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印光大师文章
在家庭工作中修行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持,随人身分。若身无有...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感应故事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
劝持《阿弥陀经》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
字体潦草易误事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久久或致误事。冯梦华...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对...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原文】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心...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
印光大师的棒喝教学
德山棒,临济喝,开创了禅宗宗师的棒喝教学法。临济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
欲利人,先须克己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净土法门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
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一生自称常惭愧僧。 常思己过,对不起自己叫惭,对不起别...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用外道炼丹运气等工夫...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你就应当至诚恳切,一心...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更替,就是朝代也...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
【推荐】
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
断疑生信—印祖讲故事
(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南无阿弥陀佛。 断疑生信,印祖的开示讲给大家...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很厚的一本...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
印光大师开示: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
中国传统文化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佛弟子应如何祭祀祖先?净土宗十三祖师印光...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碍别人实际是障碍自己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 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时内蒙一带傅作义将军抗...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他的妻子受到惊吓生病...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自心,谓识得即是道,...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那个意思是你母亲年...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她临终的时候...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 ...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 这是...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
宏海法师:印祖文钞——一函遍复
(第一讲) 我们尊敬的化通长老慈悲,真常法师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各位...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
【推荐】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提醒他,这是过度提神所...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
患难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他是答复的叶沚芬居士...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 这个...
【推荐】
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
女人学佛须知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
【推荐】
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年六十四岁。六十以...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乎都是遥不可及,为什么...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打佛七的道场,都请他去...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县城生活过的人,都知...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其故何哉...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修密宗,总把念佛看得没...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
【推荐】
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为佛弟子, 而不知孝亲...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拨果。如是之人,其...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之处。倘能随分随力,...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头。 瓶中...
【推荐】
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遍研...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
念佛欲得一心,须发真实心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
人在少年,最难克制的是情欲
原文: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道,专以导欲诲淫为目的。汝等虽有...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愿忆念相感,必致弥陀...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议。良以愚...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白话文
(曾琦云 译注) 《印光大师说净土》译注的印光大师的文字,皆选自李净通居...
【推荐】
《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儒...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老亲①,何得云欲觅清...
这样去念佛,即使堕于恶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即柴老太夫人堕于恶道...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净土,对《阿弥陀经》...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德宏)刚从法院回家,空...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大师悲心不忍,放弃潜...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孟...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
共4页
第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下一页
净慧法师
圆瑛大师
药师法门
佛教戒律
药师经
断除执着
宏海法师
道证法师
看破放下
断除烦恼
念佛法门
憨山大师
达照法师
信愿
学佛感应
孝顺父母
佛弟子文库 fodizi.net
随机推荐
回首页
回顶部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