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2016/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梁章钜,和张元宰友善,曾经问张元宰:“您家中人才辈出,至今不断,是不是祖先有大的阴德呀?”

张元宰告诉他:“我家有‘竹立城’,您听说过吗?我家祖上有位张老翁,是文端公张英的祖父,曾在雪夜中看见有个盗贼藏在屋脊上,已经冻僵了,张翁心生怜悯,就拿来梯子把他扶下来。看了一眼原来是邻居,赶紧把他扶到书斋,亲自拿来酒食给他吃,然后又赠送给他数两金子,悄悄的把他送走了,家人一点也不知道。

那个邻居感激异常,常想报答张老翁,后来邻居夫妻俩勤苦劳作,买了五六亩田地。有一天到田里,看见旁边的田里有个富家子弟和一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查看很久说:“太好了,真是能出卿相的宝地呀!”富家子弟就问怎么能验证,风水先生说,拿根枯竹来,过一夜就能活。

邻居听见后回去告诉了妻子,妻子就说:“过去你急着想报答张老翁,现在机会来了。”邻居就问什么缘故,妻子就说:“如此……这般…不就行了吗?”邻居同意了,起早去了那块地查看,地上插的竹子真的活了。邻居就把它拔掉,又插了根枯竹。过了一会,风水先生来了,看到自己的话没应验,失望的走了。

邻居就用计谋买到了那块地,并要把它送给张老翁。张老翁说:“贪天必有大祸,不行。”邻居说:“如果没有您的盛德,谁都配不上这块宝地。”反复恳请张老翁收下它,张老翁拗不过,就花钱把它买了下来,这就是那块‘竹立城’。”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 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

张英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为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二千年封建官场之罕见。

他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祖辈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安徽省著名历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在张家官运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他们是清代有作为的皇帝,在有作为的皇帝身边溜须拍马,邀宠作奸是没有市场的,特别是雍正皇帝,为政不长,却厉行,一生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在张家高官的背后,是威严自律的帝国皇帝。

当时的清王朝尽管帝王自律而有作为,但对汉人仍提防有加,防汉人颠覆政权,大兴,高官厚爵们也伴君如侍虎,如履薄冰。

张家人低调屈身,也成自然,据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殿试得一甲第三名(探花),张廷玉跪求雍正换人,以留得名额给天下平民英才,因为张家已太多出人头地的机会了。雍正深为感动,将其子降级任用,可见张家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

早在明代,张氏家族在桐城就已经是较有声望的大家族,据张英为其父所作传记载,张氏“先世自豫章徙于桐”,从张英的曾祖起张家就多出“有廉能声”的循良官宦。

张英的曾祖曾任陕西左参政,其祖父张士维为赠正议大夫、广东按察使,其伯父秉文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任山东布政使赠太常寺卿。

族叔张秉贞是崇祯年间的进士,曾任户部郎中、蕲黄兵备、浙江巡抚,至清,因廷臣交荐,升任刑部尚书。

张秉彝(张英父) 赠大学士衔。张秉彝生性乐于施济,“遇人之急不啻身受”,方“桐苦寇”,且“岁大馑”之时,“设粥糜以济饥者,全活甚众”。其夫人吴氏亦常助之济施不倦。

清代桐城张英家族不仅是声势煊赫的簪缨世家及书香门第,而且也是清代甲科世家的典型代表。自明迄清300余年的时间内,张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先后有20余人中进士,成为当时著名的豪门望族。有清一代,张氏政治地位之高、影响之大罕有匹敌,此外该家族还在学术、诗文及艺术创作上成就卓著。

附:张英后人功名表

姓名 世系关系 科举功名 最高或最后官职

张英 康熙六年二甲第四名进士 文华殿大学士

张廷瓒 张英长子 康熙十八年二甲二名进士 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张廷玉 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三甲 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张廷璐 张英第三子 康熙五十七年一甲第二名进士 国子祭酒、少詹事 、礼部侍郎

张廷 张英第五子 雍正元年二甲十五名进士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典江西试

张若霭 张英孙 雍正十一年二甲第一名进士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张若潭 张英孙 乾隆元年三甲六十一名进士 翰林院检讨

张若需 张英孙 乾隆二年二甲第八名进士 翰林院侍讲学士

张若澄 张英孙 乾隆十年二甲十六名进士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郎、湖南乡试正考官

张曾敞 张英曾孙 乾隆十六年三甲五十四名进士 少詹事、顺天乡试考官

张元宰 张英玄孙 嘉庆七年二甲五十名进士 翰林院编修

张聪贤 张英六代孙 嘉庆十年二甲第四名进士 潼关厅同知

张绍华 张英七代孙 同治十三年三甲十一名进士 江西、湖南、山西 布政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推荐】如何修阴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忙的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

【佛教词典】与女人同行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人女,二、共...

【佛教词典】六门唯识

【六门唯识】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

戒住则法住,有戒就有佛法

各位新戒,你们受戒,就要以戒为师。一个人,今后在佛...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

心不在内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义与价值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组成,那么我们的生命究...

印光大师论药师法门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推荐】如果你有信心,往生净土是极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