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施鹿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及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共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入波罗奈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行乞,至有德婆罗门女家。

时有德女,遥见如来色相端严诸根寂静,其心恬旷最上无比,威仪顾视审谛闲详,譬如龙王有大威德,如真金柱嶷然安固,如清净池皎无秽浊,欣慼不动如第四禅,身放光明内外融彻。

时有德女,见如是相,心生净信,来诣佛所,顶礼如来,及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足,曲躬恭敬,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善来!世尊!善来!善逝!我于今者欲问所疑,惟愿垂哀暂时住此。」

于时世尊,默然受请,敷座而坐,阿逸多菩萨摩诃萨,亦随佛坐。

尔时,有德婆罗门女心生欢喜,益加恭敬,即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于波罗奈仙人住处施鹿林中,转妙法轮,未知世尊所转法轮说于何法?」

佛告之言:「有德女!我转法轮,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有德女!此是如来于波罗奈仙人住处施鹿林中所转法轮,一切世间,若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悉无有能如法转者。」

尔时,有德婆罗门女白佛言:「世尊!所言无明为内有耶?为外有乎?」

佛言:「不也。」

有德女言:「世尊!若于内外无有无明,云何得有无明缘行?复次,世尊!有他世法,而来至于今世以不?」

佛言:「不也。」

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无明行相是实有耶?」

佛言:「不也。无明自性从于虚妄分别而生,非真实生,从颠倒生,非如理生。」

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则无无明,云何得有诸行生起,于生死中受诸苦报?世尊!如树无根则无枝叶华果等物,如是无明无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

佛言:「有德女!一切诸法皆毕竟空,凡愚迷倒不闻空义,设得闻之无智不了,由此具造种种诸业,既有众业诸有则生,于诸有中备受众苦;第一义谛无有诸业,亦无诸有而从业生及以种种众苦恼事。

「有德女!如来、应、正等觉,随顺世间,广为众生演说诸法,欲令悟解第一义故。有德女!第一义者,亦随世间而立名字。何以故?实义之中,能觉所觉一切皆悉不可得故。

「有德女!譬如诸佛化作于人,此所化人复更化作种种诸物,其所化人虚诳不实,所化之物亦无实事。此亦如是,所造诸业虚诳不实,从业有生亦无实事。」

尔时,有德女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之义,今者如来所转法轮,是虚空法轮,性空法轮,出离法轮,通达法轮,不思议法轮,无能转者法轮,无等法轮,如实法轮,无生法轮,无自性法轮,无相法轮。世尊!如此法轮如来已转。」作是语已,即以两手捧栴檀香末,散佛足上,而作是言:「世尊!愿我以此善根之力,于当来世,能转如是种种法轮。」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从于口中放种种光,其光朗曜具含众色,遍至十方无量世界,一一世界靡不充满,还来佛所,右绕三匝,从佛顶入。

尔时,阿逸多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有何因缘忽然微笑?如我意解,非无因缘。」

佛告之言:「阿逸多!汝见此婆罗门女,以手捧持栴檀香末散我足不?」

答言:「已见。」

佛言:「此女因今所种善根,当于八万四千亿劫不堕恶道,于六万四千诸佛所,以尊重心承事供养,听闻正法守护受持。彼佛在世及涅槃后,如见时间相续不绝,复令无量阿僧祇众生回向菩提,然后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曜劫中而得成佛,号法光曜如来、应、正等觉,其佛住寿满足一劫,教化无量阿僧祇众生令得涅槃。」

尔时,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此有德婆罗门女,曾于往世种何善根?」

佛言:「阿逸多!汝今当知,此有德女于过去世毗婆尸佛出现之时,已作女身,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解其身上所着璎珞,奉上彼佛而为供养。

「尸弃如来出现之时,于其佛所问甚深义,以妙衣服而为供养,在彼法中出家学道,修持梵行满足千年。

「毗叶浮佛出现之时,营办种种上好饮食,于半月中供养彼佛及声闻众,随意所须皆无乏少。

「俱留孙佛出现之时,以阿提目多迦华,散彼佛上以为供养,得受五戒护持无缺。

「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之时,愿以种种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及余供身所须之物,尽佛寿来恒为供养,于时彼佛于两月中受其饮食及革屣等供身之具。

「迦叶如来出现之时,复以金花散佛供养,如是所作,皆为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作是言:『愿我以此供养善根,速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未得记,终不愿舍女人之身。』阿逸多!此有德婆罗门女,过去世中所种善根其事如是,此则是其最后所受女人之报。」

佛说此经已,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及有德婆罗门女,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上篇: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下篇:佛说心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集部目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失译人名今附凉录 闻如是: 一时,...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

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无极宝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无明罗刹集

无明罗刹集卷上(或为一卷、或为二卷,今此三卷) 失译...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

【注音版】佛教念诵集--朝时课诵

根据上海佛学书局二五年一月印行的《佛教念诵集》(朝...

佛说除恐灾患经

佛说除恐灾患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

佛说阿难同学经

佛说阿难同学经(出增一阿含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无字宝箧经

无字宝箧经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 一时...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菩萨生地经

菩萨生地经...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

无始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怎么办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在《念佛法要》...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果真法师:心念转变病就能痊愈

科学日新月异,医学也随之不断进步,而人类的疾病却相...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