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觉醒法师  2016/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空闲时间去静心端坐读诵经典,或势不能为,或力不暇及,而念佛法门以其方便易行的方法,特别适应现今时代众生的根机, “任凭上中下根,皆有利益,皆无弊病”。莲池大师把念佛的修持方法归纳为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其中持名念佛经过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践,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法门。

以为念佛就是手拿珠子嘴上念叨,那就狭隘了。近代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的《示念佛方法》有云:“当摄心切念……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此方法念佛,心地中不存纤毫微细杂念,能使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亦有望蒙佛接引求生西方。

一句阿弥陀佛人人会念,随时随地都可以念,如法致诚念佛者以佛为境界,必发悲智愿行,正是《观无量寿经》所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体现。而忙碌的人修行,更应该多念佛,真信实行,常恒如是,与佛相应,于此世时自己受益,身边人亦能因其获得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一) 放下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

往生者病重时与命终之后助念有何区别

问: 请问助念的问题,往生者病重期间与命终之后助念...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老鼠也能往生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念佛人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最殊胜的法

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佛教词典】月忌

又作祥月。指于死者每月之忌日,请僧诵经供养。乃每月...

【佛教词典】大收教

指法华经。与涅槃经之“捃拾教”相对。天台宗谓,佛宣...

有良好的心态才有幸福

幸福的根本是什么?就在于良好的心态。因为外在的一切...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

念佛人还需要做还寿生、破血湖吗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

娑婆世界道难成

【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