

为什么要多念观音地藏两位菩萨的圣号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水牛王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佛...

道宣律祖传记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只要沾了佛法边,将来一定成佛

一切众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内部极卑鄙、极低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