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星云法师  2016/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禅意,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

有一天赵州禅师到桐城县,与安徽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相遇于途中,赵州禅师便问道:“你是投子山主吗?”

大同禅师将手摊开说道:“盐、茶、油,请随意买一些。”

赵州禅师不理睬他,就先快步地到舒州投子山去。大同禅师随后也提着一油瓶回到庵中。

赵州禅师一见,不以为然的指斥道:“久闻投子山大同禅师之名,原来只是一个卖油翁。”意思是说你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禅师,不去弘扬禅道,怎么到外面卖油?

大同禅师也不甘示弱地回答道:“我也久闻赵州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禅师,原来也只是一个俗人;你只认识卖油翁,却不认识投子山主!”

赵州禅师问道:“我何以是个俗人?”

投子山大同禅师答道:“因为你不认识投子,所以我说你是一个俗人。”赵州禅师再问道:“如何是投子?”大同禅师提起油瓶道:“油!油!”

大同禅师之所以有如此法力,就在于他勘破了禅的真谛,明白禅就在柴米油盐当中,就在生活的本质当中。因此,他才会化成卖油翁与赵州禅师相见。

想要从柴米油盐中找到温馨,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一个有心人,每次面对柴米油盐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觉。就比如做饭,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填饱肚子,而是如何将眼前的这一道菜做出味道来,在这样的人眼中,做饭不只是惯常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种类似艺术的体验。

所以,相对来说,很多人做饭就是做饭,但懂得生活的人则是在烹饪。这烹饪,就有艺术在里面了。

有个禅僧问睦州禅师道:“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并且天天重覆,今天穿衣吃饭,明天也要穿衣吃饭,后天还要穿衣吃饭,实在是非常麻烦。请问禅师,如何才能免除这许多的麻烦?”

陆州禅师回答得非常妙,他说:“如何能免除这许多的麻烦呢?我们每天要穿衣吃饭。”这个禅僧坦诚地说:“我不了解你的意思。”睦州禅师斩钉截铁告诉他道:“如果你不了解,那你就得每天穿衣吃饭。”

禅是单纯的存在,不假他物,但禅也是离不开生活的。每天的穿衣吃饭都是禅,正因为如此,睦州禅师才告诉禅僧,要去穿衣吃饭。意思是告诉他,穿衣吃饭中有禅,那么你就要去做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体验,领会日常穿衣吃饭中的禅。

这秘密就在于一种心境,将物质和精神合而为一的心境,在物质生活中体验精神的快感,在精神世界里发现物质生活的美妙。而这层意思,也正是睦州禅师想要告诉禅僧的。

真正的快乐不是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偶然的,而是持续的。这持续就是源于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穿衣的时候,能够发现美感,这美就是他快乐的源泉。

在吃饭的时候,他追求的不是吃饱,而是食物的味道,这味道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每个角落,其实都蕴藏着快乐,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心境,能够发现它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

静中有工夫,动中亦要有工夫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

圣严法师:该不该怀疑

人不一定生性多疑,多半是因为曾经上过当,所以才疑神...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开悟之后为何还要求生净土

问:诸佛出现于世间,原是为了度化众生。学佛的人只担...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守节而显名

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

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诸佛菩萨、上人慈悲、 各位法师、诸位佛友,阿弥陀佛!...

不死种子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

夜夜好眠

北风飒飒,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树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佛教词典】阿育王塔

指阿育王所建之诸塔。阿育王归依佛以后,大兴佛事,到...

【佛教词典】斗诤坚固

(术语)五种坚固之一。自如来入灭第五五百年间,诸比...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梦参老和尚:善用其心

我们好多道友,皈依佛之后会问:师父啊!怎么修行啊?...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凡事都要有计划

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

慈念令虫害远离

在《复章以铨居士书三》中印祖针对章居士提出的猛兽毒...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印光大师: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