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申日儿本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申日儿本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止鹞山中。

是时,国王、边大臣、长吏、人民,莫不敬重受教戒者。佛教国王、长者、吏民皆令不得杀生、盗窃、犯他人妇女,不得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得嫉妬、悭贪、狐疑,当信作善得善、作恶得恶,己所不欲莫施于人。

其有学余异道不受佛教戒者,国王、长者、吏民皆不复敬;所以不敬者,非正道也,教人不以道德,身自杀生,教人杀生;身自盗人财物,教人夺人财物;身自犯他人妇女,教人犯他人妇女;身自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教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自嫉妬、悭贪、狐疑,教人嫉妬、悭贪、狐疑。

其国中有一四姓长者,字为申日,财产甚富,金银珍宝无央数。申日事余道,不事佛道、不信佛经。异道人皆共嫉妬佛,悉会申日共议言:「佛今为王及傍臣、长吏、人民所敬重,而我等独不为王及边臣、长吏、人民所敬重。佛常自说言:『知去来现在之事,豫知他人所言心中所念。』今宁可试知,为审如佛言不?」

申日言:「当何以试之?」

余异道人教申日:「作饭请佛,持毒药置饭中;掘门里地令深五丈,以火置中土薄覆其上,令佛从上来入。如佛知去来现在之事者当不受请;受请为不知去来现在之事也。」

便可穿地作坑、设饭食置毒药其中。申日言:「诺!大嘉!」即行请佛。

佛言:「大善!」

申日便语异道人,道人言:「人已无所知,但当穿地作坑耳。」

申日有一子,字旃罗法,年十六,过世宿命学佛道,能知去来现在之事,语其父言:「佛已知余道所议,不须试也,莫用恶人言自投汤火。」申日不信子言,便使掘坑以火置其中,作饭具置毒药。

佛告阿难:「勅诸比丘,明日皆不得先佛行,到饭上也悉随佛后。」佛坐思惟正道,诸天王皆骚动。

申日遣人白佛:「时已到,愿可就饭。」

佛告阿难:「令诸比丘着衣持应器随佛后。」

诸比丘受教,着衣持应器皆随佛行,诸天王及诸鬼神无央数共从佛行。佛即以地作黄金,乃至申日门,佛适向道便放光影,令申日舍中悉作金色。

旃罗法即语父言:「今佛已起向道,十方皆明如日,佛与诸比丘,及无央数天共发来,佛与诸比丘及无央数天共行如星中有月;今父舍中明如是乎!不须试佛也。」申日不用子言。

佛到城门足蹈门限,举城中即为大动,病者即愈,盲者得视,聋者得听,瘖者能语,被毒者毒不行,狂者得正,伛者得申,瞋恚者为欢喜。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皆自作声,百鸟畜兽相和悲鸣。

佛到申日门,五丈火坑以作浴池,中生莲华,一华生千叶,诸弟子所蹈华生百叶,皆悉蹈华上而行。

申日见火坑以作水池中生莲华,便大惧怖,持头面着地以诚自说:「今为佛作饭,皆以毒药置其中,愿乞收,更作好饭。」

佛言:「不须更炊,持毒饭来食之。」佛就坐,诸比丘皆坐。

佛告阿难:「勅诸比丘,且勿得食,须佛教乃食。」

佛即咒曰:「天下凡有三毒:一者、贪淫;二者、瞋恚;三者、愚痴。佛无是三毒者,毒为不行,至诚有经法者,毒亦不行,如诸比丘道正者,毒亦不行。」佛语适竟,饭食中毒皆消去。

佛语阿难:「令诸比丘皆饭,毒皆已去。」

佛及诸比丘皆饭已,申日便前长跪,以头面着佛足,白佛言:「我无状,用恶人之言,令我作恶,愿从佛求哀悔过。」

佛即为申日说经,便得第一须陀洹道。申日即受五戒为优婆塞: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犯他人妇女;四者、不两舌;五者、不饮酒。

申日受五戒已,持头面着佛足,为佛作礼。

申日儿本经


上篇:佛说申日经

下篇:佛说越难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如...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 一...

法观经

法观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第一、何以故...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尔时佛告摩诃刹头...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如...

玉耶经

玉耶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

佛说诸法勇王经

佛说诸法勇王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 一...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法观经

法观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第一、何以故...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白衣大士咒)

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一 圣勇菩萨等造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

【注音版】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鞭打白骨,为时晚矣

修行人出外行脚云游,看到一个人在路旁焚香、供花、献...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深山中的道场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技术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