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智彻大师  2021/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一一具陈,向下正与学人论根本始末来源去就。

何为根本?以五戒,是为根本。何为始末?以久长不变心,是为始末。何为来源?要知空劫以前事,是为来源。何为去就?要知此一件大事落处,是为去就。学人既要明此一件大事来源去就,必须坚持五戒,精修十善,意不外驰心无散乱,动静闲忙纯一正念,方与工夫上稍有相应分。

前云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又云清信男、清信女也。先举在家二种,首以孝顺父母,敬重内外六亲眷属、坊巷邻里,当知尊卑贵贱,谦让仁慈,上下和睦,此孝子顺父母之情也。

这孝顺二事世人以为常语,不知其理甚优甚广。略言孝者,四事供给。何为四事?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敬爱侍养,是为孝也。

顺者,顺父母之颜色。顺父母在理之所欲。凡有所为,不违父母之意。若有如是孝顺之心,上下和睦,父母得以不动心。此是世间孝敬善道,天伦之理,何异常乎?

更能持斋奉戒念佛参禅,欲求大乘,了脱生死。此又是出世间之大孝大善也。四恩普报,三有均资,何虑一生父母而不报乎?

(此下注明五戒之相,与五常相配而互用也。五戒者,一不杀生,故曰仁;二不偷盗,故曰义;三不邪淫,故曰礼;四不饮酒,故曰智;五不妄语,故曰信。此五戒,四众既欲念佛参禅,必须坚持守护。

此再重明邪淫之戒,教中所谓在家二众不能全持,单止邪淫一戒,随顺修行故。《楞严经》云:“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生四天王天。”若能全持不犯,精进念佛,临终之时,必往极乐,莲华化生,决无疑矣。

此淫欲之戒,非出家二众敢有违犯。出家者,脱尘离俗,圆顶方袍,入圣超凡,名为僧宝。宝者,如清净摩尼之宝,令人眼见眼根清净,耳闻耳根清净,舌谈舌根清净,身触身根清净。又云福田僧,若复有人赞叹布施得无量福,譬如良田,一粒种子投之于地,获利万倍,故曰众生良福田也。

所以出家人举心动念,即名破戒,焉有邪淫之事也。)

五戒者,止杀为首;五常者,以仁为首,故不杀可谓仁。仁者,慈也、忍也、博爱也。好生恶杀,故曰:“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远庖厨。”此是仁之戒也。

义者,宜也、平也、大用也。合宜之事,当行则行之;合用之物,当取则取之。非义而不行,不义而不取,故君子见得思义。夫子之时,路不拾遗。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是义之戒也。

礼者,中也、履也、大体也。《家语》云:“昔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人嫠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嫠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嫠妇自诵与之言:‘子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纳也。’妇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所谓焉有邪淫之事欤,此是礼之戒也。

智者,慧也、明也、高超也。知与日者,若人有知,如天之有日。知下安日,故曰为智。智日升空,无幽不烛。是以饮酒,昏乱真性,则智慧之心不明矣。浮云翳空,则智慧之日不照矣。故经云:“饮酒者,犯三十六种失功德事。”故《书》中《酒诰》制戒亦严。羲和酖湎于酒辱身败德,故禹恶旨酒好闻善言。梁武帝四十六年不茹五辛荤酒,自云:“不饮酒,无昏迷障。”孔子曰:“不为酒困。”皆谓酒能昏智乱性,众圣皆止,此是智之戒也。

信者,诚也、实也、真重也。昔有二贤士,即范张也。千里之途半年之约,范云:“九月十五日至谒。”张具鸡黍而待之,时至人来。诚信君子故无妄也,此是信之戒也。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顺天理而行,守死善终之道。稍有其过,则丧身败德,无善道称之,扬名于后世矣。何况吾教中四众,念佛参禅,欲求无上妙道,又是出世间大善大因缘,永脱轮回到涅盘岸得大安乐。而不遵守此五戒,欲脱轮回到涅盘岸者,是不可得也。

《禅宗决疑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业障清除的表现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

【佛教词典】不还向

梵语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

【佛教词典】如来铃铎菩萨

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之菩萨。在...

念佛如何得一心不乱

前些日子,有位长期住在美国修行的法师写信给我,提到...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

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

五种佛教的莲花

《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

白露适合于养肾,古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

无事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说: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

拜经拜忏能使身体健康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都摄六根打禅七》知道了拜经在打七...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