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本性法师  2012/12/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只有在思想的活动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个思想中人也是一个欲望中人和恐惧中人,因为思想带来欲望,欲望带来恐惧。思想的行动就是欲望的行动,就是恐惧的行动。一个思想中人是无法识别单纯的行动与欲望的行动的,因为思想早已把这两者混同起来。

举例来说,当我们为一个重要考试复习功课时,复习功课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行动,如果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想着考试通过了会如何如何,考试失败了又会如何如何时,我们就给这个单纯的行动加上了欲望,以及由欲望而来的恐惧。我们正在做一项工作,工作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行动,如果我们在做的同时想着做好了领导会不会赏识自己,同事会不会赞美自己;做坏了自己的声誉和前途会不会受到影响等,我们就给这个工作加上了欲望,这个工作也就由一个单纯的行动变成了一个欲望的行动和一个恐惧的行动。

当我们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时,分享交流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行动,而一旦我们想着如何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看法,或是如何去反驳他人的看法时,我们就给这个单纯的行动加上了欲望,当这个欲望无法实现时,我们就会有受伤害的感觉。如果我们是做销售工作的,那么联系客户就是我们要做的一项工作。如果我们在推销过程中总想着业绩压力、领导赏识、升职加薪等等,那么我们就会在联系客户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施加心理,也就是要求对方接受自己的欲望,这个欲望不仅不会让客户更容易地接受我们,相反会让他们远离我们。

欲望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行动,如喝水这样的小事都会被我们加上欲望。我们喝水时,可能会想着多喝水会有益于健康,多喝水不会生病,喝水少会上火等等,这些无意识下的念头都是欲望。我们常会把行动等同于欲望,是因为我们无法识别单纯的行动与欲望的行动,无法将欲望从行动上剥离开来。

要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还无法识别单纯的行动与欲望的行动时,任何关于当下的想法都可能会变成对心灵成长的欲望,而使心灵成长变成欲望和恐惧的行动。然而,当下并不是神秘不可及的,当我们学习觉察自己的每一个行为以及加在行为上的每一个欲望时,当我们学习单纯地做事情、单纯地生活时,我们会透过觉察和单纯体验到内心的安详与宁静,这个安详与宁静,就是我们本来如是却早已忘却了的当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本性法师文章列表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

你平常起什么念头,临终就起什么念头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我们每天都在想什么

一个人身体上最宝贵的,就是大脑。大脑会为我们每天思...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

有没有浅一点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问: 师父能不能讲浅一点又能速快得成就的开示? 常福...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破障篇)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一...

【佛教词典】压沙油

谓用力压榨沙土而沙中终不出油,比喻事物之不可得。北...

【佛教词典】十受生藏

受生,意为生于如来家;藏,意为含藏所修所证之理。菩...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阿修罗的十种原因

阿修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端或容貌丑陋...

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要轻易去伤害任何人

【淡然安静守护慈悲】 别期望所有人都能懂你,那是不可...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出家人的舍戒与还俗

在我国佛教史上,虽有好几位人物,由僧尼还俗:例如:...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

秋季养生该注意什么

秋季我们应该注意养生,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好保养的人...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