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容通法师  2021/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我们知道色、受、想、行、识,是指佛法里面所讲的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我们所有的有情众生的身心世界,都是由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色是指物质方面的,受、想、行、识是指精神方面的。

那么我们看,这个想蕴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想是怎么构成的,上面一是个相,下面一是个心,就是指心理有种种活动。另外对于外在的六尘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用自己的六种识,眼耳鼻舌身意,主要是指第六意识来进行一种摄受、一种摄取,产生种种的心理的活动。这种心理的活动一产生,对于这些境界,自然就执著它外在的一种相。

打个比方说,外在的相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大是小、长短、方圆、黑白种种,你对他会有一个基本性的相的认知,这就是想蕴。当然在有些地方,这种想蕴还关涉到我们内在的心理的一种想法,一种想念或一种想象,不仅仅是从外在所看到的具体的东西。就是不看的时候,内在的心理,内在的意识也可以去想,这也属于想蕴的一部分。

那么好,这个想蕴的话还是比较初级一点的、低级一点的心理活动。到了识的话,就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心理活动了。识,就是认识,有些地方也叫了别,识别。就是经过我们种种心理不断地去观察,不断地去推计,推理啊、计较啊、分别啊,然后就会产生一些比较深刻的或者比较固定的一种认知,就会产生一种意识,这个识别的一种作用力。

一旦这种识产生了,对于我们内心的这么一种意向,对于内心的作用,就会非常的有力和深刻。那么这个识别一旦产生之后,对于一件事情,它的认知过程,或者它的意向就深深地印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印在我们自己的八识田中,要去改变的话相对就会显得比较难。所以说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识是最难改变的。

从精神领域来讲,受想行识,受是最初级的,也是比较微细的,刚刚萌芽的一种心理的一种状态,到后面识就是达到了一种高级的一种状态。那我们修行的时候,对于受和想或者是行应该是下更多的一种功夫,因为它们相对来说,要改变比较容易,要控制比较容易。

如果一开始对受想行能够做个合理的控制和安排,那么后面的识它就会产生一定的改变,这种识的力量就会减弱,对于我们以后修学来说,一个是减少很多的烦恼,一个是减少很多固有的认知或者是一种习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如何当好一个佛教徒医生

近年来我与中医师颇有缘分,先后认识十几位中医师,大...

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佛教词典】乐变化天

(界名)梵名须涅蜜陀。旧译化自乐天,或化乐天。新译...

【佛教词典】击擽他戒制意

子题:击擽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击擽戒五...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

让自己更宽容

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谁是最贫穷的人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五百位声闻弟子与...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