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2011/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

那天比丘们聚在一起议论道:「为什么提婆达多对佛陀那么不满?为什么他要在外面散播许多谣言呢?」佛陀刚好走过,问道:「你们在议论什么?」有一位回答:「佛陀,我们都很疑惑——提婆达多和佛陀是堂兄弟,又是您的弟子,为什么他事事都要障碍佛陀,甚至听到有人赞叹您时就想尽办法散布谣言、诽谤佛陀,提婆达多和您曾结了什么样的因缘呢?」佛陀说:「提婆达多诽谤我不只是在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他就一直抱着嫉妒心,常以险恶之心加害我。」佛陀接着又说:「你们坐下来,我告诉你们过去生中的提婆达多。以前有一个摩伽陀国,国王养了一头大象,是一头洁白的大象,不论行走、外貌都是上等之选。国王请了驯兽师来调教,这头白象很聪明、人见人爱备受赞叹。有一次在祭拜大典上,国王骑着这头白象在人群中巡视祭拜的队伍,大白象一走出来,全国的人民都大开眼界,每一个人都赞叹他,因为他的动作优雅稳重,让人一见就生欢喜心。」国王看到这么多人赞叹白象,他心中很不高兴——大家竟然都只赞赏被我骑的大白象,却没有人赞赏我的英姿焕发。于是国王就想尽办法要置他于死地。

国王问驯兽师:「这头大象驯得如何?」驯兽师说:「很好啊,这头象聪明伶俐,很好教。」国王说:「如果他站在最高的断崖上,是不是可以表演被调教的技术?」驯兽师说:「没问题,因为他很聪明。」国王就说:「好,我要看大白象献艺。」于是,国王就指定在摩伽陀国最高的山顶上,那山间还隔着很危险的断崖,国王要大象在那里献艺。驯兽师随着国王牵着大象到那里,国王和许多大臣百姓都等着要看大象表演,国王命驯兽师骑在大象背上指挥。国王下令说:「你要他缩一脚,用三只脚站在山尖上。」驯兽师就指挥象用三只脚站立,大象就开始表演,姿态真是美啊,在场的老百姓都很赞叹大白象;国王愈听愈气,又说:「要大象缩起两脚,用两只脚站立。」大象真的做到了,赞叹的声音更大了。国王更是嫉妒了,又要大象用一只脚站立,其它三只脚都缩着,没想到大白象竟然也做到了,此时赞赏的声音真是震动天地!

那时,国王除了嫉妒之外又加上痛恨,他咬牙切齿、无理地告诉驯兽师:「要他四只脚都缩起来,悬空在山顶上!」当时,驯兽师就贴近大象的耳朵说:「国王有心要置你于死地,像这种无道的国王不值得为他服务,你是否能展现神力,将四只脚都缩起来,腾空飞到婆罗奈国去?」结果大象真的四脚悬空、身体轻飘飘地载着驯兽师飞过断崖,一直飞到婆罗奈国的城门上空。

婆罗奈的人民抬头,突然看到一头白象轻飘飘地载着一个人在天空中飞翔,大家都喝采说:「啊!好神奇的大白象,他带着福气到婆罗奈国,这是个好预兆!」那里的百姓都跪在地上喊。国王在宫中也听到了,就和大臣们出来观看,看到那大白象果真是良象,国王说道:「不知他是否和我国有缘,希望大白象能降临到这里来。」大象就真的降落在婆罗奈国的宫殿旁,国王问那位驯兽师:「你们从哪里来的?」驯兽师说:「我们从摩伽陀国来。」国王说:「这头象到我的国家来,必能带来吉祥,希望能让他留下来。」驯兽师就对大象说:「这是一位仁王,我们应该投靠他,为他服务。」于是他们就留下来了。国王很高兴,封大白象为象王,又为象盖了一所很好的屋子让 它住,而且喂食最好的食物。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对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那位怨恨嫉妒心强的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婆罗奈国的国王就是舍利弗,那位驯象师是眼前的阿难,而大白象就是我——释迦牟尼。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不断用嫉妒和怨恨之心结怨连仇,直到现在还要不断地逼害,这就是他过去生无量劫前、生生世世累积的嫉妒心。」

佛陀又说:「大家修行就是要把内心的怨恨和嫉妒心扫除,心中的这分无明、黑影若能拨开,才能透彻了悟真如本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生气有用吗

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

什么是阿修罗

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水到绝境是飞瀑,人到绝境是转机

大雨过后,有人抬头看天,晴空万里,神清气爽。有人喜...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

【佛学漫画】寒山大士

寒山大士的故事...

佛说六年苦行的宿缘

一日,佛与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这五百位...

【佛教词典】阿奢也

(杂语)A?aya,译曰心性。大日经疏十曰:阿奢也,心性...

【佛教词典】请僧

(杂语)法会所请待之僧众也。...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您可知江上船只多少

脱名缰利锁,乘法船遨游。 破我执自在,为苍生奔走。 ...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川中每出异人,有刘某者,皈依宝一法师,宝一庵中有湖...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临终助念的时机该怎么把握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