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眼看战争

心律法师  2012/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割肉饲鹰”、“舍身喂虎”,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动物的生命,从而平息争斗,并以此教化人们。

但当这种因生存引发的争斗演变成今日世界上的各种战火的时候,佛家又是怎么看待战争的呢?佛家的观念对当今世界和平有何借鉴的意义呢?

佛家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争取,是人心贪、嗔、痴的社会表现。

世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化解矛盾,调和争端。比如在自己的部族即将被侵犯的时候,佛祖曾为了解救,多次以各种行为和语言劝解对方; 我们也可以通过大众的努力来劝解和感化矛盾的双方。

如争端无法避免,则应以各种力量争取缩小伤害普通人民,比如佛经中就有释迦部族的王为了人民少受伤害而与敌人谈条件的记载。文学作品中也曾记载了很多佛门人士曾在战争中给无家可归者提供安身之所,帮助他们躲避敌人的追捕等等。

佛门以“杀生”为戒,但佛门却无法独立于战争之外。远的不说,近代历史上的中国,佛门就曾久经战火的洗礼。

在1894年至1945年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日本给中华民族制造了数不清的灾难,特别是自“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四处践踏,烧杀淫掠,生灵涂炭,劫波横流,避修在林泉伽蓝精舍的缁素四众亦难得清净。侵华日寇还肆意践踏佛教圣地,亵渎三宝,劫掠文物,焚毁寺庙,使中华神州之大,再也安放不下一袭参禅的蒲团。

面对在日寇炮火、屠刀下众生惨烈、三宝遭劫的旷古厄难,中土佛门无法静隐在山林古刹中一心念佛,他们纷纷含悲起坐,走出山门,持法怒吼,挺仗征尘,救世护法,回真向俗,擘划红尘,积极投入到抗日的爱国洪流之中。

万事有因,有缘,没有无缘无故的争端,在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审情度势,如法行为,不逾规矩,上下一心,社会安定,勿造自孽;有种种方便智慧折服对手,种种强大力量使对手不得轻视。

这样的国家才是强盛而不可侵犯,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而传布正信,人人都行善业,建立人间净土,才能最终消除人的动-乱。

当自己的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是正常的、稳定的,面对侵略时才有必胜的把握。这个时候,为了保护人民生活的平安,社会的稳定,如法行事的管理者才可以进行战斗。此时的杀生罪业是轻微的。

“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设是方便入阵斗战。尔时虽复杀害众生。而彼王得轻微少罪。非决定受忏悔能灭。何以故。彼法行王。为欲入战。先生三种慈悲心故。虽作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大王当知。彼法行王。为令众生。为护沙门护沙门法。为护妻子族姓知识。能舍自身及资生物。作如是业。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无量福。大王当知。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敕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鸯掘摩罗:从杀人魔到佛陀弟子

鸯掘摩罗闭关洞 在佛陀时代,印度境内的憍萨罗国,发...

如何让父母吃素不杀生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

简单生活中的幸福

凡是读过弘一大师传记的人,都不会忘记他是以怎样珍惜...

小食物,大功效——素食的药用价值

糙米含有维生素B1和其它B族维生素,能治脚气病、减肥;...

【佛教词典】破戒比丘受持戒者礼拜得八轻法

亦名:八轻法 资持记释云:“宝梁中,八轻者,由无渐耻...

【佛教词典】赖耶缘起

(术语)法相宗之缘起论也。四种缘起之一。...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