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说斋经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城东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维耶,早起沐浴着綵衣,与诸子妇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问维耶:「沐浴何早?」对曰:「欲与诸妇俱受斋戒。」佛言:「斋有三辈,乐何等斋?」维耶长跪言:「愿闻何谓三斋。」

佛言:「一为牧牛斋,二为尼犍斋,三为佛法斋。牧牛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饮饲其牛,暮归思念何野有丰饶,须天明当复往。若族姓男女已受斋戒,意在家居利欲产业,及念美饮食育养身者,是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

「尼犍斋者,当月十五日斋之时,伏地受斋戒,为十由延内诸神拜言:『我今日斋,不敢为恶;不名有家,彼我无亲,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学,贵文贱质无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

「佛法斋者,道弟子月六斋之日受八戒。何谓八?

「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蠕动之类,不加刀杖,念欲安利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着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佛告维耶:「受斋之日当习五念。何谓五?

「一当念佛。佛为如来,为至真,为等正觉,为明行足,为善逝、世间父、无上士、经法御、天人师,号曰佛。是念佛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思乐佛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斋念佛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

「二当念法。佛所说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毁思念勿忘,当知此法为世间明。是念法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用乐法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浊得除。斋念法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

「三当念众。恭敬亲附依受慧教,佛弟子众,有得沟港受、沟港证者,有得频来受、频来证者,有得不还受、不还证者,有得应真受、应真证者,是为四双之八辈丈夫,皆为戒成、定成、慧成、解成、度知见成,为圣德、为行具,当为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是念众,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众之业。譬如以淳灰浣衣,垢污得除。斋念众者,其德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

「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亏不犯、不动不忘、善立慎护、为慧者举、后无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戒统业。如镜之磨,垢除盛明。斋念戒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

「五当念天。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盐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应声天,当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闻、有施、有智,至身死时精神上天,愿不失信戒闻施智。』是念天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天统业。譬如宝珠,常治清明。斋念天者,其净如是。

「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

「如是,维耶!斋之福祐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比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天上广远不可称说,当今人间五十岁,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寿五百岁,彼当人间九百万岁。佛法斋者,得生此天上。人间百岁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寿千岁,当人间三千六百万岁。人间二百岁为盐天上一日一夜,盐天寿二千岁,当人间一亿五千二百万岁。人间四百岁为兜术天上一日一夜,兜术天寿四千岁,当人间六亿八百万岁。人间八百岁为不骄乐天上一日一夜,不骄乐天寿八千岁,当人间二十三亿四千万岁。人间千六百岁为化应声天上一日一夜,化应声天寿万六千岁,当人间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岁。若人有信、有戒、有闻、有施、有智奉佛法斋,当命尽时,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隐快乐。猗善众多我少说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无量。」

维耶闻佛语,欢喜言:「善哉善哉!世尊!斋之福德甚快无量,愿受佛戒。从今已后月月六斋,竭力作福至死。」

佛说经已,皆欢喜受教。

佛说斋经


上篇:佛说泥犁经

下篇:优陂夷堕舍迦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阿含部目录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法海经

法海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瞻波国,...

佛说普法义经

佛说普法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

般泥洹经

般泥洹经卷上 不载译人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游...

禅要经

禅要经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 诃欲品第一 行者求道欲修定...

【注音版】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不空羂索神咒心经...

佛说如来兴显经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守遂本)

(守遂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佛说净业障经

佛说净业障经...

二谛义

补刻二谛章叙 嘉祥藏大师所撰二谛义章三卷。传流吾国...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伽婆...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

念佛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我们以下...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

【推荐】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现代人每天熙熙攘攘,席不暇暖,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

以德报怨的国王

佛陀时代有一段故事――佛陀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摩...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顺情而化,导入弥陀的大悲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经讲,极乐世界有很多的鸟,都是阿...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何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虚云老和尚《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初七第一日开示(2月22日) 这里的大和尚(苇舫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