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祕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

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

即说呪曰:

「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 莎婆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下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般若部目录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

般若心经指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此云智慧,即神悟玄奥,妙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光赞经

光赞经卷第一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 梁扶南国三藏曼陀...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

【注音版】净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四品学法经

四品学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曹溪派列,淘涌而流注无穷...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

卷上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幻住家训

幻人一日据幻室。依幻座。执幻拂。时诸幻弟子。俱来云...

【注音版】佛说法印经

佛说法印经...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

净因法师:不杀生戒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