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安法师  2016/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的画师。

画师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三十两金子。赚到这么多钱后,就带回国准备过年。回到家乡的时候,路过了一间寺院,发现有五百位僧人在那里修行,威仪非常好,也非常精进。画师当下生起恭敬之心,便想做供养。他到客堂询问:“我想供一堂斋,需要多少钱?”知客师回答说:“供一堂斋要三十金。”画师一想:我正好有三十金。就把钱全部拿出来供了一堂斋。供完斋之后,他感到非常欢喜:哎呀,我今天做了一件大善事。

当他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的时候,不知道麻烦正在等着他。

他的妻子问:“你出去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了钱没有啊?”

他说:“赚到啦。”

“赚到多少钱啊?”

“赚了三十两金子。”

妻子说:“那好,拿来吧。”

但这时候画师已经拿不出钱来了啊,他就坦白:“我把金子都种进福田里面去了。”将自己供斋的事情说了。

妻子一听,勃然大怒,斥责道:“你的头脑是不是有问题啊!工作十二年赚来的钱,不用来养活妻儿,却拿去给别人供斋,你头脑不正常。”画师的妻子用绳子把他绑起来,送去了官府,想让官府来论罪惩罚他。押到官府后,他的妻子控诉说:“他作为人夫和人父,在外工作十二年,赚了钱,却一分钱都不拿回来,全在外面给花掉了。”

审案的官员开始一听,也觉得很愤怒: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家小都不养的!把惊堂木一拍,就要惩罚他。这时,穷画师赶紧辩白:“我一直很穷,这么做,是想摆脱贫穷。今生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宿世没做过布施。碰到那些修行人,是个种福田的好机会,所以就赶紧布施钱财。”堂上官员正好是一位学佛的优婆塞,听了画师一席话,觉得此人此举也很可贵。因为贫穷布施难啊,一个穷画师能把辛苦了十二年赚的这么一点钱全都布施出去,相当不简单啊!官员深受感动,赶紧过去,亲手解开画师身上的绳索,并把自己所穿的好衣服给他披上。之后,不但把自己的马,甚至连一个田庄也都赠送给了他。

你看,穷画师能以真诚心供养三宝,现世就得到很大的回报。这只是花报,将来的果报则是生到天道。所以,虽然贫穷的人最难布施,但只要肯布施,就会有好的果报。而富贵人去布施,自身的富贵会更绵长。大家一定要明白“种善因得善果”这个道理,布施要及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账灾济恤救了好多人,能抵罪过吗

大家看过《影尘回忆录》就知道,有位朱子桥老将军,他...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们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恶果报,相信了善恶...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让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过其他宗教,同时也接触了传统文化,...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

【佛教词典】欲取

【欲取】 p0983 如四取中说。 二解 如取支差别中说。 ...

【佛教词典】阿鼻旨

(界名)又作阿鼻至,阿鼻脂。略名阿鼻。...

修道的第五难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星云大师《净修法门》

我们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的历史上,人类经常有很多大...

萧伯纳:钟爱素食和阳光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被誉为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

十供养赞

香: 心然五分 普遍十方 香烟童子悟真常 鼻观妙难...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享清福最难

走出世间是清净,走入世间是红尘。红尘滚滚,这个世界...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浅说佛教八苦

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