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2014/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自净其意’出自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过去七佛对佛弟子的共通教诫,也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总纲,意思是说:透过持守戒律,广修善法,净化心念,而使身口意三业清净。

其中‘自净其意’是佛法修行的核心,然而要达到心念的清净并不是一蹴可几,所以佛陀为我们开演了次第法门,首先便是‘诸恶莫作’严守戒律,从身口二业来规范自己,比如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身业清净,心当中恶念慢慢减少,善念就比较容易增长,如此便能广行利益众生之事,如不伤生害命,长养慈悲;而不妄取财物,就能廉洁好施。所以能够做到‘诸恶莫作’,自然就能‘众善奉行’,这便是我们修行提升的一个方向。

然而在‘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实践中,心中难免有种种邪恶心念需要调伏,此时就必须在‘自我观照’及‘反省检讨’处下工夫,去除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等烦恼,这也正是‘自净其意’最重要的内涵。此时,一方面要多听闻佛法,增长智慧,一方面也要藉由加行的工夫,如念佛、持咒、禅修,以加强定力,帮助自己调伏自心。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虽是各别的,其实也是相通的,身口二业清净了,意业也就跟着清净,而意业的清净,也需落实在身口二业上。

其实所有佛法中的百千法门,无非不为‘自净其意’而施设,修行不是向外求,而是从‘诸恶莫作’的自律中,使行为举止端正、清白,在‘众善奉行’的实践中使心意柔软良善,在‘自净其意’的反省内观下,歇下妄心,不断地净化、升华,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佛像一定要请法师开光吗

问: 请法师开示一下,如果买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请法师...

【推荐】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

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得去妄念? ...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

你心中在动,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动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佛教词典】作观

谓僧侣临斋食时,念五观之偈。五观偈,即僧侣于进食前...

【佛教词典】五种有

【五种有】 p0256 大毗婆沙论九卷六页云:有说五种。一...

杀青蛙得蛙眼报—现实中的因果报应

09年佛欢喜日前夕,云门佛学院界定法师一行在湖南益阳...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信能致富

过去好几劫前,有一位全国首富的大长者,一生乐善好施...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推荐】以杀生为业的因果报应实例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征服自己的悲观情绪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大安法师:念佛机在什么时候放呢

现在制造了很多念佛机,是好事,也是坏事,何以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