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态度

2012/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的时候,别人对我们莫名其妙地热情,有的时候又无端地冷漠;有的时候,我们与别人打招呼,而对方却视而不见;有时候,我们与别人交谈,对方好像心不在焉,忽冷忽热…也许这些都没有理由,只是一种偶然,也许是我们过于敏感了,所以我们不必太在意,要用一颗平常的心对待。

别人对我们微笑,我们也报以微笑就可以了,不必去想微笑后面的动机和含义。同样,别人对我们视而不见,冷面相向时,我们也大可不必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自己折磨自己。也许别人本是无心的,或他本人正陷入苦闷之中,只因我们过于多心,才是别人的态度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遇到麻烦的事、生活不太如意、情绪不好,别人在与我们打招呼、交谈时,也会这样的,换位想想,也就没有什么了。

不必把时光用作无谓的思虑。一千个人也许会用一千种不同的神情面对我们,难道我们要一一去作注脚吗?不管我们做的是错与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各种各样的议论。如果我们纠缠其中,不但要遭受烦恼,而且什么事也无法去做。

假如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忘掉它就是了。“做不求回报的善事,自会有美丽的结局”;假如我们做了一件错事,只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了。任何事都可以化解,有什么可以耿耿于怀的呢?假如我们在无谓的琐事上少用些心思,少花点精力,一心一意地投入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会活得更加的轻松,更加的惬意。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的话虽然有些浪漫,有些理想,却也不无现实的启示。正因为海洋的宽阔,才会有海纳百川;正因为天空宽阔,才会有繁星闪烁。如果我们以宽阔的胸怀面对人生,面对他人,也一定会少去许多的烦恼、苦闷、忧虑;多一些平静、快乐、温馨。

超越了应该超越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解脱。只要我们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大可不必事事在意。不要因别人的眼光而心神不宁,不要因别人的语气而不知所措,不要因别人的态度而六神无主。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乃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智慧,人生修养,人生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

为人处事要讲究方法

佛陀说法,讲究应机,提倡随机施教。 比如,对小孩,...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

教你从四点看清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时的抉择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会扯下伪装。这...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出家忧道不忧贫

出家剃度而修行,宗旨在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佛教词典】拘兰荼

(植物)一作俱兰吒。译曰红色华。见玄应音义一。...

【佛教词典】一切法界决定智印

(术语)毗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为使众...

遇到逆缘要如何应对

我们刚开始初发心学佛时信心都很大,非常精进。时间久...

佛教寺院弘法利生的功能

从寺院弘法利生的重大作用看,至少具备如下六个方面的...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

相信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谗害和诬谤,不可嗔怨,不必计较。应...

在坎坷路上走,才能磨练心志

寺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就在这里出家,是寺里的众僧把...

不孝父母,学佛一切皆无意义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

只有求生西方最为可靠

印祖云: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

杀蛇人的悲剧

印光大师在《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