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2011/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家已十余载。

一日,佛陀观察因缘已熟,于是带领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回到本国──迦毗罗卫国,度化释迦族人。由于释迦族本是高贵大姓,族人一向养尊处优,憍慢成习,不易度化。因此佛陀教令弟子,各各现出神通变化,随佛返国,以便折服族人的憍慢,令其信服。于是,佛陀身放光明,众比丘亦各显神力,随佛乘空飞行来到迦毗罗卫国。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听闻佛陀归国,即令全国上下清扫街道,洒香水、散妙花,持幢幡、宝盖及作歌舞伎乐,夹道奉迎佛陀入宫供养。其时,净饭王见佛陀的随从弟子虽各有大神力,但相貌、家世与佛陀的尊贵相比,不甚匹配。于是自释迦族中遴选了五百位形貌庄严的王孙贵戚,令其随佛出家,作佛侍从。

佛陀令弟子优波离为大众剃除须发,剃发毕,众人来到僧中,欲受具戒,依法次第顶礼众僧。五百人中地位最尊、最贵的拔提释王也一一顶礼众僧,但来至优波离面前却迟迟不作礼。佛陀见此景,便问道:‘为何你独独不向优波离顶礼?’拔提释王回答:‘我是尊贵的刹帝利王种,优波离是出身低贱的首陀罗种,且未出家时还是我的奴仆,所以我不向他作礼。’佛陀即为拔提释王开示:‘人无贵贱之分,世间这些贫富贵贱都是幻化之境,无有真实;无论是贫富或贵贱,一旦面临人生的生离死别,其痛苦又有何差别呢?’当下,拔提释王烦恼销落,心生惭愧,便向优波离至诚礼拜。一时,大地为之震动,空中有声传来:‘拔提释王为求佛道,能放下高贵的身份,折服憍慢心,屈躬礼拜出身较自己低的优波离,真是值得赞叹啊!’

受完戒的拔提释王,退坐一旁,专注聆听佛陀的教诲,立刻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

证得阿罗汉果的拔提释王,常于墓间、树下居止,畅然快意,无有怖畏,并说道:‘以前在王宫时,虽有强健威猛的勇士执持武器,常护左右,我还是会感到恐惧不安;如今出家学道,一人独居于墓间,却没有丝毫的畏惧,真是自在!’阿难尊者经过时,听闻此语,心中深感讶异,‘为何拔提释王生于豪族,出家不久,即能证得阿罗汉果?’于是启请佛陀开示。

佛陀慈愍地说道:‘久远以前,有一辟支佛圣者出外托钵,路途中,一位贫穷的路人正准备用手中仅有的大饼充饥,见到迎面而来的辟支佛,威仪庠序,心生欢喜,于是将大饼供养了辟支佛。辟支佛接受供养后,立即用神力跃入空中,展现空中行、空中卧、身上出水……种种神变。路人见了更心生敬仰,对佛法生起无比的信心。当时施饼的路人,即是现在的拔提释王。由于供养辟支佛的功德,生生世世常受人天快乐,尊荣豪贵。今世又得值遇佛法,出家修行,证得圣果。’

拔提释王过去生殊胜的因缘,令阿难尊者及众比丘直叹布施功德不可思议,于法更加深信无疑,精勤修道。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九》

省思

锦衣玉食,是为贵吗?布衣粗食,可谓贫吗?

论云:‘如来四部众皆同为释种,喻若四恒水各别有五百支,皆合入大海以等一味。’一切众生佛性本具,平等不二,不因富贵、贫贱……而有高下。只要一念觉悟,迷途知返,最后终当成佛。了达此理,就不会因世间财富而自恃轻他,亦能建构人生真正的价值定位,寻得安身立命之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有思想》

各位参加短期出家的善男子信女人们: 记得在今年春夏...

能修此十一种法,道业必有成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为比丘众开...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每个的灵性苏醒,都需要时间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

如何看待破戒僧和皈依僧

问: 对于破戒僧只能做到表面恭敬,做不到由衷地恭敬,...

疑误众生当堕无间狱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禅要如何去参

王辅益是个非常发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

【佛学漫画】生活中能不断佛号,才是真正的功夫

冬瓜和尚的故事...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佛教词典】苦谛与集谛二句分别

【苦谛与集谛二句分别】 p0848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

【佛教词典】道法智

梵语 mārga dharma-jāna。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即...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说「道」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 诸位...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印祖因念佛痊愈眼疾,而对净土起信

印光大师出生六个月大的时候曾经患过比较严重的眼病,...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

【推荐】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

「烧头香」与「撞头钟」的宗教内涵

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春节的年味。每到农历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