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断欲精进魔生恼

2011/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久,魔王便起了妨碍佛陀弘法的念头,于是立即前去佛陀所在。

魔王对佛说道:‘您平日总是显现庄严和悦的气色,一个人在静处独处着,想必您修习禅定时,必定得到了甚深的法喜。既然您能舍弃统治国家的王权及种种名利富贵,何不与大家共为亲友,一起生活呢?’

佛对魔王说:‘正因我在修习禅定当中有所体会,所以内心常保平静,能够战胜你以欲望构成的无形军队,得到最珍贵的无上法财,这种远离愦闹的自在独居生活,又何需亲友的陪伴呢?’

魔王又问:‘既然您已成就无上道,享受涅槃的安稳及喜乐,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出来教化众生呢?’佛陀回答:‘为的是使众生能听受教法,正确了知世间一切道理,止心不受魔扰、不为欲望所动,皆能趋向涅槃之道!’

魔王听完之后,便叹息:‘我试图劝阻佛陀却徒劳无功,就像一群错把白石山认作是美食的鸟,不但无法饱腹,反而还伤了嘴喙啊!’

魔王因为没有达成目的,十分忧愁苦恼,于是独自来到一空地,以箭画地,苦思良计。魔王有三个女儿,分别名为极爱、悦彼和适意,这三个女儿看到父王如此苦恼,便自告奋勇想帮父王解决问题,她们保证一定能以欲望之网达成目的,使父王开心。虽然魔王已知佛陀断欲无求,超越魔的境界,不过因为女儿们的坚持,所以也只好随她们去。

魔王的三个女儿化作容貌美艳、举世绝伦的女子,来到佛前向佛顶礼,并且侍立在旁,向佛说道:‘我们愿以自身供养您,任您差遣。’但佛陀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于是三女退到一旁讨论:‘世间男子喜欢的女人类型都不一样,也许佛陀不喜欢这一型,不如我们变化成不同类型的女子,当中总有他喜欢的吧!’于是她们各自变化成六百位女子,当中有娇俏可爱、清纯甜美的,也有成熟妩媚或历经沧桑但风韵犹存者,这些女子一同到佛前说道:‘我们愿以自身供养您,任您差遣。’但佛陀依然对这些女子看也不看一眼。三位魔女再次挫败,经讨论后得到一个结论:‘佛陀必定是一位真正了断爱欲之念的解脱者,不然一般人见到我们的绝世美貌早就心乱狂迷,强欲攻心吐血而死,怎么可能好端端地坐在那里动也不动呢?’于是三女决定以诘问的方式劝阻佛陀。

魔女极爱首先问道:‘您总是在树下独坐,为什么不和众人共为亲友,一同生活呢?’佛陀回答:‘我已得到无上涅槃之乐,心中常处寂静,所以不执着一切殊胜妙好的色相,能摧伏爱欲之魔,不需要亲友的陪伴。’魔女适意又问道:‘您的心究竟是安住在何处?入了什么样的禅定而能够永离世间一切束缚呢?’佛陀回答:‘我的心离开了爱憎悔恨等一切分别,意志坚定不退,不住一切相对境界,所以能够度过欲爱烦恼的生死之流,永离缚着。’魔女悦彼听见佛陀的回答,不禁赞叹:‘唯有像您这样具有无上妙智的人,才能够断除贪爱的烦恼,远离缚着众人的种种欲望,超越生死,为人所不能为啊!’

三女不但没有达成目的,反而更肯定了佛陀向道的坚决意志,只好回到父王身边。魔王看到三女无功而返,呵责了一顿,并且说了一首偈语:

‘三女占坏彼,形容犹如电,向彼大精进,如风吹兜罗。

爪以欲坏山,齿齚于铁丸,婴愚以藕丝,欲悬于太山。

佛已度众着,欲共彼讲论,罥弶欲捕风,欲下虚空月。

以手掬大海,望欲得干竭,佛已离诸着,欲往共讲论。

举脚度须弥,大海中觅地,佛已出诸着,而往共讲论。’

魔王对女儿们说完后,便怀着忧愁悔恨返回了。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二》

省思:

成功之人必定有其明确目标,以及能实践到底、不因外境诱惑、扰乱而屈服的坚强意志;而无敌之人,不是因为降伏了外敌,而是因为降伏了自己。这是佛陀对修行的态度,也是我们该学习的人生态度。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面对外境的种种诱惑,只要还有一点心动,就容易随波逐流、玩物丧志。要记得,光明人生的操控权在自己手上。立定志向,坚持到底,自然能不被一切障碍所阻,顺利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妙莲老和尚传奇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

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问: 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

精进破懈怠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

持《金刚经》脖子被砍三刀竟无伤痕

有一天,唐朝的高僧一行禅师遇到了三刀和尚,告诉他说...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神通抵不过业力

唐朝代宗大历年间,有一位隐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贵族子...

【佛教词典】净眼三昧

一心观想梵释诸天的清净身体,叫做净眼三昧。...

【佛教词典】三时判教

三时判教是佛教中观、瑜伽两个学派,对佛法经教分别大...

什么是佛法

问: 什么是佛法? 慧律法师答: 佛法很深、很广也很...

何谓五眼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

资深律师总结小三的十类悲惨下场

这些天,我将自己十年来所经办案例中小三做了一个系统...

高处不胜寒

现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楼来代表它的雄伟壮观,现代人也都...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

福德是承载世间富贵之根基

国庆长假,待客之余,读书、写字、坐禅、念佛。 品读《...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