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王日休  202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谓十念者,乃生前自十声念阿弥陀佛,非谓身后请人念也。生前自念者,临命终时,佛与菩萨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身后请人念者,未可知也。

经云:身后人为作功果,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报。人何苦不于生前每日十声念佛,必待死而请人念乎?又云:譬如铁石虽重,赖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赖舟船,江不可渡。盖谓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为恶,一日招安,遂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恶者,亦复如是。

又如虮虫,万死万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净土者,亦复如是。切勿疑己有罪恶念佛而不可以往生。但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则无不生也。或云:人平生为恶,杀害众生,苦虐人民。临死念佛,亦得往生。其所杀所苦之众生,怀冤枉之心,何时而可解乎?答云:生净土得道之后,皆度脱一切冤亲。岂不胜冤冤相报,彼此无出期者乎。

【演莲法师译文】

九品往生中属下品下生的,是指那些平生罪业深重的人,至临终时,见地狱形相现前,生大怖畏。此时若能至心恳切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声,便可仗佛慈悲愿力,变地狱形相为莲花,也能往生净土。可见佛的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效果。

然此所谓十念,乃是生前自念十声阿弥陀佛,而不是死后请别人代念。生前能自念佛号的人,临命终时,佛与菩萨亲自来迎接。故必生净土。死后请别人代念的,是否有效果,那可就很难说了。据经上说,死后有人代做功果,七分功德中顶多只能得一分。如果在生前自作功德,可以得千百倍的果报。何苦不于生前每天自念十声阿弥陀佛,非要等死后请别人替念呢?

经上又说:譬如铁石虽重,靠舟船的力,可以渡江;一针虽轻,不靠舟船的力,便不能渡江。这意思就是说,人虽有重罪,仗佛愿力,可以得生净土;罪恶虽轻,不仗佛力,也不能往生净土。又如平生为盗寇,一旦接受招安,便可以成为良民。仗佛力而能消除罪恶,也是这个道理。

又如虮虫,虽经万死万生,也不能爬出一里。若附在人的身上,便能到达千里,仗佛力而往生净土,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切不可怀疑,认为自己是罪恶之人,即使念佛,恐怕也是不可以往生的。应当发起见佛得道、还度一切冤亲之心,自然有往生的希望。或者有人说,平生为恶,残杀众生,虐害人民,临死念佛,也能往生,那么以前被他所杀害的众生,要何时才能化解彼此的冤业呢?

我回答说,若能往生净土,见佛得道之后,一切冤亲皆得度脱,岂不比那彼此之间,没完没了的冤冤相报更好吗?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 普劝修持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

看破五浊恶世,生发厌离心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临终助念的方式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再来

当释迦牟尼佛在讲了《法华经》之后,稀有难遭,极为殊...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吃肉,不只是跟众生结恶缘

这个不杀生我们再谈一下。《楞严经》不杀生的定义更广...

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我们不能真为解脱生死而修行眼前活计放不下耳,这是一...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

【佛教词典】五位无心

无分别识心生起,称为无心位,亦即诸转识不现起之时。...

【佛教词典】圆成实相

【圆成实相】 p1240 如一切法相略有三种中说。 二解 此...

星云大师《佛教对因缘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二千五百余年前,释迦牟尼...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临终的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

【推荐】如何看待夏莲居的《无量寿经》会集本

问: 印祖是否见到了夏会本?有无文字记载?许多大德都...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

为何烦恼很难断

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

良友目犍连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