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2014/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分不开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喝好。很少人知道其中的过患,我通过学习《瑜伽师地论》才有所了解,来与大家分享。

在餐桌上面对一盘盘精美的菜肴美食,定会经不住诱惑,流下口水,想大饱口福。可知道这种情景不会太久,食物入口经过牙齿咀嚼后进入胃里,开始逐渐变化。又吃到胃里的食物把它吐出来,放在眼前定会顿时升起厌恶之心。只不过是变了一个样,本质没变化,我们的心境就不同了,可见我们是被假象迷惑的。

再者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一部分滋养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组织,另一部分排出体外,人人不喜,见了躲到远远地,一开始受用饮食的欢乐相不复存在。俗话讲:“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饮食会带来干廨、湿廨、庎癞、上气、亁销等许多疾病。平常吃多了肚子胀,吃少了会饿。不是吃多就是少,往往见精美食物贪心生,不如意的生嗔恨心。

再者我们为了生活,追求财富饮食,会从事种种职业。会经受饥寒酷热的逼恼,种种不自在,不开心。即使得到了把它积攒起来,多了会想各种办法来保护,防止失去它,时刻担心害怕。另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国王,水,火,盗贼,不孝子五家所共有,随时会破坏失去。

再者人的贪心无止境,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想方设法去追求。从而会造种种恶业,也会引起父母兄弟朋友之间争斗,命终生悔,堕不如意处。

总之,饮食有诸多过患,我们修道人要明白,生厌离心。佛经云:“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把人引往恶趣的娱乐外道

现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组织者、引领者,实际是带领大...

忙得好快乐,累得很欢喜

我常勉励人︰「忙、忙、忙,忙得好快乐;累、累、累,...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最富的时候

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

为什么说佛教徒是快乐者

《联合早报》03年转载了路透社的消息说,佛教徒脑部扫...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一个卖水产老板的忏悔

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罪...

【佛教词典】内寺

(杂名)谓大内之道场也。内道场起于后魏。而得名在乎...

【佛教词典】秘密灌顶

其义有二:(一)广义言之,为密教所行灌顶之总称。灌顶...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

【推荐】清明节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

梦参老和尚:坚定信念

我在纽约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