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莲池大师  2023/05/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莲池大师:僧训日纪

法师省己之训

《法炬陀罗尼·法师品》云:“夫法师者,常应慈愍,爱语谦下。若怀嫉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成大功德,能消世间种种供养。假以高大狮子宝座、无价名衣,奉上法师,未足报恩。而彼法师虽受斯事,应深惭愧,勿起贪著,不得我慢。”

为利养出家之训

《大宝积经》云:弥楼揵驮佛灭后,诸大弟子皆亦随佛入于涅槃。诸大弟子灭度之后,多有众生皆作是念:“沙门法中安隐快乐,我等何不各共出家?”出家之后,唯行三事:一、常周旋往来白衣舍;二、唯贪著利养自活;三、长养肌肥,无有福慧。行是三事,不修余业。头陀细行妙法,多皆废舍,复不读诵。时国王子名陀摩尸利,闻天神指示,乃辞父母,剃除须发。问诸比丘:“弥楼揵驮佛云何说法,教诸弟子?我得闻已,当如说修行。”诸比丘言:“我等不闻佛所说法,但随和尚、诸师所行,汝今亦应行如是法。”尔时陀摩尸利比丘,答诸比丘言:“汝等必从贫贱出家,是故今者但贵衣食。所行如是,白衣无异。汝等今应与我共求佛深净法。”时诸比丘以偈答言:“我等所为者,是事皆已得。衣食极丰足,免离王使役。安隐甚快乐,无敢轻慢者。白衣时苦恼,今皆无复有。是即名涅槃,第一快安乐。过是事以外,我皆不复用。”尔时陀摩尸利比丘闻此偈已,心则悲恼,涕零啼泣。即便舍离此诸比丘,独入山林幽远之处,精诚一心,欲求深法。先时弥楼揵驮佛有大弟子名为坚牢,修空闲行,独住深山,少欲知足,心乐远离,所作已办,六通三明,大阿罗汉。所住深山石窟壁上,书此偈言:“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如厕虫乐粪,愚贪身无异。忆想妄分别,则是五欲本。智者不分别,五欲则断灭。邪念生贪著,贪著生烦恼。正念无贪著,余烦恼亦尽。”陀摩尸利比丘,经历深山,见此偈已,读诵思惟其义。未久之间,得五神通。

慈心功德之训

《般舟三昧经》云:“慈心比丘,终不中毒,终不中兵,火不能烧,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

为勿忧衣食之训

《佛藏经》云:“若有一心行道比丘,千亿天神愿共供养。但能一心行道,终亦不念衣食所须。如来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光明,其中一分,供诸弟子,假使一切世间人皆出家,随顺法行,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检心待女人之训

《长阿含经》第四卷云: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来受诲者,当如之何?”佛告阿难:“莫与相见。”阿难又白:“设相见者,当如之何?”佛言:“莫与共语。”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佛言:“当自检心。”

八退八进之训

《长阿含经》第九卷云:“云何八退法?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于今日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得食既足,复作是念:‘我朝乞食,得食过足,身体沉重,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设或执事,便作是念:‘我今执事,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必有疲极,今日不得坐禅、经行。’即便卧息。设少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设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即便卧息。设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笃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所患已瘥,复作是念:‘我瘥未久,身体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即便卧息。

“云何八精进?乞食不得,即作是念:‘我身体轻便,少欲睡眠,宜可精进坐禅、经行。’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食饱,气力充足,宜勤精进。’设有执事,便作是念:‘我向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设应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设有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废我行道,今宜精进。’设欲行来,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废我行道,今宜精进。’设遇患时,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患得小瘥,复作是念:‘我病初瘥,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

不舍头陀苦行之训

《增一阿含经》第九卷云:世尊告迦叶:“汝今年高朽弊,可舍乞食,乃至诸头陀行。亦可受诸长者请,并受衣裳。”迦叶对曰:“我今不从如来教。”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度人无量。所以然者,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是故诸比丘所学,皆当如迦叶所习。”

△十二头陀行

一、阿兰若。(今居兰若,华言“寂静”,宜顾名思义。)

二、常乞食。(今安坐,檀越送食,宜知惭愧。)

三、次第乞。(今送食,须贫富等观。)

四、一食。(今三时粥饭,宜知惭愧。)

五、节量食。(今独饱,宜分与禽兽。)

六、过中不饮浆。(今晚食,宜知惭愧,夜分加倍精进。)

七、粪扫衣。(今好衣,宜知惭愧。)

八、但三衣。(今多衣,宜知惭愧。)

九、冢间坐。(今住好屋,宜知惭愧。)

十、树下坐。(今住好屋,宜知惭愧。)

十一、露地坐。(今住好屋,宜知惭愧。)

十二、但坐不卧。(今开夜放睡,宜知惭愧。)

不教弟子之训

《菩萨善戒经》第四卷云:“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为师不能教呵弟子,则破佛法,必定当堕地狱之中。为名誉故,聚畜徒众,是名邪见,名魔弟子。”

供养父母之训

《弥沙塞部五分律》第二十卷云: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佛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互相轻毁之训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第三卷云:“学事比丘,轻毁坐禅、佐事比丘。坐禅比丘,亦轻毁学问、佐事比丘。佐事比丘,亦轻毁坐禅、学问比丘。是故陀罗骠,以坐禅力,常现光明,兼知卧具,劝佐众事,灭相轻毁胜负心故。”

摄养徒众之训

《毗尼母经》第六卷云:“养徒众,一法事摄,二衣食摄。常应方便教授眷属,莫令多求。摄令坐禅、诵经、修福,于此三业中应教。复应观徒众乐多言否?乐多眠否?乐在家否?乐聚集调戏否?复应观谁行如法,谁行不如法。若如法者,应加衣食,乃至法味,数数教授。若不如法者,应语令去。后时改悔者,还听在众。从无腊乃至九腊,是名下座。从十腊至十九腊,是名中座。从二十腊至四十九腊,是名上座。五十腊以上,国王、长者、出家人所重,是名耆旧长宿。”

偷盗僧物之训

《法苑珠林》第七十四卷云:“方等经云:菩萨言:五逆十恶,我所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多得利养之训

《法苑珠林》第九十二卷云:“《杂宝藏经》云:阿阇世王为提婆达多日送五百釜饭,多得利养。诸比丘白佛。佛言:‘莫羡提婆得利养。’而说偈言:‘芭蕉生实枯,芦苇亦复然。駏驴怀妊死,骡驴亦复然。愚贪利养苦,智者所嗤笑。’”

五僧冥报之训

《洛阳伽蓝记》云:后魏崇真寺僧惠嶷,死七日活,云与五比丘,次第于阎罗王所阅过。一是宝明寺僧智聪,云:“生来苦行,坐禅为业。”得升天堂。二是般若寺僧道品,云:“诵《涅槃经》。”亦升天堂。三是融觉寺僧昙最,云:“讲《华严》、《涅槃》,领众千人。”王言:“讲经众僧,我慢贡高,心怀彼我。比丘之中,第一粗行。”即言付司。青衣十人,送入黑门。四是禅林寺僧道弘,云:“教化四众檀越,造一切经像。”王言:“沙门之体,必须摄心道场,志念禅诵,不预世事。教化求财,贪心即起。”亦送黑门。五是灵觉寺宝真,云:“原作太守,舍家资造寺,休官入道。虽不禅诵,礼拜不缺。”王言:“卿作太守,枉法取财。假作此寺,非卿之力,何劳说此?”亦送黑门。惠嶷以错召放还,白胡太后。后遣黄门访问五寺,并云有此五僧,死来七日。生时业行,如嶷所论不差。

不修禅定之训

《无诤三昧》云:“《胜定经》言:兹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乃至恒河沙劫讲说是经,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但使发心愿坐禅者,已胜十方一切论师,何况得禅定者。论师白佛言:‘我等多闻总持,讲说无碍。十六大部,敬我如佛。世尊何故不赞我等,独赞禅定?’佛告诸论师:‘汝等心乱,假使多闻,何所益也?汝欲与禅定角力,如盲眼人,欲睹众色;如无手足,欲抱须弥;如折翅鸟,欲飞虚空;如蚊子翅,欲遮日月;如无船舫,欲渡大海,无有是处。汝等论师,亦复如是。’复次《毗婆沙》中说:‘若有比丘,不肯坐禅,身不证法。散心读诵讲说文字,辨说为能。不知诈言知,不能诈言能,高心轻坐禅人。如是论师,死入地狱,吞热铁丸。出为猪羊鸡狗等身。’”

声名无益之训

《摩诃止观》云:“昔邺洛禅师,道播河海。住则四方云仰,去则千百成群。隐隐轰轰,亦有何益?临终皆悔。修行至此,审自斟酌。智力强盛,须广利益。如其不然,且当安忍,深修三昧。行成力著,为化未晚。”

〖校注〗“须广利益”,原本“广”作“弃”,据《摩诃止观》大正藏电子本改。

念思二字之训

《善见毗婆沙律》第四卷云:“念想者何?于观处初置心,是名念。以心置观处,中心徘徊观处,是名思。譬如钟声,初大后微。初大声者如念,后微者如思。如鸟翔,初动如念,后定如思。如蜂采花,初至如念,后选择如思。”

菩萨精进之训

《大宝积经》云:“彼二菩萨行精进时,于千岁中,未曾起念欲卧,未曾起念欲坐,未曾一返屈身蹲踞,未曾再食,未曾起念称量饮食咸淡甘苦辛酢美恶。每乞食时,未曾观彼授食人面,为丈夫耶?为妇人耶?乃至童男童女,皆不瞻视。居止树下,未曾仰面观于树相。所着衣服,未曾再易。未曾一念起于欲觉、恚觉、害觉。未曾起缘亲里,若父若母,兄弟姊妹,及诸眷属。未曾起念仰观虚空,日月星宿,云霞等色。未曾起念从阴影处至光景处,从炎热处至清凉处。于严寒时,未曾起念覆厚暖衣而取温适。未曾起念论说世间无益之语。是二菩萨,行如是等坚固精进。”

评曰:“于千岁中,未曾起念欲卧”下,每事有“于千岁中”四字。此大菩萨事,非凡夫所及。特表而出之者,使人知菩萨千岁中无念。而我等一岁中、一月中、一日中,乃至一时中,尚不能行,宁不愧哉?更不勉力而行少分,亦难矣!

〖校注〗“而取温适”,原本“取”作“最”,据《大宝积经》大正藏电子本改。

诫勉出家之训

慈恩法师《出家箴》云:“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去贪瞋,除鄙吝,十二时中常谨慎。炼磨真性若虚空,自然战退魔军阵。勤学习,寻师匠,说与同人堪倚仗。莫教心地乱如麻,百岁光阴等闲丧。踵前贤,学先圣,尽假闻思修得证。行住坐卧要精专,念念无差始相应。佛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不习不听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速须究,似头燃,莫待明年与后年。一息不来即后世,谁人保得此身坚?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污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哀哀父,哀哀母,咽苦吐甘大辛苦。就湿回干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一旦辞亲求剃落,八十九十无依托。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福田衣,降龙钵,受用一生求解脱。若因小利系心怀,彼岸涅槃争得达?善男子,汝须知,遭逢难得似今时。既遇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大丈夫,须猛利,紧束身心莫容易。倘能行愿力相扶,决定龙华亲授记。”

垂戒实修之训

永明寿禅师《垂诫》云:“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须信道真善知识,为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陷阿鼻。受得地狱业消,又入畜生、饿鬼,百千万劫,无有出期。除非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若不自忏自悔、自度自修,诸佛出来也无救你处。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吃酒如吃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他财,如粪土相似,便可侵盗。饶你炼得到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法僧尼,少持禁戒,恐赚他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若不去盗,断一切福德种。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三世诸佛,同口敷宣。天下禅宗,一音演畅。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只为宿熏业种,生遇邪师。善力易消,恶根难拔。岂不见古圣道:‘见一魔事,如万箭攒心。闻一魔声,如千锥劄耳。’速须远离,不可见闻。各自究心,慎莫容易!”

一心念道之训

赵州云:“老僧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又云:“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十年五载,已后佛也不奈你何。”

仰山伟禅师,律身甚严,宴坐忘夜旦。居一室,谢绝交游。有过伟者,虚己座以延之。躬起炷香,叉手而立。南公闻之,以为太绝物。对曰:“道业未办,岁月如流。大根器如云门、赵州,犹曰:‘我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又曰:‘我岂有工夫闲处用?’伟何敢囿世情,事清谈乎?”

蒋山元禅师云:“岑楼之木,本于毫末。滔天之水,始于滥觞。清净心中,无故动念,危乎岌哉!”

《正法念处经》云:“一切迷惑,由多言语。是故应当空闲旷野寂静之处,独无余人,在一处坐,一心正念,坏烦恼魔。一切亲旧知识、兄弟,来去相见,语言皆离。”

《佛本行集经》云:“若在少年,若在中年,或复老年。但须速求应所办者,早令得办。莫使淹迟,宜速疾作。”

《根本萨婆多部》云:“假令登定,暂得无忧,不能断烦恼。若见谛理,烦恼断除。”

《盘山语录》:“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身碎骨,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

古德云:“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又云:“暂时不在,犹如死人。”

中峰《警策歌》云:“行也做,坐也做,尺寸光阴休放过。”

赵清献公药栏坏不修,人问之,曰:“安可以此事动吾一念乎?”

杂记解惑之训

经云:“禅有极妙内乐,众生舍之而求外。不得内心之离欲,而于色欲中求乐。”

“诸天有七宝自娱,后堕沸屎地狱。人中多闻,世智辨聪,后堕猪羊禽兽之类,无所别知。”

“众生无恩于菩萨,而菩萨常欲利益众生。众生夺菩萨命,割截身体。而菩萨以第一佛乐慧命,与诸众生。”

“诸欲难可解,何以能释之?观身得实相,则不为所转。”《智论》云:“实相者,所谓毕竟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

寺院安居自恣仪轨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

星云大师《失败的原因》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成功与失败如影随形,是很难...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

往生弥勒净土的修行方法

一、广行布施 《大成佛经》中讲到,弥勒菩萨在人间成...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都非常珍贵

每一次修行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因为修行是每...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居士的正淫范围及其意义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谓除产门所有余分,马鸣阿阇...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

排除「如果」的观念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佛教词典】二种破着

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载,即:(一)破欲着,指人于好色多...

【佛教词典】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九页云...

药王菩萨发愿除灭众生痛苦

像法时期,古印度有这么一对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你喜欢哪几种呢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虚云老和尚诞于1840年,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圣严法师《跳出自己设的陷阱》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有一位太太要她先生回家时,顺...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

一罐糖

有一个农夫,生了八个儿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对...

人当临终,唯此事为之有益

【原文】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

不要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吧

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拼死违规偷采...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为何越念佛,烦恼脾气越大

问: 弟子有一些疑惑,为何弟子越是拼命念佛,烦恼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