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的十种心

2017/06/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随念心」。这是时时刻刻都能生得起念佛的念头。要怎样才能生得起来?念熟了就生起来了,常念就会生起来。念得不够熟,常常会忘掉,念熟了就会生起来。初学的同学听经是必要的,为什么?我们对这个信的程度不够,原因就是我们对于极乐世界了解得不够。

对极乐世界、对我们娑婆世界、对十方世界了解得愈清楚,你的信心才是真诚、恳切。了解透彻了,我们发愿求生一点疑惑都没有,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才会认真去真干。所以听经的目的在哪里?断疑生信,第一个目标。更进一步的,破迷开悟,这是对于念佛有相当基础的人,他清净心、平等心已经现前,他多听经会开悟。

过去听得多、看得多,半信半疑,所以没有显著的效果。但是阿赖耶里头有这些种子,一旦真听明白了,它马上就起作用。为什么?对于过去所听的这些业习种子不怀疑了,不怀疑就生智慧。

这里头有句话说得很好,「虽观如来相好,不生爱着之心」。如来,我们塑造的佛像,依照《造像度量经》的标准,把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造出来,世间人所称为这是贵相、福相,没有留恋,没有染着的心。对于佛尚且如此,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当然不生爱着之心。

「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无念是失念的时候,心里头没有其它的念头,这个时候要生起念佛的心,常常想到佛,常常不离开佛。所以念佛人手上拿一串念珠,挂一串念珠,这念珠的作用在哪里?提醒自己念佛,是这个意思。

《念佛十种心》:

一、无损害心。念佛之人,于诸众生,常起大慈之心,不加损害,令得快乐,是名无损害心。

二、无逼恼心。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哀伤,令得脱苦,是名无逼恼心。

三、乐守护心。念佛之人,于佛所说正法,当须不惜身命,守护爱惜,是名乐守护心。

四、无执著心。念佛之人,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不生执著,是名无执着心。

五、起净意心。念佛之人,能离世间离染之法,复于利养等事,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净意心。

六、无忘失心。念佛之人,求生净土,成佛种智,于一切时,念念不舍,是名无忘失心。

七、无下劣心。念佛之人,常行平等之心,于诸众生,尊重恭敬,不生轻慢,是名无下劣心。

八、生决定心。念佛之人,不著世间言论,于无上菩提之道,深生正信,毕竟不惑,是名生决定心。

九、无杂染心。念佛之人,修习功行,种诸善根,心常远离一切离染烦恼,是名无杂染心。

十、起随念心。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著之心;于无念中,常念彼佛,是名起随念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名号跟我们心性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仗弥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正门西方极乐,门余八万四千

大家要知道,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

平常都放不下,临命终时能放下吗

我们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儿、孙女、外孙、孙子,...

念佛时出现心魔该如何处理

问: 师父曾经碰过一个问题,可是后来在光碟里面没有...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佛教徒的名利观

《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佛教词典】有贪

梵语 bhava-rāga,巴利语同。为“欲贪”之对称。又作...

【佛教词典】残谤戒缘起

亦名:无根残谤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圣严法师《懂得因果,更积极》

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其实不然,学佛的...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

新加坡114岁寿星许哲拜会证严法师 畅谈有爱不老

2011年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新加坡国宝、114岁的人瑞...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那么想,改变它!稳定...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面对死亡而改变人生的观念

因为身语行为受心支配,由内心执著不同,将导致行为倾...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