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绍云老和尚  2020/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路途识得了,生死一起休”。所以我们想学佛想了生死,首先要认识到,何为生死?如何了法?把这个道理一定要搞清楚,理不明就是路不清,路不清你瞎搞的话,会跑错路啊。

我们先谈谈何为生死?《楞严经》 上面释迦牟尼佛讲得很清楚啊,他对阿难尊者讲:“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几句经文的意思,就说明了我们的生死根本就是妄想。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雪山修道,腊月八日那天,悟道以后,三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两段经文的意义是一样,大地众生就是一切众生,不单都是人呐,畜生界四生十类都是众生啊,生死根本就是妄想执着。

我们的妄想又怎样来断灭呢?妄想没有实体。不是一个固体东西,方的圆的,你在那里搬得来搬得去,能搬动的。你心里打妄想你自己看看瞧,这妄想像什么样子?无形的啊,无相啊,但是无形无相它能把你搞得很烦,不能安生。我们要想把这个妄想去除,就要考虑该如何去除。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上也给我们讲了譬喻,他讲得好啊,‘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这段讲的就是一个譬喻, 譬喻我们的妄想心就像浑浊水样的,你把它装到一个干净的器皿里,干净瓶子或者罐子,何谓瓶子、罐子?你修净土法门,一句佛号就是瓶;修参禅的,禅宗一句话头,就是瓶;密宗的话,你持个咒子也是瓶。你就老是拿一句咒子、 拿一句佛号、拿话头,不要移动,时间长了,像瓶装油水样的,“静深不动” 了,那个瓶子里面浑水中的沙土啊,它自己沉下去。沙土一沉下去,浊水上边就变得清了,清水就比喻我们的清净心。

但是这可算究竟?不是,因为那个泥沙淀在底下,你拿个东西搅,哎!水又浑了。就好像我们念佛或者参禅,有一定功夫了,能够收拢了,妄想收拢了,清净心境界现前了,但是你如果一停下来,或者你如果遇到一点小事,放不下,你一动念头,那就等于又把那泥搅起来了,一搅又浑起来了。

那怎么办?要慢慢拿一个调羹,把底下那个泥沙慢慢淘掉。那个泥沙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烦恼习气。所以你想要用功办道,想了生脱死,你这个烦恼习气要丢不掉,在哪里能了生死啊?“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去泥纯水”,把泥巴去光了,淘光了,纯粹是清水,这才叫永断根本无明,才能了生脱死啊。这是个比喻,理就是如此。

修慧必须明理,修慧不明理,你就路途搞不清。宗门下叫藉教明宗,就借这个经上说的教理,要发明我们自已本有真心。不是要你坐在那里,参一句话头啥事不问不管,你不明白道理,你话头也不一定看上。

念佛也如此,《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后几句话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净念相继" 和我们这个“沙土自沉,清水现前”,是一个道理呀。

所以文殊菩萨讲“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就是你江里水也好,河里水也好,塘里水也好,井里水也好,沟里水也好,你流到大海里去的话都是海水啊。你持咒也好,念佛也好,看话头也好,一旦见到本有自性的时候,见了佛法大海,都是同一个佛性呐,证了法身以后,“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

所以讲到了圆满法身的时候,无量的世界都在一法身之一念之中啊,宗门下那些功夫好的能够入定出定的人,他坐那儿不动,他要到美国、到英国,他就在那儿动一个念头,人就在那儿了,就在那里和人家在吃饭讲话。

如果是证道地位的菩萨,百千世界都能现百千种身呐。《法华经》里面《见宝塔品》, 释迦佛在灵鹫山不动,化我们三千大世界,都把三千大世界人天都移到其他国土去啦。释迦牟尼佛所化的身,一方所分之身,还放不下,以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移诸天、人,置于他土。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土,都有菩提树,都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一由旬的话是四十里啊, 你看有好大!

但是释迦佛还在地面上啊,他不动啊,就有他这一身化生这么多佛国土。所以讲我们完全证得清净法身的话,那一种神通妙用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测量到的啊!

《虚云老和尚年谱》上头写着: 虚老在高旻寺打七期间。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光明如同白昼,内外洞澈,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形形色色,都能了见,那时才打三板。次日询问香灯师和西单师,果然不错,但老和尚不以为异。

我们就问他:“老和尚,你那时候还没开悟啊,你在高旻寺禅堂里,那个香灯师隔了五六道墙在小解,你怎么听到看到的呐?”

“啊,我那功夫落堂了,色阴破啦,我不单看到五六堵墙啊,山那边的人我也看到,两百里路,那个船在江里,来来回回,我也看得清清楚楚。”

虚老这还没开悟啊!才破色阴呐。五阴一尽的话,那个境界,又更高一层了。所以讲,我们现在讲了生死,讲修行,你要不真正见到那些人,不真正看到那些行动,你对今天我所讲的还怀疑啊,会问这是不是真的啊?

昨天,讲念佛求生西方,那人问:“可真有极乐世界啊? ”怀疑那你学什么佛啊?所以我们这个南阎浮提的众生啊,就是多疑多惑。证了初果,断了见惑,到四果以后,才断思惑,思惑就一点妄想也没有 ,见思二惑断的话,才能了生死啊!

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去泥纯水”的譬喻,把那个泥沙完全搞光了,也就是我们这个烦恼习气,全部磨光磨净了,我们那菩提佛性就能现出来了。菩提佛性现出来,生死才能了啊!

祖师们讲:“行到山穷水尽处, 自然得个转身时。”何谓山穷水尽处?山穷水尽处,你念佛也好,参禅也好,到了一心处,把妄想剿灭,大死三番又两番,几次三番用功,直至彻底地打死妄想。所谓大死,就是妄想没有了。妄想不死,你的法身不得活,这是必然道理。你也看不见那妄想有多大、有多粗、有多广,可是它有那个大动力。但是我们用功办道用到一定功夫,也有能力把妄想断了。

那时候我们在云居山有个性明师,他一天到晚呆痴痴的,上百斤的大石头扛在肩上他不知道,两头跑着玩,就像跑路。你问他:“扛着石头跑什么?”“哦,我还扛个石头吗?”往地下一放,地下砸个大洞。

他晚上坐那里,有人问:“性明师你在这里蚊子这样叮你,你不难过、没感觉啊?”

“什么难过啊?”

“那你没有妄想哦?‘

“什么是妄想?我想打也打不起来。”

我们一般人想除妄想,就是除不掉,他讲他想打妄想也打不起来。那就是古人讲的“大死大活”。大死,死什么?死妄想!大活,活什么?活法身!所以我们把这些理论明白了以后,你自己就观察自己当下的这一念, 你这一天能打几个妄想,你自己知道不知道?又有哪些怪脾气、爱好?那些都是习气。

你从学佛起,到现在你改了多少了?旁人不知道,你自己知道自己啊!如果习气烦恼改不掉,妄想也收敛不了,你讲用功、讲了生死都是空话啊!所以祖师们一再讲,“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路途识得了,生死才一起休”。何谓路途?断妄想消习气就是路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绍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

转弯的人生

夜晚,列车奔驰,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转弯时出现了一个...

星云大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各位护法居士们: 今天是我们在...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神通跟生死毫不相干

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认识食品科技!难怪肠癌那么多

现在的硝,今噎变成了另一种味精,不少餐厅到处都在用...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佛教词典】制听二教

(名数)戒学之语。佛所制必当持之法,名制。为以便宜...

【佛教词典】九品润生

【九品润生】 指欲界断九品修惑有润七生的作用。润生,...

给自己留些余地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什么是三摩地、陀罗尼道、得泥洹道

问: 什么是三摩地?什么是陀罗尼道?什么是得泥洹道?...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回向的诀窍

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