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圣严法师  2014/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三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人士的重视,有许多的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来探讨;我则是从佛法的观点与对佛法的认识,将我对生死的体验及观察,来加以说明。

认识生命的实相

(一)由生命的无奈、无所依赖及无所适从,转变为生命的可爱、可贵与自我的肯定

很多人,对生命的感受是负面的,认为生命是无奈的、受罪的,是一种负担,这是不了解佛法所造成的偏见。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要开悟成佛,成就法身慧命,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用我们这个色身(肉体的生命),听闻佛法、修行佛法,才能达成修行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只能到佛国净土去修,这种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诸佛都是在人间修行成佛,不是以其他类别的众生形态成佛。因此,必须先要有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发心,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然后成佛。所以说,生而为人是最可贵的。

(二)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到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又何必悲哀?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

如果生存、生活得没有尊严,那死亡有什么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么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得很有尊严,那死亡又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

(三)生命的尊严,是从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之中来体验和显示

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阶段、一个过程。生命的尊严,可以从伦理的关系、社会的角度、历史的判断、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来确立。

下面是从佛教徒的立场来讨论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目标:

1. 生命的意义──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过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也可以说生命是由于因果的事实而存在的。

2.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由客观的他人来评估判断、确立的,而是自己负起责任,完成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献。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父母、夫妻、儿女,也可能是老师、学生等,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自己的力量,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奉献于身边的少数人,乃至于社会、国家、全世界的多数人,而不求任何回馈,这就是生命的价值;这种自利与利人的工作,便是在行菩萨道。

3. 生命的目标──生命需要有个大方向,来作为自己永恒的归宿。

佛教徒是要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分享给他人,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要不断发愿,愿能够自我成长与自我消融,以圆融与超越的态度,做永无止尽的奉献。如果建立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人生是长是短,都是极有尊严的。

(四)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

1. 生是权利,死也是权利;生是责任,死也是责任。活着的时候,接受它、运用它;结束的时候,接受它、面对它。

所以对于癌症末期的病人,我会劝勉他们说:「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着的生命。」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无限时间之中的必然现象;不应该死的时候不应求死,必须要死的时候,贪生也没有用。

2. 生与死息息相关。每个人从知道有生命的事实那一天开始,就要有面对死亡来临的心理准备。死亡的发生,可能是亲友,也可能是自己,而且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并不是让我们恐惧死亡,用死亡吓唬大家,而是如果从小就知道死亡这样的事实,便能帮助我们智慧成长。

释迦牟尼佛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发现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实,才促使他出家修行,最后得到大智慧,进而拯救全世界人类。

死亡何时会发生,没有人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只要是活着的一天,就珍惜生命,尽自己的责任,努力奉献。

我有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请了多位相命师为他算命,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九岁,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辞去,财产分掉,等待死亡的来临。可是第二年仍然活着,于是很后悔的来问我说:「师父啊!我应该要死怎么没死呢?您知道什么原因吗?」

我说:「也许你做好事积了德,改变了死亡的时间。」

我利用这个机会劝他说:「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尽一天的责任及奉献,不去管什么时候会死,只要运用你宝贵的生命好好活下去。」

结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命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不管做什么,都要想到三宝在加持自己

曾经有个年轻人,因为家中烧火做饭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国王的白发

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圣严法师《工作与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时候,心还可以比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

有分别与无分别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

【佛教词典】鲁达罗

梵名 Rudra。为大自在天之别名,乃司掌风雨雷电之神。...

【佛教词典】中根补特伽罗

【中根补特伽罗】 p0362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中...

圣严法师《烦恼如雾起云生》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智慧, 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真了生死的修行人,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发心

修行用功办道的人,你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首先就要讲...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里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 由于狗...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实

善导大师特别开示: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能表面上...

信心是净土法门最大的难处

净土宗很难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

每一个佛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不同,成佛的道果是一样的...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