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  2015/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帮助人、救助人,这就是布施。在佛法的六波罗蜜当中,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自己的钱财、智慧、精神……等;依种类来分,大致可分成三类: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都有功德。

行布施时,应该要以慈悲心、恭敬心、平等心来做这件事情,才会有意义、有价值,而且未来的果报也是无穷尽的。《地藏经》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现在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打知名度,让大众知道他在做善事,为求受到大众的肯定而布施,这样子就是有条件的布施,不是清净的布施。虽然是布施了钱财,也可以得到一些福报,但并非真正的发心,得不到无量的福报。

在经典中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大哥个性好吃懒做、处处计较,甚至一毛不拔,悭贪不舍;弟弟却是很勤奋、很努力,喜欢广结善缘,所谓结善缘也就是布施,因为无论布施钱财、智慧,乃至于布施一个微笑,都有福报。

这两兄弟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有一天遇到天灾地变,两人都往生了,一起到阎王殿报到,阎王对他们说:‘你们两兄弟的个性虽然不一样,但在世的时候,也不是大奸大恶,所以都可以再转世为人,现在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第一个去处是接受人家的供养、布施;另一是专门赚钱修善,来救济人家、行布施。经过调查,这两个去处分别是:姓赵的人家,这是专门布施的,以及姓谢的人家,这是专门接受布施的,你们的意愿为何?’

结果,哥哥真的转世到谢家去,因为家贫如洗,变成了乞丐,接受人家的布施、救济,但一生受苦无穷;而弟弟投胎到赵家,赵家有很多的财富,常将这些财富拿去修善、布施,结果因为勤修布施,不但得好名誉,而且广结善缘,福报愈来愈大。所以,我们都知道‘舍得’‘舍得’,因为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藉由这个公案,我们了解布施才是一种福报。佛经上讲,要惜福、修福,修福就是要布施,没有布施就没有福报。在现今这个社会,我们行布施要基于慈悲心去做,不要存着想得到好名誉的念头,无所求的布施,社会才能够祥和,我们自己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功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车里的佛像要如何摆法

问: 我在龙华寺请了一尊阿弥陀佛,当时我问寺院里的...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

发愿要发实事求是的愿

问: 请问我发愿,工资除了家人简单的生活之外,全部拿...

每天我们可能都跟佛陀擦肩而过

我很喜欢提一个故事,一个我们在印度朝圣的时候所发生...

帝释天恭敬供养大迦叶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如何「境随心转」

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最珍贵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医的路上,曾经遇到一位患者菩萨,他虽然是一位...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

怎样持名念佛

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

【佛教词典】所观无法

【所观无法】 p0740   瑜伽十六卷五页云:何等名为所...

【佛教词典】降魔经

(经名)有魔入目连腹中,目连唤出,说往昔之因缘,魔...

须菩提观空息病缘

过去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时,有五百位大比丘随佛一同住...

佛教不同于天神地祗

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最深的,莫过于迷信二字。大多数受...

蕅益大师的六信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看尽人间兴废,不曾富贵不曾穷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三草二木喻

佛陀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无二。正觉法雨普润众生,...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从脸上的颜色看自己的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念佛一法,有事念与理念

念佛一法,有事念、理念。 何谓事念?以能念之心,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