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大慧宗杲禅师  2020/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绝。识不可识,智莫能知,非圣非凡,非心非法,全体恁么来,全体如是住。

不见毘耶示疾,文殊问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维摩诘曰:‘我病无形,不可见。’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师云:“身相既离,心亦如幻,谁是示疾者?谁是问疾者?还证明得么?若证明得,则诸人身病心病俱销,佛病法病齐遣,便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便恁么去,犹是止啼之说,未为究竟。

且究竟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喝一喝。

《云居法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

圣严法师《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佛法对苦有相当多的阐述,它将人生分为生、老、病、死...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

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相貌丑陋自有前因后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得很好看,相好...

【佛教词典】波罗门

(杂名)梵语。译言净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

【佛教词典】莲华拳

为密教六种拳印之一。又称胎藏拳(略称胎拳)、如来拳...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 禅-是心的...

突发脑溢血,念药师佛化险为夷

药师法门,又叫延寿法门。当有人死相现前,神识出窍之...

希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种贪心吗

【原文】 客曰:弟子忆昔念佛,被人呵云,修行之人,当...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啊!如果带着虚...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

谦卑的力量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味精能挽劫运说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