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泰国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开示

阿姜查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为了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有也找不到。

★惟有当你能够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找到真实的平静,那才是真正的平静。

★无论你多喜欢某件东西,你都应该反观它是不稳定的(无常的)。

★你说:「别打破我的杯子!」你能够阻止会破碎的东西不破吗?如果它现在没有破,它未来也会破;如果你不去打破它,别人也许会;如果别人不打破它的话,也许鸡会啊!佛陀说,去接受这个事实,他洞澈了这些事物的真相,视这个杯子如已破碎了。不论你何时使用这个杯子,都应该反观它已经破碎了。你了解这点吗?佛陀所了解是:他在尚未破碎的杯子中,看见已破碎的杯子,一旦它的时间到了,就会破碎。增长这种的了解,利用这个杯子,好好照顾它,直到有一天它从你手中脱掉,碎了。没事。为什么没事呢?因为在它还没破碎之前,你已看到它碎了。

★有时候,当你托钵回来,会在食用前先做观想,可是你定不下心来,你的心像疯狗一样,口水一直流,实在饿的要命。有时你甚至都不观想,就狼吞虎咽起来,那便更是个祸害。如果心不静下来和耐心点的话,你就将钵给推开,不要吃。训练你自己,激励你自己,那就是修行。

★你必须训练自己,不论你决定在什么时候起床,那么,时间一到就马上起床。有时你会做不到,在你一醒过来,就告诉自己:“起床!”而却一动不动。你必须向自己说:“一、二、三,假如数到三我仍起不来,就堕地狱!”你必须这样来训练你自己,当你数到三时,你一定会起来,因为你害怕堕地狱。

★如果你见不到苦,就不能了解苦,如果不了解苦,就不能解除苦。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苦。即使你坐飞机逃避,它也会和你上飞机;假使你潜入水底,它也会跟你潜入水底,因为苦就在你里面。

★在这世上的一切众生,除了被苦所折磨外,没有别的了,只有苦在干扰心。学习法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摧毁这个苦。如果苦生起,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它,不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意志力、财富和地位来控制它,都是不可能的。假使我们不彻底了解苦和苦的起因,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试图以自己的行为、思想或世间的财富来和它交易,都是没有办法的。惟有透过清明的认知和觉醒,透过知道它的真相,苦才会消失。

★我的新弟子最大的问题是,对一切事物都有想法与意见,关于自己、关于修行、关于佛陀的教导。很多来到这儿,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富有的商人,或大学毕业的老师或政府官员。他们的心充满了对事物的意见。他们太聪明了,以致不听别人的话。就好象杯子里的水,如果杯子装满了肮脏、发臭的水,那是没有用的,惟有将旧的水倒掉之后,杯子才会有用。你必须空掉有意见的心,那么你才能明了。

★佛陀知识不是世俗知识,而是超越世俗的知识,一个全然不同的方向。

★当国王进入佛门时,都必须舍弃他以往的身份,不能带着他世俗的事物到出家生活里来耀武扬威,不能带着他的财富、身份和地位到出家生活里来。修行所关切的是舍弃、放下、根除、止息。你必须了解这一点。

★教育程度不高,世俗知识知道不多的人较易于修行。

★你必须除去你的聪明才智,如果你认为你比别人优越,你只会痛苦而已。

★你会以为森林中的一棵小树和其他树的高度和直度不一样而苦恼吗?这是很愚痴的。不要评论他人,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不须去背负期望他们都全部改变的负担。

★如果我们依真理来看,不故意美化它的话,我们会看到那身体内部,真是可悲和令人厌烦,于是厌离心就会生起。这种厌离的感觉,并不是说我们仇恨这个世间或任何事物,而是我们的心逐渐清明,逐渐放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星云大师:欲作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先从做人起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两句话:欲成最佳龙象,...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学佛后为何还会发生不顺的事

问: 我有一个同修,学佛以后,说信佛这也好,那也好...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

一个「和」字包含的义理

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怀胎,...

【佛教词典】一心见道

【一心见道】 p0007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一、真见...

【佛教词典】无难最胜

【无难最胜】 p1067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无难最胜者:...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星云大师《维护正义的勇气》

舆论的力量与公权力的伸张是建设社会、安定社会的一股...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

【推荐】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

往生净土后为什么能得到不退转

无论是什么样的功夫浅深,只要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成...

虽面对菩萨,也同隔山一样

南北朝(北齐)时,释明勖,定州人。少年时自负不凡。...

有六种情况,必须把这个罪忏掉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