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二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迦叶三兄弟品下

「尔时,世尊食讫,还至彼林经行。是时,优娄频螺迦叶过彼夜后,往至佛所,到已白佛:『大德沙门,若知时者,饭食已办。』佛告迦叶:『汝于先去,我随后来。』尔时,世尊于先发遣迦叶去后,即往到彼三十三天,到彼天已,取得一华,其华名波梨阇多迦(隋言彼岸生),取已于先来火神堂。迦叶后来,见佛已坐。即白佛言:『大德沙门!从何道来?在于我前,到火神堂。』

「佛告迦叶:『我先遣汝,后至忉利天宫,将此波梨阇华来此神堂,然此波梨阇多迦华,颜色可爱,香气甚好,汝意若乐,可取此华嗅其香气。』迦叶白佛:『大德沙门!此华香气,微妙精好,沙门自持,我不合嗅。』是时,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于先发遣我已,后到天上,取彼波梨阇多迦华,于先来坐火神堂内;虽然,犹不得阿罗汉身心寂静如我今也。』尔时,迦叶居处,螺髻诸梵志等,欲破于柴而不能得,若倚立者,不能屈身,若低腰时,不能正直,若斧着柴,拔不能出。尔时,彼等螺髻梵志作如是念:『此之神通,必当是彼大沙门作,无有疑也,乃令我等今日不能破此柴薪,极甚劳苦。』

「尔时,世尊告彼优娄频螺迦叶一切等言:『螺髻迦叶!汝等今欲破于薪耶?』迦叶白佛:『大德沙门!实欲破薪,而不能得。』是时,佛作如是语已,彼等梵志即得自恣破其薪柴。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尔时,世尊食讫,还向彼林经行。是时优娄频螺迦叶所居住处,欲燃火烛而不能着。是时彼等螺髻梵志作如是念:『此之神通,必是彼大沙门所作,无有疑也,而令我等,如是辛苦,火不能燃。』

「尔时,世尊告彼优娄频螺迦叶一切等言:『迦叶!汝等欲燃火耶?』是时彼等迦叶报言:『大德沙门!我欲燃火。』时佛问已,彼火即燃五百火聚。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令彼可燃之火不听其燃,若欲令燃,方始即燃;虽尔,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还向彼林经行。尔时,彼等螺髻梵志欲灭于火而不能得。尔时,彼等螺髻梵志,作如是念:『此是沙门神通之力,而令我等火炎欲灭不能得灭。』尔时,世尊告迦叶言:『迦叶!汝等今欲灭于此火炎耶?』迦叶白佛:『大德沙门!我今欲得灭此火炎,而不能得。』时佛问已,即得灭于五百火炎。尔时,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其力乃能灭火即灭,欲燃即燃,虽尔;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彼等螺髻梵志至极寒冬,天正夜半,或至后夜,严酷冻冷,多有风雪,入于尼连禅河水中,或没或出,如是澡浴。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化作五百赤炭火聚,在彼岸边。是时,彼等螺髻梵志寒噤出水住在岸边,各各向火。是时,彼等螺髻梵志心如是念:『此必定是彼大沙门作是神变,忽然有此五百火鑪,而无烟炎,使于我等从冷水出向火炙煖。』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化作五百鑪火,无有烟炎,令我螺髻五百弟子从冷水出向火煖坐,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彼等螺髻梵志欲取于水,各手持瓶,或将军持,欲用取水而不能捉。是时,彼等螺髻梵志作如是念:『此必是彼大沙门作,而令我等,不能取瓶及以军持。』

「尔时,世尊告彼优娄频螺迦叶并及五百螺髻梵志一切等言:『迦叶!汝等各欲将瓶及军持等欲取水乎?』迦叶白言:『善哉沙门!此等五百螺髻梵志,将瓶军持欲取于水。』时佛问已,而其五百螺髻梵志皆能将瓶及军持等,得取于水。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希有希有!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令此五百螺髻诸梵志等,许其取水乃能得水,不许不得;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优娄频螺迦叶,其于已前,祭祀火时,恒常坐七多罗树上,于后祭祀,还欲上七多罗树上而不能上。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决定是彼大沙门作神通无疑,令我不能上此多罗树上祭火。』是时,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如是,不许我等上于树者则不能上;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上七多罗树上祭祀,上已不能安隐而住。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决定是彼大沙门作神通无疑,令我上此七多罗树旧住处坐,不能得住,复更欲上。』而白佛言:『善哉沙门!愿听我等依旧住此七多罗树祭祀于火。』时佛语已,其迦叶等即得依旧安住彼七多罗树上。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许我住则得住,不许不得;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优娄频螺迦叶祭祀火讫,欲覆藏置,即不能覆。是时,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念:『决定是彼沙门瞿昙作此神通,令我等辈不得覆火。』是时,迦叶即白佛言:『善哉沙门!愿令我等得覆此火。』作是语已,即得覆火。

「尔时,迦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如是,许覆得覆,不许不得;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还至彼旧林中,经行而住。是时,迦叶祭祀火时,火及木头,东西驰走,不能一住。是时,迦叶作如是念:『决定是彼沙门瞿昙作是神通,令我祭祀火之器具,东西驰走,状若人驱,不能定住。』即白佛言:『善哉沙门!愿令我此祭祀火具得一定住。』

「尔时,佛告彼迦叶言:『如汝等意。』其祭火具即得安定。因此缘故,其迦叶等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乃能许我祭祀火器住则得住,不许不住;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食讫已后,还至彼林,经行而住。是时彼处,忽尔非时其虚空中起大黑云、降大暴雨,佛所居处,无有雨水。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今可令此水遍布,而于水内,复见乾地,令有尘起,现经行处,于彼往来。』作是念已,即现如前乾地尘坌,来去经行。

「尔时,迦叶作如是念:『今既非时,虚空之中云何忽尔非时起云而降大雨?此大沙门所住之处,亦一种有大水弥满。此之沙门,或可为水之所没溺,或今不见?』作是念已,多将螺髻诸梵志等坐于船中,处处求觅,渐至佛所,到佛所已,如是而住。

「尔时,迦叶既见世尊两边有水,唯独中间,现于乾地,尘土坌起,来去经行。见已白佛:『大德沙门!今住在此大水中乎?』佛言:『住此。』作是语已,飞腾虚空,即便往诣迦叶船上。

「尔时迦叶因此缘故,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神通!大有威力!乃能在水作是道行;虽然,犹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摩诃僧祇作如是说:『如来为彼优娄频螺迦叶等辈,示现如是五百神通,而彼优娄频螺迦叶于一切时,作如是念:「此大沙门大有威力!大有神通!虽复变现德术如此,而其唯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此之痴人,于无量时有如是念:「此大沙门有大威力!有大神通!虽然,而不得阿罗汉如我今也。」而我今可为此迦叶及诸弟子令开慧眼,发厌离心。』

「尔时,世尊告彼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言:『迦叶汝今非阿罗汉,亦复未入阿罗汉道,而汝实无阿罗汉相,况复得于阿罗汉果?』因于此言,时其优娄频螺迦叶心生羞惭,身毛卓竪,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与我出家,受具足戒。』

「尔时,世尊告彼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言:『汝大迦叶!此诸五百螺髻梵志依汝住止,顺汝法行,汝可共其平量好恶,告语令知,如于彼等意情所乐,作如是事。』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闻佛语已,即便往诣五百螺髻梵志之边,到已告言:『汝等梵志摩那婆辈!从我受此居处住止,及奉火神所安堂室,及祭祀器,各随汝等意乐而用;我今欲向大沙门边,当行梵行。』

「尔时,彼等五百弟子螺髻梵志共白优娄频螺迦叶,作如是言:『和上!自从见彼瞿昙大沙门来,我等多时意乐,欲往大沙门边行于梵行,而为敬惜和上心故,口不发言。和上今者若欲于彼大沙门边行梵行者,我等亦当随从而往,依彼教法。』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及诸弟子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却住一面。尔时,佛告迦叶等言:『汝等梵志!可弃于汝鹿皮之衣,及军持杖众杂头髻,令诸螺髻祭祀火神诸器皿等,种种调度,向彼尼连禅河水中,而皆掷却。』是时,彼等即白佛言:『一如大德沙门教诲,我等不违。』时诸梵志即将所着鹿皮之衣,乃至种种器皿调度,向彼河岸,悉掷水中。彼等诸物掷水中已,作种种声,或呹呹(子悉反)声,而逐水流。彼等螺髻,见于如是诸异事已,心中复更增益欢喜,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与我等辈,出家受戒。』

「尔时,佛告彼等梵志作如是言:『汝等比丘!来入于我所说法中,行于梵行,尽诸苦故。』是时,彼等五百长老,应声出家,即成具足。

「于时,那提螺髻迦叶在尼连禅河水下流岸边修道,见于彼等鹿皮之衣,及祭火神器皿调度,随水沿流。见已懎然,心生恐怖,而发此言:『咄咄异事!我兄或能为贼所破,不者居处被他杀也。我今可往至彼,观察是何灾祸变怪所致,忽然若斯。』尔时,其弟那提迦叶作是念已,先遣多人螺髻梵志诣彼逆看,好恶当告。『汝等捡挍,彼有何怪?其事云何?』弟子奉教往彼看已,回还报言:『并各平安,事瞿昙氏。』那提迦叶然后自将三百弟子,左右围绕,往于长老优娄频螺迦叶住处。到已即见优娄频螺迦叶师徒,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见已内心不大欢喜,向兄迦叶而说偈言:

「『仁者虚祭祀火神,  徒复空修于苦行,
  今日既捨此苦行,  犹如蛇脱于故皮。』

「尔时,那提螺髻迦叶即白长老优娄频螺迦叶兄言:『此能胜也?』是时,长老优娄频螺迦叶报言:『此实胜也!宁为此行,此行最妙。』

「尔时,那提螺髻迦叶告其三百螺髻梵志诸弟子言:『汝等螺髻摩那婆辈!我彼居处,及泉池等,并诸调度,汝意自知,作何处分;我今欲在大沙门边,当修梵行。』

「尔时,彼等三百螺髻梵志弟子,白师那提螺髻迦叶作如是言:『和上今若欲往于彼大沙门边修梵行者,我等亦当随逐和上,同诣彼边共修梵行。』尔时,那提螺髻迦叶及诸弟子,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却住一面。

「尔时,佛告彼等梵志作如是言:『汝等今者能将身上所着鹿皮,及祭祀火器皿调度,掷置尼连禅河水中,弃去以不?』彼等梵志同白佛言:『如沙门教,我不敢违。』而彼等将如前调度,即掷水中,作呹呹声,逐水而去。尔时,彼诸螺髻梵志见如是等希有之事,复增欢喜,乃至彼等长老比丘,应时出家,即成具戒。

「尔时,伽耶螺髻迦叶在河下流,忽见鹿皮及祭祀火器皿调度随水流下,见已心复生大恐怖,而发是言:『咄咄异事!我兄或能被贼所破其居坐处,不被杀也?我今可往至彼观察为何灾祸。』作是念已,先遣多人螺髻梵志,往彼逆看,好恶当告。『汝等捡挍,彼有何怪?其事云何?』弟子还报,如前所答。尔时,伽耶螺髻迦叶然后自将二百弟子,左右围绕,往于长老优娄频螺,并及那提二迦叶边,到已即见二迦叶身,剃除髻发,着袈裟衣。见已内心不大欢喜,向于二兄优娄、那提两迦叶边,而说偈言:

「『兄等昔空祭火神,  亦复徒修于苦行,
  今日既共捨此等,  犹如蛇脱彼故皮。』

「尔时,优娄频螺迦叶并及长老那提迦叶,还共以偈报弟伽耶螺髻梵志,作如是言:

「『我等昔空祭火神,  我等亦徒修苦行,
  我等今得捨此法,  实如蛇脱彼故皮。』

「尔时伽耶螺髻迦叶,复问优娄频螺迦叶并及那提迦叶等言:『兄今此处,实能胜也?』是时,长老二迦叶言:『此处实胜!宁为此行,此行最妙。』

「尔时,伽耶螺髻迦叶告其二百螺髻梵志诸弟子言:『汝等梵志摩那婆辈!我彼居处所有泉池,并诸调度,汝意自知,作何处分;我今欲在大沙门边修学梵行。』尔时,彼等二百螺髻梵志弟子,白师伽耶螺髻迦叶作如是言:『和上今若欲往于彼大沙门边行梵行者,我等亦当随逐和上,一时同诣大沙门边共修梵行。』是时,伽耶螺髻迦叶及其弟子,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却住一面,而白佛言:『大德沙门!我今及诸弟子,欲入沙门法中,是事一切当如是持。』尔时,世尊即告彼等螺髻梵志,作如是言:『汝等若能然是事者,当取汝等鹿皮之衣,及祭祀火器皿调度,悉弃掷着尼连河中。』彼等报言:『如沙门教,我不敢违。』是时,彼等螺髻梵志,即持鹿皮及诸调度祭祀火物,悉掷河中,掷河中已,其诸皮衣军持瓶罐,出种种声,呹呹唱呴,随流而下。

「尔时,彼诸螺髻梵志见如是等希有之事,复增欢喜,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与我出家及具足戒。』佛即告言:『汝等比丘!来入于我,自说法中,修行梵行,尽于诸苦。』是时,彼等诸长老辈,应声出家,即成具戒。

「尔时,世尊在彼优娄频螺迦叶聚落之内,随多少时,意乐住已,渐渐行向伽耶城边。如来在彼象头山顶,将是一千比丘徒众停住,即以三种神通,教化彼等,所谓身通、口通、意通,而调习之。

「尔时,世尊欲显身通,所谓一身作于多身,多身还复作于一身,上没下现,下没上现,东没西现,西没东现,南没北现,北没南现,山崖石壁,能过无碍。入地如水,履水如地,从地跏趺,昇陟虚空,犹如飞鸟。身出烟炎,如大火聚,灭火现水,消水放火。此之日月如是威德,而能以手摩扪捉持,乃至梵天自在行动。此是如来现身神通。

「现口通者,『汝等比丘!今应当知如是分别,应当如是莫生分别,应当如是观察思惟,应当如是莫思惟观。汝等比丘!应如是证,莫如是证。汝等比丘!应如是行,莫如是行。』此是如来现口神通。

「现意通者,『汝等比丘!今应当知!此一切法,皆悉炽燃,言炽燃者,眼亦炽燃,色亦炽燃,眼识炽燃,眼触炽燃,眼触所因生者有受,若乐、若苦、非乐非苦,彼亦炽燃。以何炽燃?以慾火故烦恼炽燃,以瞋恚火烦恼炽燃,以愚痴火烦恼炽燃。我如是说眼过,如是其耳炽燃,声响炽燃,略说乃至鼻香炽燃,舌味炽燃,身触炽燃,意法炽燃,因于意触所生受者,若苦、若乐、非苦非乐,彼亦炽燃。以何炽燃?以慾火故烦恼炽燃,以瞋恚火烦恼炽燃,以愚痴火烦恼炽燃,我如是说耳鼻舌身根尘过患。

「『复次若有多闻之人,能作如是深观察者,彼能厌眼,厌离眼识,厌离眼触,若因眼触所生受者,若苦、若乐、非苦非乐,是中亦能如是厌离,是厌离眼。

「『又复如是,厌离于耳,厌离于声,乃至略说,厌离鼻香,厌离舌味,厌离身触,厌离意法。若因意触所生受者,若乐、若苦、非乐非苦,彼亦厌离。既厌离讫,即不染着,既不染着,即得解脱。既得解脱,即有如是内净智现自知,我今生死已断,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是如来意作神通。

「尔时,世尊作如是说三种神通教示之时,彼诸一千比丘徒众,无为漏尽,于诸法中心得解脱。而有偈说:

「『已断生死诸慾流,  已得梵行自利益,
  所作悉已皆成办,  更不受于后有生。』

「尔时,彼诸一千比丘,闻佛世尊如是说已,于诸漏中,无复有为,即得内心善好解脱,捨梵志法,名声闻僧。

佛本行集经优波斯那品第四十五上

「尔时,彼三迦叶兄弟,有一[外*男]甥螺髻梵志,其梵志名优波斯那(隋言最上征将),住在一山,其所住山,名阿修罗,恒共二百五十螺髻梵志弟子修学仙道。彼闻其舅迦叶三人及诸弟子往诣于彼大沙门边,悉皆出家,剃除须发,闻已心惊,大不欢喜,而口发言:『希有舅等!于若干年祭祀火神,今日忽已入沙门中为作弟子。我今当往彼处诃责,何故作是不善事也?』彼口中咽唧唧之声,而往诣彼三阿舅边,到已见其三阿舅,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见已向舅,而说偈言:

「『舅等虚祀火百年,  亦复空修彼苦行,
  今日同捨于此法,  犹如蛇脱于故皮。』

「尔时彼舅迦叶三人,同共以偈报其[外*男]甥优波斯那,作如是言:

「『我等昔空祀火神,  亦复徒修于苦行,
  我等今日捨此法,  实如蛇脱彼故皮。』

「尔时,兵将螺髻梵志闻说偈已,复反问彼三阿舅言:『此能胜也?』是时,彼三阿舅报言:『此实胜也!宁为此行,此行最妙。』尔时,兵将螺髻梵志,告其二百五十螺髻梵志弟子,作如是言:『汝等梵志摩那婆辈!我彼居处所有泉池并诸调度,汝意自知,作何处分;我今欲在大沙门边修行梵行。』

「尔时,彼等二百五十螺髻梵志,即便共白优波斯那螺髻梵志,作如是言:『和上今若欲往于彼大沙门边行梵行者,我等亦当随逐和上同诣彼边,共修净行。』尔时,兵将螺髻梵志及诸弟子,往诣佛所,到佛所已,而白佛言:『大德沙门!我今愿将诸弟子,入沙门法中,乃至是事,当如是持。』

「尔时,世尊告彼螺髻诸梵志言:『汝若然者,当自取汝鹿皮之衣,及祭火器,掷弃一边。』而其彼等诸梵志言:『如沙门教,我等不违。』即至居处将祭火具,掷着一边。

「尔时,梵志掷弃祭火器皿已后,还至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与我出家及具足戒。』佛告彼等作如是言:『汝等比丘!来入于我自说法中,修于梵行,尽诸苦故。』而其彼等二百五十诸长老辈,应声出家,即成具戒。

「尔时,世尊即为彼等诸长老辈,增更说法,如前还以三种神通示教利喜。是时,彼等于无为法,悉尽诸漏,心得解脱。尔时,世尊最初集聚诸比丘众,所谓此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并悉从于梵志出家,皆阿罗汉,悉得自利,随侍世尊,证会说法。」

复次其后诸比丘等即白佛言:「善哉!世尊!彼等螺髻梵志师徒,往昔之时,种何善根?今日并得出家受具,皆证罗汉?昔作何业,今得是报?又彼长老优娄频螺迦叶一人,共其五百螺髻梵志,而得为首,最妙最胜,最上最尊;那提迦叶三百弟子,为首为最,为胜为妙;伽耶迦叶二百弟子,为首为胜,为妙为尊。又复长老优娄频螺迦叶往昔造于何业,今日世尊种种教示,如是难化自余一切诸梵志等,易受于化。」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至心谛听!我念往昔,还在于此阎浮提内,具足而有一千商人,彼商人中,有三兄弟,各为商主。其一还名优娄频螺迦叶,主领五百商人,第二还名那提迦叶,亦复主领三百商人,第三还名伽耶迦叶,亦然还领二百商人。

「尔时,彼等三大商主及诸商人,相共欲往海内治生,堪入海货,庄严已讫。其物价数,足直三百千万金钱,一百千万拟自食粮,一百千万拟余商人,以为本领,一百千万拟杂用度,料理船舶。彼等如是庄严竟已,渐渐而行,至彼海岸。至海岸已,供养祭祀大海之神,办具船舫,其外倍价更雇五人,所谓善解调治船者、观四方者、泝水入者、善浮水者、张施帆者。既如是得彼五人已,其三商主,大声唱言:『谁能入海?(三称)』如是三声大唱告已,即坐舶上,相共入海,为求财故。彼等既至大海之中,忽遇黑风,彼风吹船,掷海潬上,佥然而住。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十二

 

上篇:佛本行集经

下篇: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中本起经

中本起经卷上(次名四部僧,出长阿含) 后汉西域沙门昙...

普曜经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一名方等本起)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

佛说猘狗经

佛说猘狗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僧祐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 闻如是: 一时...

【注音版】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大方广师子吼经

大方广师子吼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

感情是缘分的组合

我们今天人不是讲感情,要谈恋爱吗?我们佛教讲,菩萨...

如何学习唯识

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南无宝髻(j 音寄)如来 护生咒:唵om 缚wa 悉xi 波bo 罗...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佛陀是很善用方便法门的。 当年,佛陀的母国迦毗罗卫...

夫妻感情和美是怎么修来的

言色相和,无相违戾。这是佛教导我们,夫妇之间精神生...

命不好的人,一定没有好口德

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是口业。一个人的命运好不好,从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