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品学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四品学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学,为上品;其持具戒学,号承法,为中品;其受卑戒学,号依福学,为下品;其行三事,号散侍,为外品。

又真学三德者,一曰、戒行备具;二曰、多知经法;三曰、能化度人。是为三德,号真学者也。又承法具戒者,纯五戒,信审罪福,奉承法教也。又依福卑戒者,但持上四戒,不持酒戒,随世习俗,不变欲事,是为依福学也。

又散侍三事,非戒也。何谓三?一者、身归法;二者、供养法;三、名于同学法。持自有弓分别,无师无所承,自然心好,无所拘碍,名散侍法也。真学功德胜于承法学百倍也,承法功德胜依福百倍也,依福功德百倍胜散侍也,散侍功德胜凡俗百倍也。

凡俗之人或不如畜生,畜生或胜于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入地狱,罪竟为饿鬼;饿鬼罪竟,转为畜生;畜生罪竟,乃还为人。畜生中皆毕罪,便得为人。是故人当作善,奉行三尊之教,学上四品之法,长离三恶道,展转天上,下生人中豪尊,世世受福,德长解脱。

四品学法经

 

若失威仪一事者,常自学如法,应时自赴诫诲即解。若懈怠不勤者,应退着下座,后有功德乃更复之;若受语不用及犯戒者,应便弹弃莫着众中,恐败余人;若新受法未满三月者,其有所犯,先不应问也,未习故也。若诸学者,承用此律,上下相检,乃可至竟,疾成大愿。

散侍法

问曰:「若有善男子,欲入正道,欲依大道而不耐戒,当作何行以求福祥?」

师曰:「亦有三事,名散侍法,好可奉。何谓三?一者、身所护法,二者、供养法,三者、于同学法。行此三事,即胜作凡俗时百倍也。

「又散侍身所能法者云何?虽不持戒,当与凡俗小异;游居之处数就有经道之处,若见世俗所行善者、法之恶者,莫用好言识也,丑语勿名,是为散侍第一法。

「又散侍供养法者,云何当侍三宝?朝夕莫懈,心常归向,并修经书。若居贫穷无用供养者,当加勤仂,见人福躬亲佐助,心代其欢,是为散侍第二法。

「又散侍于同学法者云何?当敬爱其辈无相憍慢,坐起念之,出入参之,如己观也;若行路者,近则相问,远当待望,慎莫背忽,是为散侍第三法。」

师曰:「行者三事虽未即度,犹如地多石多草,种虽不好故得少少,以续其时,犹胜不种也。种业不废,会得好地,所种乃成,收歛有盈,斯亦然矣!行之不休,福德扶持,会受真戒号。」


上篇:佛说四不可得经

下篇:大乘四法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

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于...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上(一名阿阇世王品) 西晋月氏三...

【注音版】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

佛说缘本致经

佛说缘本致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四恩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四恩品...

八识规矩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序 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亦名生死变识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所成

菩萨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赵尊仁的往生故事

赵尊仁。法名培庚,江苏如皋县人。年三十余岁,从事商...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圣严法师《安心就能安世界》

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

东林佛号与中医医理

到东林寺坐诊近半年,见了许多因念佛而身心受益的同修...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

从不好的果报中推出前因

我们看一个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这是...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

燃一香炷就能够消无始罪业吗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