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救护众生之道

济群法师  2012/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苗,才能开花结果。所以经云“大悲为上首”、“大悲为根本”、“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馀善生。”在世间上,父为资形之始,有教诫养育之功,大悲心能滋养善德,所以说“大悲心为父”。《华严经》中举出菩萨生起大悲的十种缘由,分别为:1、观众生之所依怙、2、观众生根性不调顺、3、观众生缺乏善根、4、观众生是夜昏眠、5、观众生行诸不善法、6、观众生为欲所缚、7、观众生沈没于生死海中、8、观众生是婴疾苦、9、观众生不欲行善法、10、观众生失诸佛法,值得我们深思效法。

二、菩提心为母

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念。发心行善,若为求人天福报,福尽仍会堕落,即使一时受胜妙乐,总在轮回之中;若为求自了生死,一旦结断根败,永不复利,即使听闻佛法,也无法兴发无上道意,所以,《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什么是菩提心呢?简而言之,菩提心以中道实相为体,以四弘誓愿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用。菩提心有如母亲一般,孕育我们的慧命,所以说“菩提心为母”。

三、善法为知识

知识是朋友的异称。善法指顺理益世之法,佛法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世间至善之法,例如:了解四圣谛、三法印能洞彻世间实相,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勤行三十七道品能深入佛慧……,凡此像善友一样,指引我们如法修持,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说:“善法为知识。”

四、能救护众生

从缘起性而言,无始劫来,众生共生于世,彼此之间息息相关,所以利他等同自利;从平等性来说,一切众生法性一如,都能成佛,因此,大乘菩萨道最终的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皆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经云:“佛法在众生中求。”我们惟有抱持无量的大悲心,发起崇高的菩提心,广行善法,才能救护众生,成就无上佛道。

在世俗上,父母养育我们的色身,善友助成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地,在佛道上,我们以大悲心和菩提心长养慧命,大悲心和菩提心就如同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以善法来增上我们的道业,善法就好比我们的菩提法侣;我们以弘法为已任,弘法是我们的家务;我们以利生为抱负,利生是我们的事业。所以学佛不须离世避俗,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佛法,世间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世间诸事,尚有因像,况无上佛法...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谁动了我的这潭水

今天这个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物质条件日益改善...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如何使用财富

《中国商人》杂志: 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创造财富...

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

济群法师:自我的回归

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

【佛教词典】行佛

又称行佛威仪。谓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

【佛教词典】四劫

于佛教之宇宙观中,一个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又转...

「六大根本烦恼」是众生轮回之根本

烦恼浊,天台宗称之为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以贪嗔痴...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坏

问: 师父,你好,能不能给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坏啊?...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在家居士如何充实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针对在家居士,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挫折与收获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

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佛法所说的「空」应怎样理解

问: 佛法所说的空,具体应该怎样理解呢? 大安法师答...

孝顺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

让爱生爱--婆媳关系

在一个村庄里,一位年轻的村妇和她的婆婆关系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