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2012/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

一方面,可能他也确实担心“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但一个伟大的慈善事业家,其实是有着更为崇高的道德冲动与现实关怀的。因此卡耐基表白,如果财富使得原本是兄弟的富人与穷人成为仇人,那将引发社会的悲剧,富人们也将因此被钉在生命的耻辱柱上。

老洛克菲勒的父亲是花花公子,母子在羞辱中潜心于宗教。牧师布道时讲的一句箴言,洛克菲勒终生铭记在心:“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他一生极为俭朴,近乎苦行僧,从童年到去世,没有抽过一支烟,没有喝过一口酒。取得成功后,他成为多方帮助穷人、黑人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人士。后来,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和教育事业。他先后建立了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1909年又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洛克菲勒健康和教育基金会,生前的捐款高达5亿美元。

钢铁大王摩根一生酷爱艺术收藏,藏有许多稀世珍品,其中有拉斐尔、鲁本斯等大师的名作及德国人古藤贝格15世纪印制的3本圣经(全世界仅剩48本),逝世前两年,他决定把全部收藏赠送博物馆。

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明确表示:准备将自己在基金会里的工作交给已近40岁的长子,自己的遗产将捐给本国的公益机构和东欧的教育机构。

韩国首富、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虽腰缠万贯,但却异常节俭简朴。他在创业时曾“以喝咖啡浪费外汇”为由告诫部下要勤俭节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省下更换鞋底的费用,他给自己的鞋底钉上铁掌。至今,他仍穿着20世纪70年代穿过的工作服,家中用的电视机还是1988年生产的17英寸电视机。

美国总统小布什上任后宣布了1.6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遗产税,这对富有阶层本应是个利好消息。但是,竟然有120名富翁联名上书,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这些人中包括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金融巨头洛克菲勒等。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将伤害穷人家庭。

《华尔街日报》曾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即使美国取消遗产税,仍有50%的美国有钱人打算把自己至少一半的财产捐给社会。

去年7月底,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之妻苏珊.巴菲特突然去逝。按照巴菲特和苏珊达成的遗嘱,苏珊从丈夫那里继承到的巨额遗产将悉数转交给巴菲特家族基金会,而不会由子女们继承。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巴菲特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与巴菲特相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慈善事业上的建树要更多一些。盖茨的财产超过400亿美元,迄今为止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他在遗嘱中宣布,拿出98%创办以他和妻子的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林达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盖茨的三个孩子每人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住宅。相对于富可敌国的家产来说,这些钱算不上什么。

三年前过世的,号称媒体帝国的三角出版公司的总裁沃尔特·休伯特·安嫩伯格,立遗嘱捐赠约40亿美元的所有家产用于大学研究以及儿童教育。他在遗嘱中这样解释说,他的家人已经生活得很好了,而“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但念无常,活在当下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

【推荐】不偷不盗,一生无忧

很多人觉得非常委屈:一辈子什么缺德事也没干,为什么...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

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

未曾闻死亡声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世尊对比...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佛教词典】鼻识

梵语 ghrāna-vijāna,巴利语 ghāna-viāna。五识之...

【佛教词典】一回忌

即人死后,满一年之忌日。又作一周忌、正忌日、一周关...

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

有些人厌离世俗的生活,到寺院中挂单做义工,希望能够...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

几位亲人的善恶现世报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仿佛一切都在变,但无论时空如何...

真修与假修

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

【推荐】「妈妈」到底值多少钱

世界上2/3的财富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可以说,尽心尽责养...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南怀瑾的「子午觉」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

五盖四障与八寻思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三十七于他有苦不为拔 《集颂》:疾病...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萨各有所表: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

斋日和斋月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