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净慧法师  2018/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学禅特别强调心的作用,心的力量。

佛教有一句经常讲的话: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都和我们的心有直接关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

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这几句经典的语言,对心的作用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解释。这几句经典的语言告诉我们,我们以清净的心来做人做事,所做的一定是善事;如果是以不善的心来做人做事,所做的就一定是恶事。所以清净心是善业的根本,不善心是恶业的根本。我们的心清净,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就清净;我们的心不清净,心里有种种污染,所面对的世界也就成为一个不干净不清净的世界。所以说在我佛法中,一切以心为主,一切无不由心而造。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里所说的“一切”,包括善业、不善业和非善非恶的无记业。人的起心动念分三种情况:一种叫善心,一种叫恶心,还有一种不可以说是善也不可以说是恶,佛教把它叫无记心。由于有此三种心态,我们所成就的事业,就有善业,有恶业,有非善非恶的无记业。所谓无记,就是无法界定它是善还是恶。比如说正常的饮食起居,无法界定它是善还是恶。我们正常的用餐,如果不是大鱼大肉挥霍无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像那样一种活动,就是一种无记的活动。肚子饿了要吃饭,瞌睡来了要睡觉,不能说它是一种好事,也不能说它是一种坏事,它只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其心态不能界定为善或恶,其作用也不能界定为善或恶。也就是说,所有没有特定目标的思想言行都属于无记。

所谓特定目标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自己想某一件好事,起心动念是善,然后按照善念去落实了,这种行为也是善。反之,如果起心动念对他人有损害,或者有意地想给某个人造成精神上、物质上、身体上的伤害,并且也在行为上落实了,这样的思想言行就属于恶。除了这两种情况,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没有对他人的精神、身体和物质造成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的那些心念和行为,就属于无记。生活当中,大概无记的情况占主要。修行,既要克服恶念,也要逐渐转变无记念,有意识地修善,然后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使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能与善法相应,这就是我经常强调的“善用其心”。善用其心,一是排除恶念,二是使无记的念头也转化成为善念,也就是要用善心、善念来占据整个思想空间。这是修行的根本要领。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在一天之中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我想大家会得出一个结论:善念有,不多;恶念应该更少,只是那种不能界定其善恶性质的无记的念头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怎样使无记的念头变成善念,是我们修行的重要课题。

为了便于鉴别三业的善、恶、无记三性,我根据佛法的义理,结合现代的语言环境,做一个简单介绍。佛教所说的善,首先是建立在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物质财富不受损失的前提之下。如果起心动念和语言行为有损于自他身心与物质利益,肯定是恶;与此相反就是善。

善有三种:现善、后善和究竟善。现善可以理解为眼前利益,后善可以理解为长远利益,究竟善可以理解为根本利益。佛教所说的眼前利益,是指今生今世;所说的长远利益,指来生来世,乃至尽未来际;所说的根本利益(究竟善),是指解脱成佛。生死的解脱既是学佛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根本的利益。佛教讲的善包括这三善:现善、后善、究竟善,即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符合三善的思想言行,就是善法,反之就是恶法。我们这样来理解佛教讲的善与恶,就比较具体,也便于把握和操作。

具体讲到现善,尽管只讲今生今世,也很复杂。怎么来理解今生今世呢?要知道今生今世不是指的明天或者后天,而是指当下。一切都是从当下一念做起,把握现善如此,把握后善和究竟善也是如此,都必须从当下一念做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当下一念,你就三善具足;如果把握得不好,眼前利益受到损失,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同样会受到损失。所以说一念善,念念善; 一念恶,念念恶。可见如何把握起心动念,至关重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所讲的心清净,世界就清净,心杂秽,世界就不清净,世界也杂秽,这个“世界”怎么来理解?这里所说的“世界”,主要是讲 “世界观”。一切的哲学问题、宗教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所谓的“世界观”。所谓的心清净,就是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三善的世界观,有一个正确的、符合三善的观察认识世界的观点、立场、方法。有什么样的立场就有什么样的观点,有什么样的观点就有什么样的方法。心地如何,拥有的世界就如何。

佛教告诉我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一朵花就是我们这个生命,这一片叶子就是我们这个生命。我们的生命表面上看,只是个体的,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实质上,我们的个体生命就是整个世界,我们的个体生命与佛一样地尊贵庄严。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佛。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诸佛众生,同一法身”,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种境界固然需要去体会,但是只要稍微反思一下,我们就能深深认识到,我们的心念,既是这个世界,也是十方诸佛。所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没有离开我们这个方寸之心。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念,我们的内心世界就是什么样的状况。

佛教讲“一心具足十法界”,也是讲这个道理。一念是佛心,内心世界就是佛的世界;一念是修罗心,就自己搞世界大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就想到某某人对我有意见,我也对某某人有意见,自己在内心里就打起仗来。“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许多人身体有病,心理有病,甚至进入到幻视、幻觉、幻听的世界,都是心念没有得到正常调整所导致的消极结果。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除了佛以外,所有的人都是有病的人,所有的人都是有问题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没有病,我们就不会有烦恼,我们有烦恼,就说明我们有病。没有病,大家就不会来学禅,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既是一个身体有病的人,更是一个精神有病的人,所以我要不断地学禅,学习佛法,不断地修行。每个人都要用这种自我剖析的精神来看待自己,看到自己有病了,才会想办法来医治自己的病,要医治自己的病,就一定要吃药。佛教的药很多,因为众生的病很多。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八万四千种烦恼就是八万四千种病,佛的法门也有八万四千。也就是说,佛根据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病开了八万四千个药方,我们就是要对症下药,按病吃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医治自己的烦恼疾病。

学禅的人,往往一种病还没有治好,另外一种病又产生了。有不少学禅的人,片面追求神异现象,总希望得到一点特异效应,获得一点特异经验,不是想方设法来净化身口意三业,而是企图在神异莫测的状况下来改变命运。修行的最终目的,的确是要彻底改变生命的状况,但是生命状况彻底改变,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它不在于刻意地安排与追求,而是要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能在自己的思想言行上下功夫,效果不求自得。佛教明明告诉我们,有求皆苦,世间也讲做一切事情,要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耕耘做到家了,收获是自自然然的事情,不求自得。我们对于灵异的追求,往往会增加很多烦恼。因为灵异不是求得到的,而是在修行过程中,通过主要目标的达到而产生的副产品。

比如说我们想回家,只要回到了家里,一切都具足了。回家是整体目标,是全部,回到家了,达到的目标是全部,是整体,片面地追求灵异,得到的是部分的东西,不是整体的东西,即使得到了,对于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没有帮助,反而有害。有一些同修,由于在修行上片面追求灵异,最后弄得身心疲惫,身心崩溃,甚至导致种种的毛病缠身,没有断烦恼,又增加了烦恼。

修行,是一个长期训练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既然“我佛法中以心为主”,“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由此可见,如何管理好心念,是一个根本问题。佛教中讲的一切法门,无非就是要我们管理好心念,这种管理不是想管理就管理,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对于心念的管理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事情,不是在一天当中某几个小时做什么,某几个小时又做别的什么。修行没有八小时以外,修行是二十四小时,修行没有上班下班,没有退休与待业,修行要经常化,要生活化,修行与生活,应该没有距离。

美国进驻伊拉克时,各种信息都及时报道前线的情况。那时候在新闻上形容报道的及时,用了个非常形象的词“零距离”,说我们每个人和前线是零距离,没有距离。我看了这个词很受启发。修行,就是要让修行与生活心心念念保持零距离,没有距离,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禅生活”。

如果修行与生活成为零距离了,那就完全是修行人的境界,从而达到正等正觉,菩萨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道与生活零距离,菩萨道与生活成为一体。我们每个人可以反思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够用这样一种修行与生活打成一片的要求,达到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生活中自觉觉他、行菩萨道的境界。

台湾的李耕云先生提倡安详禅,安详禅的要求是“秒秒安详”,每秒钟都是安详的。这个境界也很高。能够秒秒安详,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安详当中,每时每刻都没有空过的时候,每时每刻都能正念现前、善念现前。能够秒秒安详,内心世界就清净,我们就有一个清净的心态来处理外在世界的问题,也就能够使外在世界逐步地变得清净;人人都能如此,我们整个的娑婆世界就会变成人间净土。所以学禅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到禅修和生活保持零距离。修行与生活没有距离了,生活就能秒秒安详。

管理好我们的心学禅,从管理此心开始。管理此心怎么样下手?离不开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体会乱动,我们的口会乱说,我们的心会乱想。所谓胡作非为,讲的是我们的身体,胡言乱语,讲的是我们的口,胡思乱想,讲的是我们的心。中国的语言非常丰富,这三句话就把我们染污的身口意三业描绘得淋漓尽致。怎么管理呢?身不要胡作非为,口不要胡言乱语,心不要胡思乱想。这三不,就是管理此心最实在最直接的下手功夫。

管理好我们的心,管理好身口意三业,就是要行十善止十恶。有人可能会说:我以为你会有什么深奥的道理说出来,说来说去还是很浅!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最浅的地方就是最深奥的地方,最深奥的地方必须是由浅入深。从另一方面讲,深与浅都在同一个点上,就看你怎么样用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一切诸佛之法,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是诸佛教”,这三句话是一切诸佛共同的教诫,所以叫做“七佛通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也就是止十恶修十善。这十条教诫,可深可浅。从浅的方面来说,它是人天胜因,从深的方面来说,它是成佛作祖的起点,也是成佛作祖的终点,它是发菩提心的基础,也是发菩提心的内容。你只能从浅的方面理解,只是因为认识上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十善或者十恶,佛教有一个常用的说法,叫做“身三、口四、意三”。身三,从行为方面,在十善十恶上面有三条,就是杀盗淫;行杀盗淫就是行为上的三种恶,不杀不盗不淫就是行为上的三种善。

在语言方面,导致我们身心陷入到负面状态,甚至于在立身处世上,由于语言的不正当,会造成很糟糕的人际关系,恶名流布。口四就是语言方面的四项内容。从恶的方面来说,就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两舌就是“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挑拨是非。对着张三说李四不好,对着王五说赵六不好,一个舌头有两种作用,所以叫两舌。恶口就是骂人。寺院里也偶尔听到有人讲脏话;走到社会上,走到街上,走到农村,耳边听到的声音,脏话特别多,这是恶口。妄言就是说谎话。绮语就是低级趣味的话,言不及义的话。两舌、恶口、妄言、绮语,那是语言上的四种恶,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就是语言上的四种善。以诚实的语言代替妄语,以慈善的语言代替恶口,以庄重的语言代替绮语,以公正的语言代替两舌,就是善法。

思想方面也有三条:贪嗔痴,对好的环境起贪心,对不好的环境起嗔心,对不好不坏的环境起痴心,就是思想上的三种恶。反之,对好的环境不过分贪求,对不好的环境也不讨厌,不起嗔心,对不好不坏的环境能够正确认识,不起痴心,那就是思想上的三种善。

整个十条,顺生死而下,就是十恶;逆生死而上,就是十善。顺生死而下,下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逆生死而上,上到三善道,三善道就是天、人、阿修罗。以此为基础,再逆生死之流而上,可以进到四圣。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不管是三善道还是四圣道,都是以十善为基础。管理我们的心,管理身口意三业,就要从这十个方面做起。这十个方面,就在起心动念之间,在开言吐语之间,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要止十恶、修十善,从身业来讲,要观照举手投足是在做什么。从口业来讲,要观照开言吐语是在说什么。从意业来讲,看起心动念之间是在想什么。举手投足、开口吐语、起心动念,都是当下的。所以要管理好我们的心,管理我们的三业,必须从当下做起,不从当下做起,一切都会落空。

人生的修养,不是一件神秘的事,不是一件遥远的事。人生的修养很实在,人生的修养很现实。我们以这样的标准,反思一下自己的心心念念,看看我们的修养功夫如何?举手投足之间,我们是否能观照得到?开口吐语之间,我们是否有觉知?起心动念之间,我们是否知道每一个心念落在何处?是落在善法上,还是落在恶法上,还是落在无记上?这样地来反观内照,修行的功夫就很容易进步,也完全可以操作。往往讲得很玄,操作起来很困难。如果从身口意三业,然后联系到止十恶修十善,这样地管理自己,这样地修行,操作起来现现成成。所以修行不要求玄,在平常日用中,最容易把握,也最不容易把握。之所以有难易之别,就看我们对此事有没有决心,有没有信心,想不想修行,想不想管理好自己,这件事就这么简单。

要想心心念念管好自己,也有一些方法,让我们的心有所依托,有所寄托,而且办法很多,我们每个学禅的人也都在用这些办法。但是往往在用这些办法的时候,我们使这些方法与实际的生活脱节了,有了距离。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办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念,不明白要达到什么目的,就会使念阿弥陀佛与日常生活脱节。念阿弥陀佛怎么样成为往生的资粮呢?那一定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念阿弥陀佛,实现止恶修善的目的,然后才能成就往生的资粮。但是我们念佛的时候,往往没有结合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来念阿弥陀佛,念佛归念佛,妄想归妄想,“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达不到“念佛、念心、心念佛”的效果。念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每一声佛号从自心流出,然后又回归到自心,这样不但能够达到三业清净的目的,而且能够很快地清除妄念,明心见性,开发智慧。如果不能够从自心出发,回归自心,失去了观照,念佛的作用就很小。

修行最容易出现的偏差,就是只求有功德,不求明心见性。从佛法来讲,开悟是学佛最根本的要求。如果这个要求都不能达到,更高的要求就无从谈起。开悟,大乘也好,小乘也好,都叫做见道。见到什么道昵?见到自己要走的那条路,所以叫见道。懂得修行的法门,是见道的第一个意思。道为能通,通到涅槃彼岸。见道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见到了真理。真理是什么呢?真理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见道就是见法,见法就是见真理,见到了真理就是见到了佛。这是见道的第二个意思。见道的第三个意思,就是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具备了再往更高要求更高境界迈进的基础。所以说见道简单地说,就是见到了修行的必由之路,见到了真理,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见道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见道难不难呢?佛陀在世的时候,许多弟子因为看见佛的形相,见道了;有的听到佛说苦集灭道,他也见道了;有的见到佛行住坐卧的威仪,他也能见道。因为佛陀在世的时候,能够见到佛的人,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见道很容易。见道是在一刹那间,是一个很短暂的飞跃,不是一个过程。见道以后的修道,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见道没有完成管理此心的任务,只是知道怎么样管理此心,要真正管理好此心,要在修道的过程中完成。从小乘的修行来说,见道是初果,修道是二果和三果,四果阿罗汉才是无学道。也就是说,见道只有一个阶段,修道有两个到三个阶段。从大乘来说,要求更严格,见道是初地,修道是初地到八地。

管理此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关键是要知道怎样管理此心。要知道怎样管理此心,必须要开悟;不开悟,说能够管理此心,那是不现实的话。我这样一说,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对修行完全失去信心:哎呀,老天爷!我哪一天能够开悟?我开不了悟,所做的一切不都白瞎了吗?也不要着急,渐修可以顿悟。我们先渐修,然后可以顿悟。当然也有先顿悟再渐修的。渐修顿悟,悟后真修;顿悟渐修,也是悟后真修。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开悟做准备,包括念阿弥陀佛的人在内。开悟是学禅的最低要求,也是一个普遍要求。学禅的人要建立起对开悟的信心和志向,修行才真正地有目标。管理此心也是要达到开悟,开悟以后再来管理此心就更加有效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禅师与禅诗》

训导主任、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到...

在家修行的基本要求

五个禅七马上就要结束了,就在禅七结束之际,老天爷连...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

理想的美容方法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称为悉达多太子,出...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让心灵创造幸福

第一,知道如何面对逆境。 逆境带来的痛苦包括两方面,...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哪些钱财是不可以赚的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些行为又属于取财的非道呢...

净慧法师: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

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六自口诀

大和尚让我今天跟各位法师讲几句话,实在不敢当。不过...

【佛教词典】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p1148 瑜伽二十二卷三页云:云何...

【佛教词典】最后

(杂语)谓人之死时。如最后之念佛,最后之教诲等。...

【推荐】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问: 请问师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师答: 在...

一个人开始内观时,他就是在开显宝藏

中道又分为二: 一者、但中 ─ 唯有理性,不具诸法。见...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圣严法师: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以佛教的立场而言,「解脱乐」才是究竟的快乐,而追求...

吕洞宾成道前的十次考试

一,洞宾自外远归,忽见家人皆病死,洞宾心无悔恨,但...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

锵锵三人行之肉食还是素食

吃鱼比吃肉安全吗? 窦文涛: 《锵锵三人行》,广美,...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

念佛是念六字还是四字,怎样计数方便

问: 念佛是念六字佛号还是四字佛号,怎样计数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